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梅根2.0》
icon
搜索文档
好莱坞用恐怖片“饮鸩止渴”
虎嗅· 2025-09-19 20:06
好莱坞恐怖片市场现状 - 北美市场恐怖片供给大增,大制片厂纷纷加入,导致几乎每周都有一部恐怖片上映 [3] - 恐怖片占北美票房份额显著提升,今年达到17%,高于2024年的11%和十年前的4% [3] - 恐怖片成为后疫情时代吸引年轻观众回到影院的关键类型,尤其是Z世代观众 [14][19] 恐怖片的经济效益与商业模式 - 恐怖片具有高性价比特征,制作成本低廉但可能创造数倍甚至数十倍收益,例如《电锯惊魂》120万美元预算收获1亿美元全球票房,《女巫布莱尔》6万美元成本获得2.49亿美元票房 [11] - 恐怖片国际传播力强,去年美国主要发行商的恐怖片中,一半的影片有50%或以上全球票房来自海外市场,如《某种物质》约80%票房来自美国以外 [13] - 影院推出针对性策略吸引观众,如AMC推出"AMC Slash Pass",66.66美元可观看六部恐怖片 [15][18] 市场表现与典型案例 - 《招魂4:终章》创下恐怖片历史纪录,首映票房1.94亿美元打破此前《小丑回魂》1.9亿美元纪录,海外首映票房1.1亿美元也刷新纪录 [9] - 华纳兄弟今年多部影片表现优异,其中恐怖片立下"汗马功劳" [10] - 但市场存在显著分化,索尼《直到黎明》首周末仅800万美元,布伦屋连续四部作品惨败,《梅根2.0》2500万美元成本仅收获3908万美元票房,远不及前作1200万美元成本揽收1.817亿美元的成绩 [31][32] 行业竞争与潜在风险 - 各大电影公司展开恐怖片"军备竞赛",四大片商2025年恐怖片数量达23部,较去年12部翻了一倍 [34] - 市场过度饱和导致内部竞争加剧,如《危笑2》上映时受到《魂断小丑3》的票房蚕食 [35] - 作品创新不足,大量续集和衍生作品充斥市场,可能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如《招魂4》创系列评分最差却是票房最高 [36][37] 恐怖片的文化与社会背景 - 恐怖片创作与社会文化动荡紧密相关,在"特朗普2.0时代"成为创作者的表达出口 [7][27] - 历史上恐怖片经典作品往往呼应现实危机,如二战、冷战、越战、水门事件及911事件等 [23][25][26] - 近期恐怖片更多涉及社会议题思考,如《逃出绝命镇》探讨种族主义,《某种物质》关注女性境遇 [28]
北美票房:《新·驯龙高手》稳居榜首
中国新闻网· 2025-06-23 10:19
北美周末票房表现 - 《新·驯龙高手》上映十天全球票房突破3.5亿美元,北美票房达1.6亿美元,第二个周末票房环比下跌56.3%但仍以3700万美元蝉联冠军 [1] - 北美周末票房(6月20日至22日)22部影片总报收1.25亿美元,较前一周末减少18%,连续6周保持在1亿美元以上 [1] - 《惊变28年》首映周末票房3000万美元位列亚军,成为本期平均票房最高影片,IMDb评分7.2,烂番茄新鲜度89% [2] - 《地球特派员》首映周末票房2100万美元获季军,IMDb评分7.1,烂番茄新鲜度84%,CinemaScore评分A [2] 电影市场动态 - 《星际宝贝史迪奇》周末票房970万美元从亚军降至第4位,北美累计3.87亿美元,全球票房突破9亿美元 [3] - 《碟中谍8:最终清算》周末票房655万美元从第4降至第5位,北美累计1.78亿美元,全球票房5.41亿美元 [3] - 6月27日将上映布拉德·皮特主演的《F1:狂飙飞车》和科幻恐怖片《梅根2.0》 [3] 影片制作信息 - 《惊变28年》由奥斯卡导演丹尼·博伊尔继续执导,是2002年《惊变28天》的续作 [2] - 《地球特派员》由华裔导演石之予联合执导,其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2]
好莱坞焦虑背后的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收缩阵痛
第一财经· 2025-05-11 20:33
好莱坞历史与地位 - 好莱坞起源于1908年独立制片商为躲避爱迪生电影专利公司垄断而迁移至洛杉矶南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电影梦工厂[2] - 好莱坞创造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历史,发明了制片厂制度、明星制等专业管理体系,是全球商业电影产销模式的发源地[3] - 2024年全球票房前十中好莱坞电影占据9席,《头脑特工队2》以17.57亿美元登顶[3] -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通过产能输出与精品推送成就了全球影业风向标的王者地位[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票房305亿美元同比下降10%,好莱坞国际市场份额从82%降至77%[4] - 北美票房超1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从25部减至22部,收入减少近3亿美元降幅超1%[4] - 亚洲市场表现不佳:日本票房收入减少13.3%,韩国减少36.4%,印度下跌近20%[4] - 美国电影全球市场份额从十年前高于60%降至51%,2024年总票房86亿美元远低于六年前120亿美元[4] - 2025年美国电影票房预计仅70亿美元[4] 流媒体冲击与创意枯竭 - 仅34%美国成年人更愿进影院观影,73%将流媒体作为默认观影渠道[5] - 美国观众每周在流媒体平台消耗时间达3130亿分钟[5] - 好莱坞原创电影比例从2000年40.9%降至2024年18.6%,对经典IP依赖加剧[5] - 续集作品内容套路化,缺乏新意难以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5] 中国市场变化 - 好莱坞在中国最大年度进账为2017年216亿元占全球票房38.7%,2024年降至62.73亿元占比15.1%[9] - 2024年中国总票房425.02亿元全球第二,银幕数全球第一[8] - 2025年前四月中国上映的好莱坞影片除《我的世界大电影》《美国队长4》票房过1亿外,其余均不及预期[11]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244亿元同比增长48%,是好莱坞重要票仓但准入受限[11][12] 成本与收益压力 - 好莱坞电影平均制作成本超2亿美元,关税政策导致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升[9] - 洛杉矶摄影棚使用率从90%以上骤降至63%,2025年一季度拍摄天数同比下降22%[10] - 除票房外,迪士尼乐园等衍生品在中国年收入达50亿美元,受政策影响可能波动[13] 服务贸易影响 - 美国2024年服务出口1.1万亿美元顺差2950亿美元,中国是其服务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国[13] - 影视行业占美国服务总出口约2%,对顺差贡献约3.7%[13] - 好莱坞在中国票房分账收入约2亿美元占美国对华服务出口0.36%[13] - 特朗普计划对进口电影征收100%关税可能引发欧盟等地区的反制措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