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神话·悟空》
icon
搜索文档
原神Agent,字节出品
量子位· 2025-11-14 20:10
文章核心观点 - 字节公司推出专为3D开放世界游戏设计的智能体Lumine,该智能体能够自主完成《原神》等游戏中的跑图、战斗、解谜及长周期主线任务,并展现出强大的跨游戏泛化能力 [1][4][9] - Lumine智能体基于Qwen2-VL-7B-Base模型构建,通过三大核心机制设计和三阶段训练流程,实现了感知、推理、行动的无缝融合,在多项测试中性能显著领先于主流视觉语言模型 [9][10][12][17][22][24] - 行业趋势显示,谷歌等公司也在利用游戏场景训练通用智能体,游戏被视为构建具身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试验场,代表了一条清晰的Agent发展路径 [46][48][51] Lumine智能体的核心能力 - 在《原神》中能够动态追踪敌人位置、精准射击、流畅切换角色、收集宝箱,并成功应对Boss战和各种解谜关卡 [4][5][6] - 具备空间感知能力,能沿风场方向收集风神瞳,并在多NPC环境中锁定指定对象完成对话 [6] - 可处理GUI操作,如材料制作、使用传送锚点、切换角色武器,通过鼠标移动完成 [7] - 对于复杂长指令,只需提供任务先验信息或步骤,即可自主执行,例如切换角色并释放技能完成特定收集任务 [8] 技术架构与训练方法 - 感知空间将游戏画面帧调整至720P,以每200ms处理一帧的速度平衡文本可读性和计算效率,并保留历史推理轨迹与动作记录以提供完整上下文 [12][13] - 采用混合思考策略,仅在关键场景生成内心独白式推理,简单场景直接输出动作,提高计算效率 [14] - 通过键盘与鼠标操作建模,将所有操作纳入语言空间,定义为鼠标位移和按键序列格式 [15] - 三阶段训练流程:预训练阶段混合80%游戏动作数据和20%多模态网页数据,使模型掌握基础动作;指令跟随训练使用200小时数据,使短周期任务成功率超80%;决策推理训练使用15小时人工标注数据,使模型能自主完成长周期任务 [17][20][21][22][23][24] 性能表现与实验结果 - Lumine-Instruct在短周期任务中表现优异,简单任务成功率92.5%,困难任务成功率76.8%,显著领先于GPT-5和Gemini 2.5 Pro [33][34][35] - Lumine-Thinking在长周期任务中效率突出,完成《原神》蒙德主线第一章耗时56分钟,任务完成率100%,而GPT-5耗时112分钟,Gemini 2.5 Pro未完成 [40][41] - 跨游戏测试显示,Lumine-Thinking在《鸣潮》前100分钟剧情完成率100%,在《崩坏·星穹铁道》第一章完成率92.3%,在《黑神话·悟空》新手教程及第一章完成率85.7% [43][45] 行业动态与竞品分析 - 谷歌推出基于Gemini模型的SIMA 2智能体,能够遵循基本指令、理解多模态提示、完成长时间复杂任务,并在生成的世界中合理自我定位 [48][49] - 行业共识认为,在大型3D游戏中训练通用智能体是构建具身AGI的重要路径,游戏内的Agent未来有望进入现实物理世界 [51][52]
中国科技叙事从“互联网+”迈向“AI+”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10:54
2025年的乌镇,聚光灯不再只属于互联网巨头。 "最近一年,具身智能领域有点像做梦的感觉,很多科幻中的故事已变成现实。这种现象在未来几年还会加速。"在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看来, 这得益于"大家共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深度求索(DeepSeek)的开源大模型重塑全球AI产业格局; 宇树科技不断挑战机器人运动极限; 峰会期间,杭州"六小龙"首次同台。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群核科技、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这些平均"年龄"不到十岁的企业,已 在全球AI与机器人领域掀起波澜。 "杭州六小龙"齐聚浙江乌镇对话。 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路径,愈发清晰。 "六小龙"多创立于2015年前后,几乎和乌镇峰会同岁。如今,它们正挑战各自领域的技术边界,并已成长为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新兴力量: 2014年以来,乌镇峰会始终是中国科技风向的观测窗口。十余年间,峰会焦点从平台巨头到AI创业者。中国科技叙事也随之转换——"互联网+"正 加速向"AI+"迈进。 游戏科学凭借《黑神话·悟空》引发全球玩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群核科技专注空间智能领域,为机器人和AI智能体提供空间感知能力; 今年前9个月,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4944 ...
杭州“六小龙”在乌镇罕见同台,他们聊了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11-08 00:36
公司动态与战略 - 杭州“六小龙”中的深度求索公司创始人未出席乌镇峰会,由一名资深研究员代表与会,其余五家公司均由创始人亲自参加[1] - 群核科技是一家空间智能研发商,正寻求港股上市,在2023年生成式AI热潮后调整战略,从提供空间设计软件转向开拓机器人硬件公司客户[6] - 游戏科学从《黑神话·悟空》的走红中观察到,当中国团队能拿出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的产品时,国内用户会给予远超产品本身价值的关注与热情,但若产品品质不达标也会被市场识别并给予教训[8] 人工智能(AI)发展展望 - 深度求索公司创立之初就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作为根本目标,其核心优势在于秉持长期主义,专注于前沿智能突破[3] - 展望未来3至5年,人类与AI将处于“蜜月期”,科技公司应扮演“布道者”角色推动技术普惠化,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3] - 展望未来5至10年,AI将取代部分人类工作带来失业风险,科技公司应扮演“吹哨人”提示就业冲击[4] - 展望未来10至20年,AI对就业的替代将更为普遍并可能动摇社会秩序,科技公司应担当“守护者”保障人类安全并参与秩序重塑[4] - 本轮AI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区别在于AI本身可成为智慧的“主体”,工作岗位被取代后可能不会催生足够多的新岗位[5]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宇树科技创始人表示具身智能模型能力仍远远不够,在机器人领域模型架构与数据规模均存在瓶颈,整个技术流程仍处于探索阶段[5] - 对人形机器人前景表示乐观,预计未来几年科幻设定会加速走进现实,明后年带来的惊喜可能比今年更多[5]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提到机器人双手制造难度大,让灵巧手在复杂不确定场景中执行任务仍是一个问号[5] -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坦言,要想作为具身智能公司的“卖水人”面临艰巨的业务挑战[7] 脑机接口技术 - 强脑科技选择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路线,该路线更安全但“信噪比”较低,对模型解码性能要求更高[7] - 脑机接口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孤独症、失眠等脑疾病方面前景广阔,但当前在数据采集与解析方面挑战严峻[7] - 大脑拥有约860亿至上千亿个神经元,解析这些神经元产生的信号异常困难,将人脑念头转化为精细手部操作面临巨大技术难关[7]
“六小龙”乌镇对话: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22:43
行业技术演进背景 - 前沿科技公司受益于互联网过去10年的技术和数据积累 站在互联网肩膀上探索AI等前沿方向 [2] - 10年前英伟达等硬件公司受鄙视 10年后成为AI时代主流 [2] - 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和积累成为AI时代数据的巨大燃料 OpenAI基于互联网大量开放数据建立 [2] 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进展 - 2015年机器狗需用钢丝绳吊起 2018年首条机器狗无需钢丝绳站立 当前机器人行业应用路径基本打通 业务扩展至人形机器人 [3] - 具身智能领域科幻场景正变成现实 未来几年将加速走进现实 相比核聚变等领域更接近实现梦想 [5] - 机器人领域面临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模不足问题 各厂家机器人差异导致数据采集不一 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尚无全球共识 [5] - 具身智能模型结构、数据生成与训练方法仍处探索阶段 但乐观认为该领域通用模型本质就是AGI [5] 游戏产业发展机遇 - 2016年全球最大PC游戏分发平台简体中文用户占比达32%~33% 中国潜在PC游戏用户数量世界领先 [3] - 2016年中国票房最高电影为中国团队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 显示本土题材接近国际水平时用户回报显著 [3] - 中国已是全球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游戏市场 [4] - 去年全球最赚钱的10款游戏中4款由中国团队开发 另有3款由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研发 [4] AI技术影响展望 - 3~5年内AI无法单独完成工作 5~10年将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 科技公司应扮演吹哨人角色 [6] - 10~20年内AI将取代绝大多数工作 社会秩序面临挑战 科技公司需参与秩序重塑 [6] - AI革命与工业革命不同 AI可能比人类更聪明 旧工作被取代后新工作或不产生 人类将从工作中解放 [6] - AI需具备稳定可泛化学习算法并加强真实世界链接 当前问题在10~20年后有望解决 [6] 脑机接口领域应用 - 当前医疗花销约36%与大脑相关 脑疾病如阿兹海默症等尚无根治药物 80岁以上人群约30%~40%有不同程度阿兹海默症 [6] -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根治脑疾病 主要挑战在于数据采集和解析 [7] - 近期团队筹备体重管理产品 通过神经调控用户饥饿感 计划2027年推出 [7]
“六小龙”乌镇对话: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
第一财经· 2025-11-07 21:46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前沿科技发展,六家被评选为“六小龙”的前沿科技公司分享了从互联网时代迈向AI时代的行业洞察和技术展望[3] - 中国互联网过去10年的技术和数据积累为AI时代提供了重要基础,使相关公司能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探索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方向[3] - 科技行业在过去10年发生巨大变化,硬件公司和前沿科技领域从“不受待见”变为AI时代主流,中国庞大的用户和市场基础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独特优势[3][5] 前沿科技公司发展背景 -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回忆10年前在英伟达做“不受待见”的工作,如今硬件公司已成为AI时代万众瞩目的主流[3]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指出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机器狗从2015年需用钢丝绳吊起到2018年自主站立,再到如今机器人行业应用路径基本打通[4] - 游戏科学创始人基于2016年数据发现简体中文用户占全球最大PC游戏平台32%~33%,中国已成为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5] - 去年全球最赚钱的10款游戏中,有4款由中国团队开发,还有3款由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研发[5] 具身智能领域展望 - 宇树科技创始人认为具身智能领域最近半年到一年已有许多科幻场景变为现实,未来几年将加速发展[6] - 相比核聚变、上火星等其他前沿领域,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领域距离实现梦想更接近[6] - 机器人领域目前面临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模不足的问题,包括数据采集标准、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尚未形成全球共识[6] - 具身智能领域的通用模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AGI(通用人工智能)[6] AI技术发展时间线 - 深度求索研究员预测3~5年内AI无法单独完成工作,5~10年将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7] - 10~20年内AI将取代市场上绝大多数工作,社会秩序将经历挑战[7] - 此轮AI革命与历史上工业革命有非常大不同,AI可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旧工作被取代后新工作或许不会产生[7] - AI目前的很多问题在10到20年后都能被解决,需要建立稳定的可泛化学习算法和与真实世界的更多链接[7]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人类目前医疗花销中约36%与大脑相关,但阿兹海默症、自闭症等脑疾病尚无药物可以根治[8] - 80岁以上人群约30%~40%有不同程度的阿兹海默症[8] - 脑机接口被认为是有可能根治脑疾病的技术,主要挑战在于数据采集和数据解析[8] - 强脑科技团队在筹备体重管理产品,希望通过神经调控调节用户饥饿感,有望2027年推出[8]
“六小龙”乌镇对话: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
第一财经· 2025-11-07 20:49
行业技术演进与市场基础 - 中国互联网过去10年的技术和数据积累为前沿科技公司探索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空间智能、大模型和游戏等领域奠定了基础[1] - 英伟达等硬件公司从10年前在硅谷受到鄙视转变为10年后AI时代万众瞩目的主流公司[4] - 中国互联网的大量用户和积累成为AI时代数据的巨大燃料,OpenAI等公司基于互联网大量开放数据建立[4] - 机器人行业技术实现飞跃,从2015年机器狗需用钢丝绳吊起发展到2018年无需辅助站立,再到目前行业应用路径基本打通,业务得以扩展[5] - 2016年世界最大PC游戏分发平台上简体中文用户比例达32%~33%,中国潜在PC游戏用户数量世界领先,同年中国票房最高电影为中国团队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5] - 中国已是全世界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游戏市场,去年全世界最赚钱的10款游戏中有4款由中国团队开发,另有3款由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研发[6]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 - 具身智能领域近半年或一年已有许多科幻场景变为现实,未来几年将加速走进现实,该领域相比核聚变、上火星等更接近实现梦想[6] - 宇树科技创始人构想明后年具身智能带来的惊喜将比今年更多[1][6] - 机器人领域当前面临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模不足的问题,因各厂家机器人不同导致数据采集不一,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尚无全球共识,具身智能模型结构、数据产生与训练等均处探索阶段[7] - 对具身智能或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模型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AGI(通用人工智能)[7] 人工智能(AI)的长期影响 - AI今天带来的机遇更多,长期看风险可能更大,3~5年内AI无法单独完成工作,5~10年内将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10~20年内将取代市场上绝大多数工作,社会秩序将经历挑战[7] - 此轮AI革命与历史上工业革命有非常大不同,以往发明工具但人仍是智慧主体,而AI革命中AI可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旧工作被取代后新工作或许不会产生,人将从工作中被彻底解放[7] - 要让AI具备稳定的可泛化学习算法并建立与真实世界更多链接,AI目前的很多问题在10到20年后都能被解决[7] 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展望 - 人类目前医疗花销中约36%与大脑相关,但脑疾病如阿兹海默症、自闭症、失眠等尚无药物可以根治,目前80岁以上人群约30%~40%有不同程度阿兹海默症[8] - 脑机接口被认为是有可能根治这些脑疾病的技术,但面临数据采集和数据解析的主要挑战[8] - 从较近期进展看,强脑科技团队在筹备体重管理产品,希望通过神经调控来调节用户饥饿感,有望2027年推出[8]
21现场|被“悟空”带火的小西天:游客增上百倍 雨中排长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23:24
小西天景区客流激增 - 国庆期间小西天景区游客量暴增 10月3日单日入园人数达到近14000人 而在《黑神话·悟空》发布前 该景点每日游客数仅为两三百人 [6] - 景区内人潮拥挤 从大门到通天桥再到下院无量殿均挤满游客 大雄宝殿内游客几乎无立足空间 有游客反映“排队三小时 拍照五分钟” [6] - 景区预约火爆 截至10月2日18时35分 10月3日至10月6日的预约人数已达最大承载量的80% 线下应急票也即将售罄 [6] 山西文旅行业表现 - 十一期间山西旅游热度持续 10月1日全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8% [8] - 热门景区排名前列 平台数据显示热门景区前五名分别是云冈石窟 应县木塔 小西天 通天峡和雁门关 [8] 地方文旅应对措施 - 当地政府为应对客流做了充分准备 从交通指挥 购票引导到志愿者维持秩序 流程井然有序 [6] - 隰县推出多项免费服务以提升游客体验 包括免费开放全县所有停车场 免费摆渡至景区 免费提供热茶水以及免费品尝玉露香梨 [6] - 景区实施客流管理措施 为确保文物和游客安全 已预约游客须在每天16时前入园 未预约游客14时后不能入园 并暂停接待旅游团队至10月7日 [7][8]
地缘经济论 | 第十章 产业创新:从国家竞争力看并行产业发展
中金点睛· 2025-09-27 08:06
文章核心观点 - 并行产业是指中美各有所长、并行发展的行业,典型代表包括人工智能、平台经济、创新药和商业航天,这些产业虽中国相对美国有所落后但不存在严重卡脖子风险,共处全球第一梯队 [3] - 并行产业的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商业竞争,更是为国家提供地缘经济权力的竞争 [3][10] - 当前中国并行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面临内需增长乏力、外需拓展受限、融资约束明显及技术标准话语权待提升等挑战 [3][28] - 政策重点应更多考虑如何扩大市场需求,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需求,并辅以供给侧的优化措施 [3][77] 并行产业的定义与地缘经济意义 - 并行产业属于能够为国家提供地缘经济权力的战略产业,对应美国《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清单中的技术领域,与面临去中心化风险的清洁能源产业和面临卡脖子风险的芯片等产业并列 [5] - 人工智能被视为事关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通用技术,具有提升生产率和军事应用潜力,其竞争被美国视为必须赢得的竞争 [11] - 平台经济在信息和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准公权力特征,其内容平台可影响社会舆论,交易和支付平台则关系到全球供应链和金融网络的影响力 [12] - 创新药能力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战略价值,关乎全球健康治理主导权和新药定价权 [13] - 商业航天正催生卫星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太空已成为战略制高点,具有军事应用潜力和国家软实力竞争意义 [14] 中国并行产业的规模优势与挑战 - 在AI用户规模上,中国生成式AI用户达2.49亿,超过美国的1.001亿,但美国头部产品ChatGPT的周度日均活跃用户达1.94亿,远超中国豆包的3713万和DeepSeek的2969万,且美国AI海外渗透力和商业化更成熟 [15][16] - 平台经济方面,中国头部平台如腾讯、阿里巴巴月活用户超10亿,但美国Meta全球月活用户近30亿,且美国头部平台企业年均研发投入接近700亿美元,约为腾讯的8倍 [17] - 商业航天方面,2024年美国SpaceX完成134次轨道发射,发射航天器2390个,总重量186万吨,分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2.8倍、12.8倍和11.3倍,SpaceX 2025年预计收入达155亿美元 [19][23] - 创新药方面,中国药品市场规模为2315亿美元,约为美国5979亿美元的40%,但中国创新药I-III期临床试验启动数量全球占比从2014年的5%跃升至2024年的30%,首创新药数量全球占比从2015年不足10%提升至2024年30%以上 [23] - 中国在人才规模、制造基础方面具备优势,但共性挑战在于内需增长乏力、外需拓展困难、融资环境遇冷及高质量数据缺乏 [28][30] 需求端挑战:内需与外需 - 平台经济内需面临用户规模饱和瓶颈,中国网民超11亿,互联网普及率近80%,电商用户规模达9.7亿,线上渗透率37%,行业进入存量竞争 [33] - 商业航天内需挑战在于民营企业高度依赖公共部门订单,市场份额偏低,缺乏多元民用需求,对比SpaceX的Starlink服务已覆盖118个国家、住宅用户近350万 [34][35] - AI和创新药面临付费能力不足问题,仅0.2%的中国受访者愿意每月支付100元以上用于数字内容,而美国用户订阅率高,中国商业保险在医疗总支出中占比仅约4%,远低于美国30%的水平 [36][39][40] - 外需拓展受地缘竞争限制,中国平台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普遍不足10%,而美国企业海外收入占比可达一半,并面临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及生物安全法案等非经济动机的监管约束 [45][46][51] 供给端问题:资本市场与技术标准 - 资本市场活力不足,2018年后中国在AI、创新药、商业航天等领域的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与美国差距拉大,投资规模差距日益扩大 [55][57] - 中小企业引领式创新作用关键,但中国并行产业中100人以下中小企业所获投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天使轮和种子轮投资占比自2018年以来有所下降 [61][62] - 构建社会资本主导的包容性创新生态至关重要,浙江由社会资本主导,其创投资本总量不及江苏、北京一半,但投出项目数量全国首位,显示出更高风险偏好和多样性 [70] - 技术标准话语权有待提升,中国需实现由"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共塑者"转变,例如在AI领域通过积极参与开源生态(如DeepSeek采用MIT协议)来提升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71][72][73] 政策思考与启示 - 应对内卷现象的政策重点应聚焦扩大市场需求,宏观层面可通过增加财政投放货币力度来提升民众购买力,行业层面采取针对性需求扩张措施 [77] - 对于AI,可适度放松金融科技、医药健康等领域监管释放应用场景优势,并加强公共采购对AI产品的支持 [78] - 对于平台经济,可像支持制造业那样支持平台企业走出去,适当优化跨境支付等监管,释放其技术与效率优势 [78] - 对于创新药,需优化审批制度鼓励前沿创新,建设商保等多元支付体系为创新支付合理溢价,并支持License-out等模式推动国际化 [79] - 对于商业航天,需积极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国家重大创新项目订单,提升产业进步速度 [80] - 供给侧需着力构建社会资本主导的资本市场创新生态,并利用大湾区优势吸引国际顶尖科研人才,特别是在美国科研经费削减的背景下吸引生命科学等领域人才 [81][82][83]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19 17:03
在对话会上,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发布了短视频共享传播计划和《命运与共》和《中国万花筒》宣传片。 本次对话会是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分论坛之一。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人民网记者 林芮) 9月17日上午,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供图 9月17日上午,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供图 0 6 P In 8 9月17日上午,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对话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媒体代表在本次对话会上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对 话会三个议题分别为:媒体携手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活力中国与"一带一路"和创意短视频激发跨文化共鸣。 阿塞拜疆《人民报》国际关系部主任优素福·沙里夫扎德认为,关乎人类利益的故事能够引起世界各地受众的共鸣。他表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基础 设施建设,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合作项目可以涵盖广泛内容,包括联合制作影视作品和传播传统美食等。"我认为这一过程有助于在各国之间架起理 解的桥梁,"他说。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 ...
展示科技魅力 激发创新思维
环球网资讯· 2025-09-19 10:29
来源:光明日报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 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自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科创科普游发展,展示科技旅游魅 力,提升"科创、科普、研学、旅游"融合发展影响力,合肥、杭州等城市陆续开展了建设科创旅游目的 地的探索,旨在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创游、科普游、科幻游目的地。 当前全球竞争已经变成了科技竞争,AI、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黑科技",正在从科幻概念逐渐变成现实 科技,冲击着人们的思维。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对科技产生兴趣。一战成名的3A游戏《黑神话· 悟空》、享誉全球的DeepSeek、在春晚上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以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品企业为代 表的杭州科创新兴企业"六小龙",让国民看到了中国科技快速崛起,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希望,也激发 起人们参观科创企业、了解最新科技的欲望,而"科创游"由此火了起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氛围非常好。近年来,各地政府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全力支 持科技创新创业,推动了科创繁荣发展。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合肥、成都等城市, 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