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Fourier M2

搜索文档
润阳科技3亿元押注人形机器人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05-27 18:40
人形机器人赛道资本动态 - 润阳科技拟投资傅利叶智能 投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 傅利叶投前估值80亿元 [1] - 润阳科技表示投资将拓展发泡材料应用场景 推动新材料研发 优化业务布局 [1] - 傅利叶智能对合作细节回应"一切以公告为准" [1] 傅利叶智能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 创始人顾捷有上海交大及美国国家仪器工作背景 [4] - 主营业务分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两大领域 [4] - 康复机器人海外销售额占比约10% 产品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价格区间从几百元至上万元 [4] 傅利叶智能产品发展 - 2017年推出国内首款具"触觉"功能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Fourier X1 [4] - 2018年上肢康复机器人Fourier M2出口美国 实现国产康复机器人首次进入北美市场 [4] - 2023年7月发布GR-1人形机器人 身高165cm 自由度44个 同年实现量产 [5] - 2024年9月发布GR-2人形机器人 身高175cm 自由度53个 单臂负载3kg [5] - GRx系列已应用于迎宾接待 科研教育 工业制造 康复医疗等场景 [5] 傅利叶智能融资情况 - 2024年1月完成E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国鑫投资 浦东创投等机构 [5] - 成立至今共经历12轮融资 [5] 润阳科技背景与行业动向 - 润阳科技主营聚烯烃发泡材料 核心产品为电子辐照交联聚乙烯(IXPE) [6] - 2024年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13.16%) 归母净利润2543.85万元(同比-39.51%) [6]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9604.06万元(同比+0.34%) 净利润495.05万元(同比-63.00%) [6] - 行业已有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案例 祥源新材相关产品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6]
傅利叶再提康养,机器人养老还要跨过几道坎?
第一财经· 2025-05-15 19:2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提出"立足康养"的下一个十年战略,并计划在上海打造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养示范基地 [1] - 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等场景的应用 [1] - 公司业务涵盖外骨骼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养老院及海外市场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2016年推出首个具有触觉的上肢康复机器人Fourier M2,2017年推出中国首个商用化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Fourier X1 [3] - Fourier X1采用力反馈技术,通过传感器识别使用者走路意图并动态调整步态轨迹 [3] - 通过强化学习算法解决"笨重"与"延迟"问题,提升人机交互精准度和及时性 [4] - 2024年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结合开源模型与自研数据微调"大脑"能力 [9] 市场需求与交互能力 - 康养场景中交互功能是核心,尤其在神经康复领域(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需反复训练 [2] - 老年群体对交互便捷性要求高,复杂操作(如动态验证码登录)影响二次采购意愿 [3] - 公司认为感知能力需与特定场景耦合,硬件设备需满足细分化需求 [3] 行业落地与效率提升 - 康养机器人ROI计算不同于工业场景,需衡量治疗效果和情绪价值等非量化指标 [5] - 标准化训练流程和多机协同可提升效率,1名医疗师可管理5-10台机器人 [5] - 产品从原型机到量产需3-4年(1-2年验证有效性,1-2年注册拿证) [6]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发布,为设计、测试等提供基准 [6] - 专家认为政策将简化认证流程,加速康养机器人落地 [6] - 2019-2023年中国机器人领域投融资年复合增长率达38.8%,2023年金额达97.39亿元 [10] 竞争与市场前景 - 养老场景因支付能力强、容错率高,被视为比工业场景更易落地的方向 [9] - 全球60岁以上人口预计2050年达21亿,养老市场潜力巨大 [9] - 公司已进驻3000多家医疗机构,积累场景和数据优势 [9] - 行业竞争加剧,需在细分场景(如长期陪伴、疾病治疗)展现差异化功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