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红益鑫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三只基金增加基金份额并修改基金合同及托管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1 01:41
基金份额增加 -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7月21日起为旗下三只债券型基金(益鑫纯债基金、短债基金、益丰纯债基金)新增D类份额,并同步开放申购、赎回及转换业务 [1] - 新增D类份额将分别设置独立基金代码(益鑫纯债024961、短债024971、益丰纯债024960),与现有份额类别并行运作并单独计算净值 [2][12][22] - 三只基金D类份额首日净值将与A类份额保持一致,后续按基金合同约定独立计算 [2][12][22] 费用结构 - D类份额申购费采取差异化费率:养老金客户通过直销中心申购享受专属费率,其他投资者适用标准费率 [3][13][24] - 赎回费率设计为持有时间递减模式,单日多笔赎回按单笔独立计算费率,赎回费全额归入基金财产 [4][16][26] - 管理费统一按前一日资产净值0.30%年费率计提,托管费益鑫纯债为0.10%、短债/益丰纯债为0.05% [5][16][27][28] 销售与运营规则 - 直销渠道(含官网、APP及线下中心)单笔最低申购金额为10元人民币,代销机构以各自规定为准 [9][19][32] - 赎回申请最低份额为0.01份,账户最低保留余额亦为0.01份 [10][20][33] - D类份额登记机构均为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原有份额类别保持一致 [5][16][29] 法律文件修订 - 基金合同及托管协议修订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公司已完成法定程序并通过官网及证监会指定网站披露 [11][21][34] - 修改内容详见附件对照表,包括益鑫纯债(附件1-2)、短债(附件3-4)、益丰纯债(附件5-6)的合同与协议修订细节 [35] 信息披露 - 更新后的法律文件及季度报告在公司官网(https://www.dfham.com)和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同步公开 [36][38] - 公司旗下108只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于7月21日集中披露,涵盖混合型、债券型、指数型等多类产品 [38][39]
东方红益鑫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0:33
基金概况 - 基金简称为东方红益鑫纯债债券,主代码为003668,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6年11月28日 [3]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604,839,516.66份,其中A类份额975,634,133.30份,C类份额267,194,603.13份,E类份额362,010,780.23份 [3] - 投资目标为追求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主要通过分析影响债券市场的各类要素,对债券组合的平均久期、期限结构、类属品种进行有效配置 [3] - 投资策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在充分研究基本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微观市场主体的基础上,对市场基本利率、债券类产品收益率等大类产品收益率水平变化进行评估 [3]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0571.CS)收益率 [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95%,C类为0.91%,E类为0.9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6% [6][8][17] - 过去六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1%,C类为0.92%,E类为0.9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14% [6][8] - 过去一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89%,C类为3.70%,E类为3.6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36% [6][8] - 过去三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25%,C类为9.61%,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13% [6] - 过去五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47%,C类为15.1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8.86% [6] 投资组合 - 报告期末债券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8.97%,金额为1,837,344,094.46元 [18] - 组合配置以投资级信用债为主,在久期维度进行较大幅度调整,4月初显著拉长久期并及时止盈,6月再次拉长久期至5.5年左右 [16] - 下一阶段配置策略将以投资级加杠杆策略为核心,久期交易策略适时辅助,将期限结构向纺锤型调整,整体保持一定杠杆水平 [16]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徐觅自2016年12月起管理该基金,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多家基金公司债券交易员和基金经理助理 [11][12] - 基金经理胡伟自2024年8月起管理该基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曾任多家金融机构债券交易员和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 [13] 市场环境 - 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10年国债收益率从期初1.81%下行至1.65%,后回调至1.72%水平 [15] -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基调,央行于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并在6月采用买断式逆回购方式投放流动性 [16] -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部分领域居民消费在以旧换新补贴下显著增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