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永固杯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百年守护传文脉 继往开来谱华章
央视网· 2025-10-11 20:22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为庆祝建院百年推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 [1] - 展览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叙事手法 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3] - 展览旨在以物述史 全方位展现故宫博物院发展历程 [1] 展品规模与范围 - 展品从故宫195万余件馆藏文物中遴选出200件(套)国宝珍品 [3] - 展品类型包括书画、青铜器、玉器、陶瓷以及古代宫廷乐器等 [3] - 展品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 [3] 重点展品与历史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午门核心位置展出 历经战火流散后在国家关怀下重返故宫 [5] - 唐代韩滉《五牛图》作为最古老纸本中国画 于1958年从香港购回时已多处残破 [5] - 东晋王珣《伯远帖》是王羲之家族唯一真迹传世 其回归之路充满艰辛 [7] 文物收藏与回归 -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国家收购、各方捐赠等方式 入藏28万余件文物极大丰富了故宫收藏体系 [7] - 文物回归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守护 [7] 展览设计与意义 - 展览特别设计跨越千年的“凝视” 将不同朝代国宝并列展示 如青玉兽面纹璧、莲鹤方壶与金瓯永固杯 [9] - 展览不仅展示文物之美 更彰显守护之艰辛与传承之不易 [11] - 故宫博物院以开放自信姿态 守护、传承、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1]
新华鲜报|百岁故宫博物院,生日快乐!
新华社· 2025-10-10 15:30
故宫博物院百年庆典核心信息 - 故宫博物院于2025年10月10日迎来建院一百周年 [1] -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 [1] 历史沿革与定位 - 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10月10日建院,“故宫”成为指称明清皇宫“紫禁城”的专有名词 [3] - 从皇家宫苑转变为由人民共享的文化机构,昔日的皇家典藏成为全民共宝 [5] 藏品规模与价值 - 故宫收藏有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195万件(套)文物 [3] - 馆藏包含《五牛图》《清明上河图》、金瓯永固杯等稀世国宝 [5] 观众接待与影响力 - 2009年接待观众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2024年接待观众超1760万人次 [3] - 百岁故宫博物院“圈粉”无数,通过红墙秋叶的美图“刷屏”和文创产品吸引大众 [10] 建筑特色与展览 - 建筑群特色包括中轴线三大殿的恢宏庄严、东西六宫的精致巧思以及御花园的藻井等 [6] - 举办“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等重磅展览,系统展示发展历程 [5] 文化传播与创新 - 通过科技和文创让文物“活”起来,并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 -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例如“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的文化魅力交相辉映 [10]
百岁故宫博物院,生日快乐!
新华社· 2025-10-10 09:44
公司百年庆典与历史定位 - 故宫博物院于2025年10月10日迎来建院100周年纪念 [1] -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 [1] - 故宫一词专指明清皇宫紫禁城,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角度看,“宫”是保护对象,“院”是管理机构 [2] 公司运营与访客数据 -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95万件(套)文物 [3] - 2009年接待观众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2024年接待观众超1760万人次 [3] - 午门展厅举办“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大展,汇集《五牛图》《清明上河图》、金瓯永固杯等稀世国宝 [3] 行业产品与服务亮点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中轴线三大殿、东西六宫、乾隆花园等恢宏建筑,以及御花园藻井、太和殿屋脊走兽等精美细节 [5] - 公司提供珍宝馆、钟表馆、慈宁宫雕塑馆等系统性文物陈列,展现清宫旧藏奇珍异宝与中西合璧之美 [5] - 每一件文物和建筑都蕴藏着生动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构成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卷 [6] 品牌影响力与创新发展 - 公司通过红墙秋叶的美图在社交媒体“刷屏”,并依托科技和文创让文物“活”起来 [7] - 公司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等文化交流活动 [7] - 昔日的宫苑禁地如今交由人民共享,皇家典藏成为全民共宝 [4]
新华全媒头条|百载共守护 一城尽风华——写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10-09 21:46
百载共守护 一城尽风华——写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徐壮、杨湛菲 一脉文渊红墙铭史,百年守望紫禁流芳。 首都北京,绵延7个世纪的中轴线中心处,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 宫,将迎来历史性的日子。 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这是一份厚重的时代记忆。 百年前,这里重门徐启、百废待兴;抗日战争时期,故宫人携近两万箱文物避敌南迁、以身护宝;新中 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翻开崭新一页,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及 传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故宫博物院迎来了一个高 速发展的繁荣时期。秉持"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发展理念,这座人类共有的文化 遗产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穿越百年历史烟云,巍巍故宫存史博物,拥抱世界阔步未来。 从帝王禁苑到人民的博物院 国庆中秋假期,庄严恢宏的午门前,许多游客披着晨光而来。 午门城楼上,"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面向公众开放。这场献礼百年院庆的大展上, 人们可以一睹十年难见的《清明上河图》、凝望传承三千多年的亚醜方尊、定格含义隽永的金瓯永固 杯… ...
文化中国行丨以物述史 读懂故宫的“前世今生”
央视新闻· 2025-10-01 00:28
展览概况 - 展览于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举办 主题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在故宫午门对公众开放 [1] - 展览从馆藏195余万件文物中遴选出200余件套国宝珍品 以物述史展现故宫博物院发展历程 [1] - 展览结构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 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叙事手法 [1] 重点展品与历史意义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在展览核心位置亮相 其百年颠沛流离的命运见证了从帝王私藏到人民共享的转变 [3] - 唐代韩滉《五牛图》作为最古老纸本中国画 曾流散在外 于1958年从香港购回时已伤痕累累 [5] - 东晋王珣《伯远帖》是王羲之家族唯一传世真迹 其回归之路充满艰辛 [8] - 国宝回归是故宫及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10] 展品文化内涵 - 展览呈现跨越千年的文物对话 包括两千多年前青玉兽面纹璧 春秋时期莲鹤方壶与清代金瓯永固杯 [12] - 玉璧与仙鹤承载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精神 金杯寄托国家永固 人民安康的美好祈愿 注解中华文明连绵不绝 [12] 行业现状与展望 - 故宫博物院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 致力于守护 传承 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15]
《清明上河图》时隔十年再度与观众见面
新华社· 2025-09-30 16:29
展览核心信息 - 展览主题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旨在展现故宫博物院百年发展历程 [1] - 展览于9月3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 [1] - 展览将开放至12月30日 [2] 展览内容与结构 - 展览分为“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个单元 [1] - 共展出文物200件(套),包括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代韩滉《五牛图》、清乾隆金瓯永固杯等重要文物 [1] - 采用文物与档案明暗双线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1] - 午门西雁翅楼展厅以“一脉文渊”为主题,展现中国宫廷收藏的接续、存藏和利用 [1] - 正殿展厅以“百年传承”为主题,从文物回购、拨交和捐献视角讲述藏品体系建构历史,呈现文物保护技艺和古建筑修缮的创新实践 [1] - 东雁翅楼展厅以“万千气象”为主题,展现故宫博物院在发掘阐释时代价值等方面发挥的文化功能 [1] 参观管理与安排 - 《清明上河图》采用流动参观模式以营造良好参观氛围 [2] - 提醒观众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有序排队、安静欣赏,维护良好参观秩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