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样年华》
icon
搜索文档
谁在为“赔钱”的王家卫买单
虎嗅· 2025-10-05 12:07
王家卫的商业票房表现 - 王家卫多数电影作品在商业上亏损,仅《旺角卡门》、《重庆森林》、《一代宗师》三部实现盈利 [2] - 处女作《旺角卡门》获得1150万港元票房收益,但后续作品如《阿飞正传》投资4000万港元仅获975万港元票房,导致投资人公司破产 [5][6] - 《东邪西毒》投资超2000万港元票房仅900多万港元,《一代宗师》内地票房超2.8亿元但因其长达十年筹备期和高成本难以成为优秀商业案例 [7] 导演风格对制作的影响 - 王家卫以无固定剧本、拖延和善变的导演风格著称,拍摄周期远超计划,如《阿飞正传》拉长至近一年,《花样年华》拍15个月,《2046》拍5年 [8] - 这种工作方式导致资源大量消耗,例如为拍一个镜头让张学友吃30多盘意大利面,梁朝伟吃27个梨,但戏份最终被删减 [8] - 在《春光乍泄》拍摄期间,演员被滞留阿根廷,张国荣在等待中感染病毒甚至写下遗书 [8] 投资者逻辑与回报机制 - 尽管电影票房常亏空,但投资者看重王家卫作品的“艺术期货”属性,即其带来的品牌镀金力、顶级社交圈入场券和长期价值 [17][21] - 王家卫与刘镇伟创立的泽东影业核心收入来自电影制作、海外发行、IP授权和艺人经纪,而非票房,例如梁朝伟成戛纳影帝后接千万房产广告 [15] - 电影长尾效应显著,《花样年华》影碟发行和周边授权收入超800万美元,2024年重映首日票房突破3000万 [21] 王家卫的艺术价值与行业影响 - 王家卫以非线性叙事、大量内心独白和标志性美学(如复古色调、光线捕捉)闻名,为艺术片开辟新路并在国际获奖无数 [25] - 其创作深刻影响行业,例如刘镇伟受启发执导《大话西游》,片中“至尊宝”角色名源于王家卫项目 [25] - 有观点认为其镜头美学(如手持摄影晃动)部分源于拍摄条件受限,叙事迷离或因剧本不充分,但情绪渲染成为其作者性标志 [28][29][31] 近期争议与公众形象变化 - 2025年9月编剧古二控诉王家卫,争议焦点包括创作署名权和导演对编剧的轻蔑态度,如称“一个月几千元,既能写剧本又能当助理” [1][27] - 争议引发对王家卫作品的重估,部分评论指出其内核滞留在青春期疼痛忧伤,与郭敬明作品的情绪表达有相似性 [33][35] - 随着时代审美变化,王家卫的导演风格和艺术定位面临公众审视,新一代资本方可能难以继续支持其不受控的创作方式 [36]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卡门·卓别林:祖父查理·卓别林传递给我哪些文化基因?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9:44
2025北京文化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 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旨在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搭建文化之桥 深化交流对话 推动人文合作 [1] 卡门·卓别林参与安排 - 卡门·卓别林将携作品《卓别林:流浪之心》参加2025北京文化论坛 展映个人执导的纪录片 论坛组委会正筹备一系列配套活动 具体安排将于近期公布 [3][4] 纪录片内容特点 - 纪录片《卓别林:流浪之心》以作家迈克尔·J·卓别林为线索 追随他探寻查理·卓别林的吉普赛血统 揭示这一血统如何为查理创作最经典的流浪汉角色提供灵感 [6] - 影片收录查理·卓别林的作品片段和家庭影像资料 邀请约翰尼·德普、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丽塔·卡贝鲁特等多位知名艺术家参与录制 是一部聚焦父子关系的私人化作品 [6] 文化传播理念 - 卡门·卓别林期望从家族视角出发 为中国观众呈现查理·卓别林鲜为人知的一面 以其吉普赛血统为切入点重新解读流浪汉经典角色 此前这一背景对创作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6] - 她坚信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 对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8] 中国文化交流 - 查理·卓别林1936年访华期间对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留下深刻印象 结识梅兰芳等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 被京剧表演深深触动 [8] - 卡门·卓别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风格、文物及传统服饰有浓厚兴趣 欣赏张艺谋与王家卫的作品 成长过程中常观看李小龙、成龙主演的功夫电影 《花样年华》是她最喜爱的影片之一 [8] 影视合作计划 - 艺术电影发行公司数梦DDDream负责《卓别林:流浪之心》在中国的发行工作 该片已被列入其发行片单 [11] - 卡门·卓别林期待与合作团队紧密合作推动纪录片传播 希望获得北京观众认可 并期盼与更多中国电影人会面交流 认为面对面沟通是促成艺术合作的重要基础 [11]
匈牙利导演埃涅迪:期待与中国电影人深化合作
新华网· 2025-06-01 13:59
电影文化交流与合作 - 匈牙利导演埃涅迪·伊尔迪科参与"2025影像亚洲中国电影放映周"电影论坛,分享创作经历并与中国导演谢飞、乔梁交流 [1] - 埃涅迪最新作品《安静的朋友》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演员阵容国际化并包括中国香港演员 [1] - 埃涅迪曾担任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对当地电影人的热情印象深刻 [1] - 2023年埃涅迪重返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大师班,与专业观众深入探讨电影制作 [1]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 - 埃涅迪观看的第一部中国电影是关锦鹏执导的《阮玲玉》,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1] - 王家卫的电影在布达佩斯乃至欧洲电影圈很受欢迎,埃涅迪曾与王家卫讨论《肉与灵》并参考其《花样年华》的拍摄手法 [1] - 埃涅迪对中国当代艺术电影特别关注,对毕赣执导的《狂野时代》非常感兴趣,该片在戛纳电影节获得特别奖 [2] 未来合作展望 - 埃涅迪表达与中国电影人继续合作的愿望 [2]
这位与卓别林齐名的喜剧之神,用沉默把全世界逗笑
虎嗅· 2025-05-30 16:48
巴斯特·基顿的艺术成就 - 被誉为默片时代的"喜剧之神",与查理·卓别林、哈罗德·劳埃德齐名但风格独树一帜,以"冷面笑匠"和精密机械式喜剧设计著称 [1][2] - 开创动作浪漫喜剧先河,坚持"第一次的惊喜"原则,拒绝重复笑话,所有特技均为原创且严丝合缝如机械芭蕾 [2][4] - 代表作《将军号》《福尔摩斯二世》《七次机会》等11部作品将在202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4K修复展映,纪念其诞辰130周年 [1][18] 电影技术创新 - 在《福尔摩斯二世》中首创"嵌套世界"蒙太奇,通过银幕边框裂开实现现实与梦境穿越,比法国新浪潮早40年探索"时间-影像"概念 [5] - 《将军号》火车坠桥特技耗资4.2万美元(现合50万人民币),仅用六周完成实拍,奥逊·威尔斯评价其"超越时间限制",成为影史经典镜头 [4][7] - 《七次机会》设计指数级增长的追逐戏——数百新娘如雪崩倾泻、滚石与人群夹击,开创宏大场面调度先例 [8] 行业影响与传承 - 直接影响成龙《A计划》钟楼坠落戏、雅克·塔蒂《玩乐时间》机械门喜剧、韦斯·安德森对称美学,王家卫坦言其时空叙事启发《花样年华》 [2][6] - 机械美学贯穿作品:火车作为肢体延伸(《将军号》)、废弃轮船变孤岛舞台(《航海家》),肢体与环境互动赋予荒诞生命力 [6][7] - 4K修复技术使其默片重现当代银幕,《航海家》锈迹细节、《船长二世》2吨重墙倒塌镜头得以高清还原,展现肉身特技的不可复制性 [18] 职业生涯转折 - 1920年代黄金期与阿巴克尔合作成立基顿制片厂,《将军号》等作品商业艺术双成功,1928年签约米高梅后丧失创作自由导致事业滑坡 [11][13] - 默片时代结束后转型困难,1933年被米高梅解雇,1940年代通过电视广告和巡演复苏,1954年作品经雷蒙德·罗豪尔重新发行重获关注 [14] - 1960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晚年参演贝克特实验短片《Film》,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后获全场十分钟起立致敬 [15][16]
美国好莱坞重温《卧虎藏龙》 李安、章子怡对话杨燕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9:31
电影行业活动 - 《卧虎藏龙》上映25周年庆祝活动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导演李安、演员章子怡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杨燕子进行对话 [1][3] - 活动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博物馆大卫·格芬影院举办,现场可容纳约千名观众,几乎座无虚席 [1] - 对话会和电影重映期间,全场观众多次报以掌声 [1] 华语电影庆典 - 此次活动是好莱坞"挂灯笼:华语电影庆典"的重头戏,为庆祝美国亚太裔传统月 [3] -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博物馆在4月10日至5月24日展映10部华语影片 [3] - 展映影片包括《卧虎藏龙》《色,戒》《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十面埋伏》《英雄》《霸王别姬》《花样年华》《桃姐》《少年的你》 [3] 电影奖项与成就 - 《卧虎藏龙》曾在第73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夺得最佳外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原创配乐4项大奖 [3] 行业基金设立 -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开设杨燕子电影基金,旨在保护和纪念亚洲与美国亚太裔电影制作 [3] - 该基金将表彰亚洲与美国亚太裔电影人的贡献,促进电影文化交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