《哪吒》

搜索文档
今天,成都宣布千亿基金
投资界· 2025-07-24 16:10
成都未来产业基金 - 首期规模1120亿元 远期规模2600亿元 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 飞行汽车 商业航天等十大未来产业领域 [2] - 由成都科创投集团 成都金控产业引导基金公司管理 依托成都产投集团"产业性基金"和交子金控集团"功能性基金"定位 [6] - 现场签约子基金和项目金额约40亿元 意向签约金额达800亿元 与高瓴投资 北京大学成都研究院等签署倡议书 [9] 成都产业生态 - 已形成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聚集1.4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2] - 每小时产生8项专利授权 每天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美元 [12] - "成都造"笔记本电脑占全球25% 高端柔性屏占全球50% ADC药物出海授权交易纪录保持者 [12] 低空经济布局 - 集聚沃飞长空 中航无人机等超500家低空经济企业 组建8支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超百亿元 [13] - 成都低空产业位列全国第三 成都高新区推出3000亿规模产业基金 已组建154支基金总规模3236亿元 [13] 创投机构动态 - 东方富海2022年在成都设立50亿元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重点投向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 [13] - 英诺天使基金将管理机构迁至成都 计划与未来产业基金合作发掘优质项目 [14] - 险峰K2VC表示成都政府高效支持科技创新 基石资本认为成都对年轻创业者吸引力显著 [14] 产业支持体系 - 推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 配套10个未来产业孵化加速园及"一特色园 一政策包"园区政策 [9] - 发布100个场景和100个产品"双百"清单 为投资机构提供全景式指引 [9]
《罗小黑战记2》上映两天票房超7000万
第一财经· 2025-07-20 10:13
电影表现 - 《罗小黑战记2》上映两天票房超过7000万 [1] - 前作《罗小黑战记》大电影获得3.15亿票房,豆瓣评分8.0 [1] - 《哪吒2》最终票房达154.46亿元,带动动画电影市场热度 [1] 制作与内容 - 《罗小黑战记2》使用超20万张手绘原画,展现中国风妖怪世界 [2] - 影片场景精致,包含逼真的四季变化和"飞机大战"等重头戏 [2] - 主创团队耗时六年制作,导演在首映礼上感慨团队付出 [2] IP与行业地位 - "罗小黑战记"是国产原创二维动画领军IP [1] - 动画剧集13年仅更新40多集,但拥有忠实粉丝群体 [1] - 前作电影获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展现中式美学和诗意内核 [1] - 系列作品以温暖含蓄的风格探讨人与自然关系,拓宽动漫想象力 [1]
勇做全球消费革命潮流中的新势力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10
新消费产业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产业融合新技术、新美学、新产品与服务,服务于新新人群,是第四次技术革命关键时期的产物 [1] - 全球专利申请量自2007年以来呈几何级数增长,技术迭代周期极短,高技术密度技术推动消费产业变革 [1] - 新美学理念通过IP如《哪吒》《原神》、泡泡玛特等重塑实体商品和消费体验 [1] - 新服务形态借助大模型、AI、3D打印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如LV体验店和胖东来等案例 [1] 新新人群与消费特点 - 新新人类(年轻一代)对品牌理念接受模式全新,接受快速爆火或消失的品牌,期待持续技术创新 [2] - 新消费产业呈现单品革命特点,聚焦垂直领域持续创新以满足新新人群需求 [2] 中国新消费产业现状与潜力 - 中国1.2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中仅不到1%从事战略新新产业,大部分在新消费革命中尚未定位 [5] - 新消费产业涵盖120万个ToC品类,美国、日本、德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5] - 中国产业门类齐全,若发挥数据智能等技术优势,可在未革命领域建立先发优势,已革命领域建立后发优势 [5] 民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 新消费产业为90%以上民营企业带来机遇,需学习新技术、美学和服务知识,投入新资源 [6] - 民营企业需关注前沿技术,实现快周期迭代创新,需匹配人才、管理、研发及营商环境支持 [6] 政策与行业支持 - 建议各地为新消费产业定义适合的赛道和资源投放模式,避免过度竞争 [6] - 《全球新消费产业革命典范案例报告》发布108个国内外案例,2025年起每年更新TOP108案例 [6] - 产业实验室可低成本解决问题,支持"十五五"规划产业研究和特定新消费产业发展 [6] 行业展望与目标 - 首届新消费产业发展大会旨在汇聚资源,推动地方经济找到特定赛道焕发活力 [7] - "十五五"时期需将新消费产业纳入规划,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应用场景发展 [7]
强化人文教育,创造更多更酷的中国商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06:49
高考志愿填报趋势 - 近年来文科就业形势变化推动志愿填报转向理工科 [1] - 有偿咨询服务和AI工具的应用进一步强化重理工轻文科的现象 [1] - 全球范围内出现削减文科专业趋势 包括美国和欧洲高校 [2] 文科与理工科的就业市场需求 -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 推动理工科专业人才需求增长 [2] - AI技术进步引发白领工作被取代的担忧 降低文科专业吸引力 [2] -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结合文化创意 创造满足情绪价值的商品 [3] 文科人才的价值与作用 - 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精神消费需求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3] - 泡泡玛特等成功案例显示创意设计可创造全球影响力 [3] - 华为研发小镇强调艺术性 体现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的赋能 [4] 文科教育的改革方向 - 文科教育需鼓励开放性理解和多元化创造 [4] - 应引入前沿研究成果与现实案例提升教育质量 [4] - 技术与人文需协同发展 避免过度技术主义倾向 [4] 国家软实力构建 - 科技与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两大支柱 [3] - 需要更多如《黑神话:悟空》等文化作品走向世界 [3] - 高端文科人才对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水平至关重要 [3]
中企出海新思辨:从“跑得快”到“跑得久”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5:56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演进 - 中国企业出海进入更深刻、更广泛阶段,从产品制造向品牌和战略出海转变 [2] - "真出海"是战略出海,强调扎根本地的长期行为 [2] - 汽车行业代表了中国制造出海的典型案例,2021年出口量突破200万辆,2024年达到580多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3] 汽车行业出海现状与挑战 - 中国汽车行业已突破技术壁垒,具备自研能力和规模优势 [3] - 部分中国汽车品牌仍处于产品出海阶段,尚未实现品牌出海 [3] - 出口市场以欠发达地区为主,需要开拓北美、日韩、西欧等发达市场 [3] 品牌价值跃迁路径 - 从物理需求到情绪价值的满足是品牌价值跃迁的关键 [4] - 中国IP如《原神》、《哪吒》、LABUBU展示了从制造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潜力 [4] - 期待汽车行业能够复制这种品牌输出突破 [4] 法律合规与品牌保护 - 出海企业需重视合规投入,从"跑得快"转向"跑得久" [4] - 建议企业优先解决合规问题,秉持契约精神,保持谦虚学习态度 [4] - 商标注册可依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在100多个成员国获得保护 [5] 国际化人才培养 - 企业需要具备全球化思维和国际视野,储备相关人才 [5] - 极兔速递案例显示国际化团队对开拓业务和融入当地文化的重要性 [6] - 国家正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聚焦"卡脖子"技术和新兴领域,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6] 资本在出海中的作用 - 战略资本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整合平台,支持产业发展 [7] - 资本可作为交易工具和利益相关方资源整合平台 [8] - 资本与企业形成互补关系,在特定情况下成为战略合伙人 [8] - 资本可助力企业战略实现,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9]
成都签约数字文创项目投资额超3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6-21 17:04
数字文创项目签约 - 活动现场签约8大数字文创重点项目 总金额超30亿元 涉及音乐剧 电竞游戏 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 [1] - 武侯区与腾讯音娱 四川音乐学院共建TME·天府新星孵化基地 构建音乐人才培养体系 [1] - 锦江区启动"兴漫纪元"亚洲影视动漫数字产业城 布局IP孵化与国际文创中心 [1] - 青羊区引进星竞威武电竞娱乐综合体 打造西南电竞总部与潮流消费场景 [1] - 成华区落地红仓103直播产业园 文创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 聚焦数字内容生产 [1] - 成都东部新区建设道诚户外直播中心 赋能文旅体直播新业态 [1] 投资机会与政策支持 - 发布《"成德眉资"数字文创投资机会清单》 包含140余项投资机会 合作金额超1100亿元 [2] - 成都市数字文旅新场景合作机会清单包含100个项目 涵盖产业招引 企业招引 品牌招引等领域 [2] - 成都推出数字文创产业扶持"政策包" 重点支持影视 科幻内容创作 游戏电竞 初创企业培育等领域 [2] - 政策组合拳聚焦产业生态建设 新质生产力培育 成果孵化 人才引育 文化出海 金融赋能五大方向 [2] 产业发展现状 -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已培育《哪吒》《王者荣耀》等现象级IP和《遮天》《十万个冷笑话》等精品IP [2] - 2023年成都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达3819亿元 [2]
青年导演如何才能“懂观众”?王长田:我们生产了太多观众不需要的电影
中国青年报· 2025-06-18 18:55
电影产业现状与挑战 - 当前中国电影年产量严重偏离市场需求,年产影片数量500部至600部才能满足市场 [1][3] - 全国8万块银幕的平均上座率已跌至5.7%,远低于健康水平的12%到15% [3] - 春节档后观众对"好电影"的标准飙升15%,倒逼行业必须聚焦"中小成本、好故事驱动"模式 [3] 行业自救措施 - 减产成为首要共识,未来电影需从高峰期的年超千部缩减至五六百部 [3] - 大麦娱乐要求新片虚拟拍摄占比超30%以压降成本 [3] - 降低票房依赖,提高衍生品收入比例,如《哪吒》衍生品销售额已达数百亿元 [4] 国际化与人才培养 - 出海被视为打破市场天花板的必选项,《哪吒2》被视为破冰利器 [5] - 青年创作力量断层严重,万达"跃幕计划"从800份剧本中仅筛出10个导演 [5] - 上海推出"起跑线计划"和"归国影人培育基地"以解决人才瓶颈 [5] 产业链优化 - 上影集团尝试打通制片、院线与衍生开发壁垒,让产业链各环节共享收益 [4] - 对比迪士尼等国际公司非票收入占比60%,中国影业需加速开发衍生品与IP授权 [4] - 头部导演创作周期拉长至3年以上,新人补给断层加剧内容荒 [3]
央视新闻评LABUBU爆火
北京青年报· 2025-06-14 19:05
LABUBU爆火现象分析 - LABUBU成为当代年轻人情绪表达和文化认同的媒介,带火了一条连接设计、制造、社交与内容的新消费链路 [1] - LABUBU的爆火是设计、营销、文化融合与消费心理的多重胜利,成为跨越国界的文化使者 [1] - LABUBU是Z世代情绪的缩影,当代流行文化的镜像,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先锋 [1] 中国IP全球化浪潮 - LABUBU是中国IP全球化浪潮的缩影,近年来中国品牌如《黑神话:悟空》《哪吒》等走向世界 [2] - 泡泡玛特过去依赖国外IP产品占销售额30%,近年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自主IP [2] - 泡泡玛特已有4个IP年营收超10亿元,13个IP年营收过亿元 [2] 中国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 LABUBU爆火折射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认可,成熟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支撑潮玩出海 [2] - 中国作为全球玩具制造中心,拥有庞大产业集群和熟练工人队伍 [2] - 中国在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快节奏生产 [2] 文化名片与原创IP - LABUBU成为穿透情绪打动人心的文化名片,展现中国原创IP走向世界的信心 [3] - LABUBU不仅是一款玩具,更代表中国原创IP的力量 [3] - 现象预示未来将有更多类似LABUBU的现象级IP诞生 [1][3]
《哪吒》爆火后,成都再出大招!影视创作最高奖2100万
第一财经· 2025-05-29 18:45
数字文创产业规模目标 - 成都力争到2027年六大核心产业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到2030年建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2024年数字文创核心产业总规模已达3819亿元 [2] 现象级IP及企业表现 - 《哪吒》系列电影全球票房超158亿元,位居全球影史票房第5 [2] - 《王者荣耀》日活跃用户数(DAU)超过1亿,2025年4月重返全球手游收入榜第一 [2] - 成都聚集链主企业11家、上市企业7家,规上数字文创企业690家 [2] - 可可豆动画、腾讯新文创总部、网易雷火工作室等64家企业入驻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聚集从业人员约6000人 [3] 产业政策支持 - 出台4项产业政策,包括影视、游戏电竞、科幻内容创作转化、初创企业培育等领域 [6] - 影视产业最高综合给予2100万元扶持,电竞俱乐部每赛季最高奖励300万元,场馆建设最高奖励1000万元 [7] - 科幻内容创作单部作品最高扶持10万元,全国首个市级科幻内容创育扶持政策 [8] - 数字文创初创企业"开办即享"2万元补贴,提供超10万平方米低价办公空间,房租补贴覆盖50% [9] 经济贡献 - 《哪吒2》直接计入四川GDP约18亿元,拉动一季度经济增长0.13个百分点 [3] - 《哪吒2》直接计入GDP达72.65亿元(不含劳动者报酬和衍生品收入) [3] 产业集群建设 - 成都目标打造数字文创"三高地三中心",包括影视动漫创制高地、游戏电竞聚合高地、创意设计品牌高地等 [1] -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引入腾讯新文创总部、网易雷火工作室、AG电竞等项目,打造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等平台 [3]
“两岸动漫名师对话”活动在京举办
新京报· 2025-05-29 17:43
两岸动漫产业交流 - 活动以"五色沃土,文明同脉;两岸匠心,艺道相承"为主题,两岸动漫人共绘文化融合新图景 [1] - 两岸嘉宾围绕"同根同源,国风蕴国学""智创智享,科技绘未境""同心同行,光影传真情"三大单元展开对话,探讨两岸动漫"同根同源"的创作底色及科技赋能下的产业升级路径 [2] - 活动特别邀请两岸动漫交流的"先行者"冯毓嵩与余为政,回溯20世纪8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创作理念向台湾的传播脉络,并探讨东方美学在动画中的创新性应用 [2] 两岸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台湾的动漫产业开始较早,但大陆在动漫上的进步更快,两岸青年有更多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的机会 [3] - 台湾动漫市场较小,动漫环境存在限制,更多青年人参与两岸交流有助于快速成长 [3] -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与科技创新高地,是推动国漫走向全球的核心力量,在"北京动漫30条"政策赋能下,将建设中国原创动画策源地,成为文化出海的核心引擎 [4] 两岸动漫合作案例与技术应用 - 台湾霹雳布袋戏第五代接班人黄亮勋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其作品中参考北京国子监设计场景 [4] - 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天分享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 悟空》制作中实时动捕系统的创新应用 [4] - 活动融入特色文艺表演,如《哪吒·乾坤会》融合皮影戏、武术与cosplay,《云宫乐舞》借助AIGC技术打造"传统艺术+科技美学"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5] 文化IP与产业融合 - 《长安三万里》和《蓝猫淘气三千问》的跨岸发行故事折射出两岸动漫产业发展史 [2] - 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强调中华文化同根同源,如《哪吒》《黑神话:悟空》等作品引发两岸共鸣 [3] - 活动通过对话碰撞与艺术展演,凝聚"文化同脉、创意共生"共识,为两岸动漫产业在技术合作、IP开发、人才交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