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207.1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小米集团-W等
金融界· 2025-08-18 16:59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207.11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3.28% 近三个月上涨11.08% 年初至今上涨27.60% [1] 指数构成与基准 - 指数系列包含成长、价值、相对成长及相对价值四条指数 基于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构建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24%:汇丰控股(15.7%)、建设银行(8.37%)、阿里巴巴-W(5.03%)、中国移动(4.87%)、工商银行(4.62%)、中国平安(3.83%)、中国银行(3.32%)、中国海洋石油(2.26%)、小米集团-W(2.14%)、招商银行(2.0%) [1] 行业配置 - 金融行业占比51.72%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 - 通信服务(8.79%)、可选消费(7.58%)、房地产(6.73%)、能源(5.98%)为次要配置行业 [2] - 信息技术(5.41%)、工业(3.95%)、公用事业(3.48%)、医药卫生(2.36%)、主要消费(2.18%)及原材料(1.83%)占比较低 [2] 市场板块分布 - 全部持仓样本均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 - 设置缓冲区机制:Z值排名80名以内新样本优先进入 120名以内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定期调整同步变更 临时调整跟随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变动 [2]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170.6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建设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8-11 16:46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170.66点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34% [1] - 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55% 近三个月上涨13.46% 年初至今上涨25.49%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系列包含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价值指数、相对成长指数及相对价值指数四条指数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设置Z值缓冲区机制保障样本稳定性 [2] 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75% 汇丰控股以15.63%居首 建设银行8.67%次之 [1] - 阿里巴巴-W占比5.04% 中国移动4.88% 工商银行4.86% 中国平安3.68% [1] - 中国银行3.47% 中国海洋石油2.27% 小米集团-W2.11% 招商银行2.1%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占比达51.84% [2] - 通信服务占比8.8% 可选消费占比7.61% 房地产占比6.71% [2] - 能源行业占比6.03% 信息技术5.23% 工业4.0% 公用事业3.56% [2] - 医药卫生2.24% 主要消费2.22% 原材料1.75% [2] 市场特征 - 指数成分股全部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1]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遵循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规则 [2]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149.0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建设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8-01 17:00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149.03点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37% [1] - 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74% 近三个月上涨14.41% 年初至今上涨24.24%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指数构成与调整规则 - 指数系列包含成长指数、价值指数、相对成长指数及相对价值指数4条指数 基于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构建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设置Z值缓冲区 新样本排名前80优先进入 老样本排名前120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定期调整变更 临时调整随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变更同步处理 [2] 持仓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02% 汇丰控股占15.46% 建设银行占8.88% 阿里巴巴-W占5.06% 中国移动占4.88% 工商银行占4.79% 中国平安占3.69% 中国银行占3.48% 中国海洋石油占2.32% 小米集团-W占2.21% 招商银行占2.15% [1] - 持仓市场板块完全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1] 行业配置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51.85% 通信服务占比8.82% 可选消费占比7.55% [2] - 房地产占比6.69% 能源占比6.07% 信息技术占比5.32% [2] - 工业占比3.94% 公用事业占比3.56% 医药卫生占比2.33% 主要消费占比2.22% 原材料占比1.66% [2]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213.5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7-29 17:20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213.53点,近一个月上涨6.09%,近三个月上涨18.15%,年初至今上涨27.97%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1000点,属于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反映基于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的不同风格证券整体表现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7%,其中汇丰控股(15.79%)、建设银行(8.93%)、阿里巴巴-W(5.12%)为前三大成分股 [1]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场板块集中度100% [1] 行业分布特征 - 金融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52.27%,超过指数半壁江山 [2] - 通信服务(8.65%)、可选消费(7.64%)、房地产(6.69%)、能源(5.85%)为次要权重行业,合计占比28.83% [2] - 信息技术(5.39%)、工业(3.92%)、公用事业(3.48%)等行业占比相对较低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设置缓冲区机制:Z值排名80名之前新样本优先进入,120名之前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遇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样本时同步进行相应调整 [2]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131.0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平安等
金融界· 2025-07-17 17:00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HK300RV)报2131 06点[1] - 近一个月上涨3 41% 近三个月上涨18 92% 年至今上涨23 20%[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1] 指数构成 - 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包含4条子指数:成长指数、价值指数、相对成长指数、相对价值指数[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 每次样本调整比例不超过20% 设置缓冲区机制(Z值排名前80新样本优先进入 前120老样本优先保留)[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19% 其中汇丰控股(15 76%)、建设银行(9 33%)、阿里巴巴-W(5 02%)位列前三[1] - 金融板块占比52 58% 通信服务(8 90%)、可选消费(7 50%)、房地产(6 57%)为第二至第四大行业[2] - 全部持仓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1] 指数维护规则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非调整期保持固定[2] - 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样本时同步进行相应调整[2] -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 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2]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报2042.0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移动等
金融界· 2025-06-24 16:37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HK300RV)报2042 09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 69% 近三个月上涨3 50% 年初至今上涨18 06%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包含4条风格指数: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 中证香港300相对成长指数 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6月和12月) 调整比例不超过20% [2] - 设置缓冲区机制:Z值排名80名之前新样本优先进入 120名之前老样本优先保留 [2] 权重股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 38%:汇丰控股(15 54%) 建设银行(9 06%) 工商银行(5 26%) 中国移动(5 14%) 阿里巴巴-W(5 1%) 中国银行(3 72%) 中国平安(3 42%) 小米集团-W(2 41%) 招商银行(2 39%) 中国海洋石油(2 34%) [1]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1] 行业配置 - 金融业占比52 42% [2] - 其他主要行业:通信服务(9 07%) 可选消费(7 59%) 房地产(6 63%) 能源(5 98%) 信息技术(5 16%) [2] - 次要行业包括工业(3 75%) 公用事业(3 61%) 主要消费(2 24%) 医药卫生(2 10%) 原材料(1 4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