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艺术品拍卖
icon
搜索文档
上善黄金盈喜后涨近5% 推动黄金智能终端全球布局
智通财经· 2025-11-19 10:57
消息面上,上善黄金发盈喜,该集团预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 净额约4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由于报告期收益增加1.4倍至约7650万港元。艺术品拍卖及相关 业务收益约3880万港元、艺术品销售收益约3750万港元,而黄金及相关业务收益约20万港元。此外,上 善黄金近期正式完成1188万股配售,募集资金净额约9000万港元,将重点投向全球渠道布局与品牌体系 建设,核心聚焦黄金智能终端的规模化铺排与技术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上善黄金的核心竞争力,植根于母公司金雅福集团多年的技术积淀与产业布局。据悉, 截至2025年6月,金雅福智慧金店已落地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苏州、西安、澳门、 香港等在内的近100个核心城市,入驻30余个高端商圈,与 50 家银行达成终端合作,服务用户超30万 人。 上善黄金(01939)盘中涨近5%,截至发稿,涨3.9%,报8港元,成交额280.53万港元。 ...
上善黄金(01939)发盈喜 预期中期业绩大幅提升 收益同比大增约139.8%
智通财经网· 2025-11-18 19:33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净额约4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业绩改善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收益增加至约7650万港元,同比增长约139.8% [1] 业务分部收益 - 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的收益约为3880万港元,对比上年同期约2930万港元 [1] - 艺术品销售的收益约为3750万港元,对比上年同期约220万港元 [1] - 黄金及黄金相关业务的收益约为20万港元,对比上年同期无相关收益 [1]
上善黄金(01939.HK)盈喜:预计中期净利润约40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11-18 19:11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报告期内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净额约40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综合亏损净额约110万港元,实现转亏为盈 [1] - 报告期内收益大幅增加至约76.5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收益增加约44.6百万港元,增幅约为139.8% [1] 业务分部收益 - 艺术品拍卖及相关业务收益约为38.8百万港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约29.3百万港元 [1] - 艺术品销售业务收益约为37.5百万港元,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约2.2百万港元 [1] - 黄金及黄金相关业务收益约为0.2百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业务收益 [1]
苏富比全球新总部于布鲁尔大楼(Breuer Building)开幕
搜狐财经· 2025-11-10 16:48
公司新总部启用 - 苏富比于11月8日在纽约麦迪逊大道945号揭幕其全新全球总部,标志着公司历史上的新篇章[3] - 新总部位于由马塞尔・布鲁尔设计的标志性布鲁尔大楼,该建筑曾是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the Met Breuer以及弗里克收藏的所在地[3][7] - 大楼的启用是苏富比近期三项开幕计划的收官之作,使其在拍卖界拥有最顶尖的展厅空间组合[10] 建筑设计与合作 - 新总部由Herzog & de Meuron与纽约PBDW Architects携手合作设计,在保留建筑完整性的同时增设顶尖艺廊空间[4] - 设计旨在恢复布鲁尔的原始构想,并使之契合公司及社区需求,改建包括强化外部照明、可转换的拍场/活动空间及最尖端的照明与空调系统[9] - 该项目获得纽约市地标保护委员会强力支持,于2025年5月将布鲁尔大厦同时列为独立建筑与室内空间地标[9] 开幕活动与展览 - 开幕季活动包括一系列免费博物馆级展览,聚焦三大重量级典藏:李奥纳德・A・兰黛珍藏、辛迪与杰伊・普立兹克伉俪收藏精选及超现实主义重要私人收藏[1][3] - 展览免费开放至11月17日,随后于11月18日至21日举行一系列重磅晚间拍卖[3] - 公司还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与专题论坛,邀请客户及公众参与[3] 全球布局拓展 - 布鲁尔大楼的启用是公司在香港与巴黎启用新展览空间后的又一重要举措,2024年这两个新空间均创下人流纪录[10] - 新总部深植于纽约建筑地标与历史,完美呼应公司在香港、巴黎、伦敦及苏黎世的旗舰据点,体现了致力于在藏家所在之地拓展全球布局的战略[9]
2026最有潜力投资,不是股票黄金,而是…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1 12:31
保利集团的文化担当与市场地位 - 2000年,公司在香港拍卖会上于2分钟内连续举牌25次,成功竞得圆明园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等国宝,使其回归[1][3][5] - 公司博物馆的藏品均从海外抢救回归,包括连国家博物馆都借不走的西周青铜器和"青州微笑"北魏雕塑等传世瑰宝[7] - 公司拍卖会被视为亚洲艺术市场的风向标,例如张大千的《巨然晴峰图》以8000万落槌,清乾隆御制百鸟朝凤转心瓶以2亿天价刷新纪录[13][14] 艺术日历的产品定位与内容 - 《保利艺术日历2026》马到功成版以丙午马年为主题,首次从公司拍卖库中精选365件与"马"相关的艺术珍品,实现一日一马[29][30] - 日历收录珍品横跨西周青铜马尊、宋代《猎骑图》绢本册页、明代青花马纹梅瓶、清代缂丝八骏图四屏、乾隆碧玉雕立马摆件及当代水晶卧马摆件等[32] - 每件拍品均标注名称、作者、年代、拍卖会信息、估价和最终成交价格,如同一部掌上艺术投资指南[34][35] 艺术日历的精选藏品与市场价值 - 日历收录作品均经过亿元市场检验,例如徐悲鸿《古柏双骏》以580万成交,其《奔马》立轴以2760万落槌[70][73] - 其他代表性作品包括黎雄才《云傍马头生》立轴(成交价230万)、周春芽《云彩下的马匹》及彭先诚《丽人行诗意图》等[77][80][82] - 内容涵盖中国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珠宝钟表、邮品钱币等门类,堪称全球艺术精华图录[92][93][95][96][97] 产品设计与附加价值 - 产品采用红色烫金礼盒,封面为丝布光感材料,内页使用高品质专用日历纸,方脊精装可180°完全平摊[37][38][40][41] - 尊享版限量200套,赠品包括非遗工艺打造的金色葫芦、纪念鎏金卡及价值199元的"无限视听"VIP年卡[46][49][52][54] - 实体店售价238元,推文特惠价198元,寓意"马到功成",适合自用收藏、亲朋赠礼或商务伴手礼[60][61][43][44]
2025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观察
证券日报· 2025-10-18 07:00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宏观经济企稳与政策红利驱动下经历两年调整后迎来全面复苏,市场呈现“减量增质”的积极信号并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1] - 核心拍卖行成交数据普遍向好,中国嘉德2025年春拍总成交额16亿元,较2024年秋拍增长23%,平均成交率80% [2] - 北京保利拍卖20周年春拍成交额达5.05亿元(不含邮品钱币),较2024年秋拍增长15.43% [2] 香港市场表现 - 香港作为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表现强劲,佳士得亚洲春季现场拍卖成交总额22亿港元,落槌总额为低估价的108% [2] - 苏富比亚洲中国艺术品2025年春拍系列6个专场总成交额逾7.5亿港元,缔造11件过千万港元拍品 [2] - 中国嘉德(香港)2025春拍总成交额4.1亿港元,同比增长22%,平均成交率76%,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2] 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变化,整体回升的同时出现板块轮动特征,中国书画板块表现尤为强劲,现当代艺术调整中出现局部增长,珠宝等品类表现相对平淡 [3] - 中国书画成为市场复苏最突出板块,古代与近现代书画均展现较强增长势头和抗周期能力,奠定其作为市场“压舱石”的地位 [3] 中国书画板块详情 - 中国嘉德书画板块成交额较上一季增长30%,近现代、当代书画实现21.7%显著增长,古代书画日场成交率达88%创历史佳绩 [4] - 北京保利中国书画板块总成交额1.69亿元,整体成交率73%,成交额较2024年秋拍大幅增长74.5%,成交率增长20% [4] - 中国嘉德(香港)“中国古代书画”及“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两场拍卖成交总额2.252亿港元,多位艺术家作品实现100%成交 [4] 市场策略与驱动因素 - 书画市场强劲表现源于价值发现与学术深耕双重驱动,拍卖行策划专场更注重学术梳理和历史脉络,以学术引领市场提升藏家对作品价值的认可度 [5] - 策略差异引导不同品类表现,中国嘉德古代书画成交均价较2024年春拍减少近半但成交数量同比增加70%,近现代书画成交均价环比增长近一倍而成交数量环比减少33.57% [5][6] - 中国书画板块成交总额基本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成交率维持在97%至99%区间,表明该板块已形成坚实底部 [6] 藏家群体变化 - 内地藏家对香港市场主导性推动作用显著强化,佳士得数据显示中国内地藏家在亚太区成交总额中贡献率达33.3%,较2024年春季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7] - 藏家代际更替成为显著特征,佳士得新买家及竞投者中50%为千禧新世代或更年轻群体,初次参与拍卖买家占17% [8] - 香港苏富比客户群体中40岁以下藏家占比达32%,中国嘉德首次参与拍卖新买家占比20%,年轻买家人数同比增长21% [8]
1.96亿港元!毕加索名作登顶香港佳士得20/21世纪晚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6:24
拍卖整体表现 - 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总成交额约5.65亿港元,全场成交率达92%,落槌总额为低估价的116% [1] - 拍卖在两小时内完成38件作品的拍卖,共诞生九件千万级作品 [1] 重点拍品成交详情 - 巴布罗·毕加索的《女子半身像》以1.67亿港元落槌,连佣金1.96亿港元成交,刷新艺术家亚洲拍卖纪录,该作品拍前已有第三方价格担保,是唯一拍前估价过亿的拍品 [2] - 赵无极“狂草时期”作品《17.3.63》以70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8520万港元成交,与毕加索作品及巴斯奇亚《星期六的夜晚》共同位列2025年迄今亚洲拍卖成交前三 [3] - 克劳德·莫奈的《午后光影下吉维尼的春天》以3710万港元成交 [4] - 草间弥生大型“多南瓜”构图作品《南瓜 [TWAQN]》以3466万港元成交,其另一作品《飞向宇宙—波点南瓜(朱红色)》以1206.5万港元成交 [4] - 毕加索另一画作《斜倚在靠垫上的裸女》连佣3222万港元成交,拍前同样获得第三方保证 [4] - 中国当代艺术家曾梵志作品《无题09-1-5》以710万港元竞得,连佣901.7万港元成交 [4] 公司策略与市场观点 - 公司高管表示毕加索作品成交结果超出预期,其低估价为8600万港元,此次成交价远高于25年前的180万美元,证明全球藏家对顶级艺术杰作的强烈需求 [4] - 公司为促成毕加索作品上拍,与藏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沟通,并选择了与伦敦相关特展同步的绝佳上拍时机 [4] - 公司强调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拍品呈现、定价策略及引入新鲜藏品至关重要,香港作为全球秋拍首站彰显了强劲的市场活力与参与热情 [4]
国内艺拍市场新趋势:灵活 理性 成熟
证券日报· 2025-09-27 07:56
新鲜感与稀缺性 - 艺术品的稀缺性由历史决定,分为价值稀缺(艺术家代表作)和数量稀缺(存世量极少),兼具两种稀缺性会形成定价规模效应 [1] - 藏家手中沉淀的顶级珍品流动性下降,而首次现世的“生货”因其新鲜感和稀缺性带来溢价空间及新学术发现,能激活市场活力 [1] - 2025年春拍多件“生货”善价成交,如元末书家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以2.501亿港币成交,超拍前估价逾20倍,成为苏富比史上最高价中国书法作品 [1] 专业化与细分化 - 中国书画市场在2024至2025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展现强劲增长和抗周期能力,成为市场“压舱石” [2] - 市场转向中低估价、可玩性高的拍品,细分化、体系化高质量藏品受青睐,学术化专题反响热烈,如嘉德“欣然初见”专题和苏富比“小万柳堂”专场均实现100%成交率 [2] - 拍卖行业通过专业化、细分化转型,以扎实服务、学术专题探索“有新意、有厚度”的变革路径,体现市场生态调节韧性和增长潜力 [2] 拍卖市场表现 - 2025年全球拍卖市场中部位价和经典作品保持韧性,低端和高端市场疲软,中国内地书画市场总成交额超63亿元,同比下降30% [3] - 2025年春拍中国书画板块成交总额33.2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微降3.06%,古代书画市场趋于成熟稳健 [3] - 近现代书画市场中张大千、齐白石等艺术家延续主力地位,总成交额占2024年度中国书画总成交额的26% [3] 市场策略调整 - 拍卖行实行“精品”路线,通过提升拍品质量、差异化定价和集中投放吸引客群 [4] - 市场复苏更注重品质与内涵,拍卖行积极求变,买方热情关注,基调稳中求进、质重于量 [4] - 新版《文物保护法》于2025年3月施行,政策利好下中国书画市场将迎来新阶段增长 [3] 收藏趋势转变 - 2025年春拍信号显示市场从天价神话转向学术价值,从资本游戏转向文化认同,从追逐单品转为建立体系 [5] - 成熟藏家建立多收藏体系,中国书画和西方古典大师作品成为必备门类,卖方“精品”策略深化,历史、学术、艺术价值成为定价核心 [5] - 未来艺术市场需买卖双方价值共建,传统与当代价值逻辑需比照借鉴、融合发展 [5] 新生代藏家影响 - 年轻藏家更重视文化认同、社会影响力与个体身份表达,推动市场迈向多元化、价值导向新阶段 [6] - 年轻藏家对街头艺术、潮玩等兴趣推动拍卖品类结构性变革,香港苏富比客户中40岁以下藏家占比达32%,偏好转向当代、潮流、数字艺术等新兴领域 [6] - 新生代藏家教育水平高,促使拍行精深化专场主题、压缩常规拍品规模、提升学术认证作品占比,促进市场双向共建和价值驱动转变 [6]
佳士得NFT部门调整 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融合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07:26
佳士得架构调整核心举措 - 国际拍卖行佳士得宣布关闭其专门负责NFT销售的数字艺术部门,并将数字艺术作品纳入更广泛的“20及21世纪艺术”板块 [1] - 公司裁撤该部门两名核心人员,仅保留一名数字艺术专家,负责后续数字拍品的筛选、鉴定与客户沟通 [1] - 此举标志着NFT从独立的“现象级品类”向传统艺术市场常规组成部分的转变 [8] NFT艺术市场历史与演变 - 2021年全球NFT总销售额达到249亿美元,较2020年的9490万美元增长超260倍,其中艺术相关NFT销售额创下29亿美元的峰值 [2] - 2021年3月,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拍出近693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的天价,成交价相比于100美元的起拍价暴涨了69万倍 [1][2] - 佳士得在2021年共售出超过100件NFT作品,交易额近1.5亿美元;其竞争对手苏富比同年NFT收藏品拍卖成交额也达1亿美元 [3] 市场退潮与现状 - NFT艺术品总销售额在2021年创下29亿美元纪录后,2022年骤降至略低于15亿美元,年度跌幅高达49% [5] - 据DappRadar统计,2024年全球NFT艺术品的交易规模已跌至1.97亿美元 [6] - 曾经风靡一时的“无聊猿”NFT整体身价较峰值时下滑近九成,最便宜版本从2022年5月的40万美元跌至不到5.5万美元 [5] 行业背景与整合动因 - 2024年全球艺术品总销售额下降了12%至575亿美元,全球拍卖市场总销售额降至234亿美元,比2023年(291亿美元)时下降了20% [6] - 数字艺术部门的整体营收远低于现当代艺术、珠宝、古董等核心板块,难以支撑独立团队的运营成本 [7] - 传统拍卖行对NFT交易收取25%-30%的佣金,与OpenSea等平台的低佣金或零佣金模式相比缺乏竞争力 [7] 战略意图与行业趋势 - 佳士得此举并非放弃数字艺术,而是将其纳入更广泛的现当代艺术体系,未来仍会持续出售NFT等数字艺术品,并与传统藏品统筹规划、联合推广 [7] - 竞争对手苏富比在2024年也采取了类似行动,裁掉了其元宇宙及NFT部门至少四名员工,转向更综合的数字艺术运营模式 [8] - 行业整合思路体现了传统拍卖行在拥抱创新和保持传统之间维持的微妙平衡,即“去部门化但保专业化” [8]
阿里商旅发布AI商旅解决方案;佳士得亚太区将迎“70后”新帅丨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7:18
雀巢集团管理层变动 - 雀巢集团董事会于2025年9月1日任命Philipp Navratil为新任首席执行官 接替被解雇的傅乐宏 该任命即刻生效 [1] - 傅乐宏离任原因系调查发现其与直接下属存在未公开恋爱关系 违反公司《商业行为准则》 [1] - 新CEO Philipp Navratil于2001年加入雀巢 曾任洪都拉斯市场负责人及墨西哥咖啡饮料业务负责人 傅乐宏曾两次到访中国并于2024年9月接任CEO [1] - 管理层变动可能影响公司短期业务布局 长期将推动咖啡及健康食品业务发展 巩固市场地位 [1] - 行业层面 巨头管理层变动将引发企业对人才和战略的重新审视 加剧行业竞争并加速整合创新 [1] 阿里商旅AI解决方案发布 - 阿里商旅发布一站式AI商旅解决方案 分为员工差旅智能体与企业管理智能体两大模块 目前已开启内测 [2] - 方案基于阿里生态和飞猪在机票酒店出行领域积累 结合企业差旅标准与员工偏好数据 实现智能推荐预订及费控策略优化 [2] - 企业管理者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获取数据分析和策略支持 员工可一键生成审批单并完成预订 [2] - 方案旨在破解差旅管理的成本合规体验三角难题 核心竞争力系阿里系生态与数据优势 [2] 中国对俄罗斯免签政策 - 中方决定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 对持普通护照俄罗斯公民试行免签政策 停留不超过30天可免签入境 [3] - 政策覆盖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及交流访问等场景 系便利中外人员往来的重要举措 [3] -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 政策将促进中俄在经商旅游等多领域交流 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活力 [3] 佳士得亚太区人事任命 - 佳士得行政总裁Bonnie Brennan于9月2日宣布 任命Rahul Kadakia(江华皓)为亚太区总裁 将于2026年1月正式上任 [4] - 新任总裁江华皓系1974年出生 1996年加入佳士得伦敦珠宝部 2014年起担任佳士得珠宝部国际主管 [4] - 2025年上半年佳士得成交额21亿美元 亚太区贡献21%但占比近年有所下滑 [4] - 任命旨在拓展亚太区潜力推动业务增长 反映亚太区在全球艺术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和潜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