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算力

搜索文档
九章云极COO尚明栋:算力利用率不足30%,根源在于「堆硬件」而非「重运营」丨智算想象力十人谈
雷峰网· 2025-09-02 18: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内平均算力使用率不足30%,大量算力闲置浪费 [3] - 算力闲置主要由于供大于求以及裸金属租赁模式锁定时间与资源边界 [3] - 裸金属租赁模式仅适合少数拥有大规模模型训练需求的厂商,市场需求易饱和 [3] - 推理算力需求迎来爆发,但厂商难以应对零散而弹性的算力需求 [3] 算力运营模式创新 - 算力作为基础设施本质是运营型生意,核心价值在于持续被使用和消纳 [4] - 智算中心操作系统需统筹硬件、定义软件、孵化生态,优化成本和效率 [5] - 九章云极推出Alaya NeW智算中心操作系统,定义"一度算力"标准化单位 [6] - 按实际消耗计算量计费模式打破对算力时间和资源边界的锁定 [16] 算力普惠与成本优化 - 实现算力普惠需降低使用成本和技术门槛 [9] - 按算量计费模式确保客户只为真正使用的算力付费,避免资源闲置浪费 [15] - 九章云极按算量计费单位算力单价高于裸金属租赁,但通过提高使用效率降低客户总成本 [16] - 裸金属租赁模式适合技术能力强、能保持高GPU利用率进行大规模训练的客户 [17] 算力资源池与组网方案 - 九章云极采用多元化算力资源池构建策略,与战略投资伙伴合作 [20] - 组网方案需满足专业架构设计,简单裸金属链接组网难以达到云化服务要求 [21] - 九章云极当前只运营自建智算中心,因第三方集群改造消耗专业团队 [21] 竞争格局与生态建设 - 智算云竞争力体现在性价比和生态化规模 [23] - AWS在2011-2013年间每年降价12次,体现云服务性价比竞争重要性 [22] - 数据迁移成本与上层工具链绑定形成用户粘性,带来可持续收入 [23] - 智算云平台价值在于解决传统云计算AI任务算力调度低效、弹性不足问题 [24] 推理算力发展趋势 - 推理算力占比快速上升,增速和规模潜力远超训练算力 [26] - 算力利用效率需从不足30%提升至40%、50%甚至更高 [27] - 国产芯片厂商优先发力推理芯片市场,带来异构计算挑战与机遇 [27] - 人工智能技术从单一模态走向多模态融合与感知 [28]
“国家队”押注了一家AI“铺路人”
投中网· 2025-07-10 14:28
AI智算云产业发展趋势 - AI产业正从技术探索转向价值爆发期,全球AI公司在大数据存储、处理和基础设施上的支出高于推理和训练[1] - 智算云作为智能计算与云计算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正逐步替代传统通用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1] - 中国智算云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24年下半年基础设施服务市场规模达124.1亿元,同比增长57.7%,其中生成式AI IaaS市场激增165%至87.4亿元[2]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AI IaaS市场头部厂商竞争格局初步形成:阿里云以23%份额领跑,华为云、火山引擎分别占10%和9%[2] - 传统通用算力服务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如GPU利用率不足30%,智算云的"垂直革命"成为破局关键[2] - 全球GPU专用云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1.7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472.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5%[4]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 - 九章云极首创"1度算力"标准化计量方式(312 TFLOPS*1小时),实现从"算时计费"到"算量计费"革新[3] - Serverless架构实现毫秒级启动能力,显著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和费用[3] - 三大运营商加速布局垂直场景,如中国电信天翼云实现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3] 九章云极公司概况 - 定位AI基础设施提供商,核心产品为AI算力开发与运行管理平台,服务政府和企业数智化升级[6] - 创始团队拥有微软技术背景,联合创始人曾参与Windows 7/8系统开发[7][8] - 已完成10轮融资,2021年C轮和2023年D轮均获3亿元融资,吸引"国家队"资本进场[10][14] 国际对标与差异化 - 对比CoreWeave:九章云极2022年软件收入占比超60%,更注重技术效率优化而非规模扩张[20] - 对比阿里云:九章云极采用垂直深耕策略,技术架构针对智算场景优化,形成差异化竞争[20] - 定位AI基建"铺路人",目标推动中国智算标准全球化,实现从"规则接受者"到"秩序定义者"转变[22] 资本运作与生态建设 - 2025年联合设立"AI-STAR智算生态基金",首期规模1.8亿元,构建产业生态[16] - 2024年与锦龙股份合作推进10亿元智算中心建设,资本逻辑转向"赋能产业生态"[17] - 投资方认为其"算法+算力"融合应用优势具备赛道领军潜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