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三航局罗泾码头改造一期项目荣获中施协绿色建筑施工水平“三星”评价
项目概况与核心成就 - 中交三航局实施的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项目荣获2025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最高“三星”评价,在绿色施工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 -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工程,于2022年12月25日启动建设,历时11个月高效建成,为旧港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1] - 改造后的码头长1.4千米、宽115米,宽度为全国之最,前后沿皆可停泊集装箱船,设有2个10万吨级和3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60万标准箱 [1] 绿色建造与资源循环利用 - 项目通过岸线资源利用和港区功能优化,创新采用“分级利用”策略,对港区内原有70%的老结构通过整体拆除重建、局部改造或原状利用三种方式实现高效复用 [3] - 对剩余30%的必拆老旧建筑进行优化设计,将拆除后的6万多立方米混凝土破碎料用于填筑新建道路路基,实现建筑垃圾“零外运”,显著降低环境影响 [3] - 此举为全国港口改造浪潮中的资源集约化探索了新路径 [3] 生态环境保护与智慧施工技术 - 项目地处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附近,毗邻陈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施工中科学规划作业时间与进度,严格控制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5] - 针对新旧桩基水下精准穿插难题,创新应用激光雷达水下扫测技术精确获取既有桩基参数,并融合BIM建模与远距离海工打桩定位技术,实现新旧结构毫米级精准“对接” [5] - 在施工水域紧邻长江主航道且狭窄、高峰期30余艘船机同步作业的复杂局面下,创新设立现场联合调度室,依托数字化模拟、船机定位和智慧工地系统实现智能调度与高效协同,减小对水生生物的扰动 [5] 绿色运营与未来发展 - 码头在绿色运营方面实现装卸设备全电驱动、岸电全覆盖,清洁能源占比高达97%,显著降低碳排放,目前已稳定运行一年 [7] - 凭借一期表现,公司后续承接了二期工程水工码头及道路堆场标段建设任务,目前整体进度已完成30%,预计2026年7月交付竣工 [7] - 二期工程整体运营后,将与一期协同升级,推动全品类集装箱运输,新增每年1-40万标准箱吞吐能力,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上海港全域融合,支持国家“双循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