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六期)

搜索文档
东北证券: 关于延长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六期)簿记建档时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30
债券发行基本信息 - 东北证券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总注册额度为人民币50亿元[1] - 本期债券为第六期发行 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1] - 债券发行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同意 文号为证监许可〔2024〕1732号[1] 簿记建档时间调整 - 原定簿记建档结束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18:00[1] - 调整后簿记建档结束时间延长至2025年8月25日19:00[1] - 时间调整基于当日市场情况并经发行人与簿记管理人协商一致[1] 参与机构 - 本期债券发行人为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 - 主承销商为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
东北证券: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六期)募集说明书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2 03:20
债券发行概况 - 本期债券为东北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第六期短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无担保[1] - 债券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同意,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注册,注册文号为证监许可[2024]1732号,允许发行面值余额不超过50亿元的短期公司债券[2] - 债券采用网下询价簿记方式发行,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期限为270天,票面利率根据簿记结果确定,按年计息[24][25] 信用评级情况 -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授予本期债券主体信用评级AAA,债项评级A-1,评级展望稳定[3] - 评级机构将持续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跟踪评级,密切关注公司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变化[4][5] - 评级报告指出公司还本付息能力极强,安全性高,违约概率很低,但提示公司经营易受证券市场波动和监管政策变化影响[5]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偿还"25东北D2"债券本金,不涉及用途变更[22] - 公司承诺不将募集资金用于弥补亏损、非生产性支出、房地产开发或购置土地,且不涉及新增地方政府债务[26][29] - 前五期债券(25东北D1至D5)已全部发行完毕,募集资金均用于偿还短期公司债券或短期融资券,且已使用完毕[28][29][30]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6.68亿元、8.74亿元和2.02亿元,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9.44%和30.70%[3][1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59.84%,主要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2023年为-18.82亿元(同比减少169.34%),2024年为109.36亿元(同比增加681.09%),2025年1-3月为-24.24亿元(同比减少210.85%)[6] 风险因素提示 - 公司面临信用风险,主要来自融资类业务客户违约、信用类产品投资违约、经纪业务结算缺口及场外衍生品交易对手方违约[10] -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变现困难或负债支付压力,可能因投资规模过大、长期资产比例过高或客户大规模赎回导致[11] - 合规风险方面,公司曾因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并处罚,2023年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2023]45号)[12][13] 公司治理与结构 - 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为吉林亚泰集团(持股30.81%)和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1.79%)[31] - 公司拥有多家重要子公司,包括东证融通、东证融达、东证融汇、渤海期货和东方基金,业务覆盖投资管理、证券资产管理、期货经纪等领域[32][33] - 治理结构包含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董事会下设战略与ESG管理、提名与薪酬、风险控制和审计四个专门委员会[34][35] 投资者相关条款 - 债券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发行,个人投资者不得参与认购或交易,上市后实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17] - 债券符合进行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基本条件,上市后将申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采用多种交易方式[16][25] - 投资者认购即视为同意《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和《债券受托管理协议》,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对全体持有人具有约束力[16]
东北证券: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六期)募集说明书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8
核心观点 -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拟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第六期短期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A,债项评级A-1,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到期债务[1][3][23] 债券发行条款 - 本期债券为无担保债券,发行期限不超过1年,票面利率通过簿记建档方式确定,采用单利按年计息[1][45] - 债券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发行,上市后可进行通用质押式回购交易,交易方式包括匹配成交、点击成交、询价成交等多种形式[19][45] - 债券兑付日为2026年8月27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其后第一个交易日,顺延期间不另计利息[4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6.68亿元和8.7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859.84%[3][1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77亿元、64.75亿元和65.05亿元,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7.53%,2024年增长0.46%[16][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但财务指标符合债券发行监管要求[3] 信用评级与风险因素 - 联合资信评估给予公司主体AAA评级,债券A-1评级,评级展望稳定,认为债券还本付息能力最强,违约概率很低[4][5] - 评级机构关注公司经营易受证券市场波动影响,行业监管趋严可能对业务开展产生制约,以及债务期限结构偏短等风险因素[6]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大,2025年3月末余额298.20亿元,占资产总额42.23%,公允价值变动可能影响损益波动[9][30] 现金流状况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7.14亿元、-18.82亿元和109.36亿元,2025年1-3月为-24.24亿元,波动主要源于金融资产操作和代理买卖证券现金流动[7][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连续为负,2022-2024年净流出额分别为184,574.92万元、未披露具体数值和未披露具体数值,主要因分配股利和偿还债务支付现金较多[7][32] 诉讼与监管事项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涉及5000万元以上金额的诉讼仲裁较多,已计提减值准备和预计负债合计42,177.59万元[8][31] - 子公司渤海融幸因涉嫌操纵期货合约于2025年2月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司自身也曾因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于2023年6月受到行政处罚[14][15] 行业经营环境 - 证券行业具有强周期性,受宏观经济、监管政策及投资者心理等多因素影响,公司业务收入存在较大波动性[10][33] - 行业竞争加剧,商业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参与证券承销、资产管理等业务,对证券公司形成挑战[34] - 经纪业务佣金率持续下滑,投资银行业务存在项目审核不通过或监管处罚风险,资产管理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和收益不及预期风险[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