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摩吧共享按摩椅
搜索文档
乐摩吧再战IPO:突击分红、场景错配,53.5万张按摩椅增收难增利
观察者网· 2025-08-06 11:42
公司上市进程 - 乐摩物联于2024年7月25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中信建投国际、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这是继2024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1][3] - 公司曾在2017年与基石亿享签订对赌协议,承诺5年内上市但未完成,最终于2023年4月以6210万元回购基石亿享持有的114.29万元注册资本[14] - 两次递表间隔仅4天,显示公司对资本市场的强烈需求[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最初由福州境界、吴景华及陈建霖三方组建,持股比例分别为50%、35%和15%,成立初期仅为空壳公司[5] - 2016年谢忠惠收购掌创信息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同年引入韩道虎作为联合创始人并推出核心品牌"乐摩吧"[5][6] - 2017年获得唯一机构投资5000万元,对应12.5%股权,同时共享按摩椅数量达数万台,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6][10] - 2020年疫情期间通过高管降薪、抵押房产筹资1800万元等措施渡过难关[10]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53.4万元、9457.8万元、1.02亿元[11] - 智能按摩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95.75%提升至2024年98.11%,2025年Q1进一步增至98.51%[11][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服务网点超48000个,投放设备53.5万台,覆盖339个城市,相比2022年底网点数量实现倍增[11] - 2022-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从4321.1万元降至2780.4万元,银行借款增至4861.2万元[14] 业务模式分析 - 直营模式收入占比从2022年74.26%提升至2025年Q1的85.04%,但毛利率仅为28.89%,远低于合伙人模式的71.46%[18][19] - 影院场景设备投放占比近80%,但日均交易量仅0.18次,远低于机场(3.60次)和商业综合体(2.76次)的运营效率[20] - 城市合伙人数量从68名锐减至45名,2024年无新增加盟[20] 股东与治理结构 - 上市前夕进行大额分红,2023-2024年累计派息4375万元,其中1000万元单独流向谢忠惠[14] - 2024年9月谢忠惠向韩道虎转让100万股套现1500万元,目前谢忠惠持股21%,韩道虎19.5%,吴景华15.2%[15][16] - 市场传闻谢忠惠为吴景华代持,公司设备主要采购自吴景华控制的荣耀健康[17] 行业与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机器按摩市场份额超50%,排名第一[3] - 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仅1.1%,从23.4亿元增至24.4亿元[22] - 公司交易总额从2022年5.56亿元增长至2024年11.62亿元,平均按摩费从12.28元提升至14.69元[21] 争议与风险 - 被质疑数据造假,调查显示设备ID呈现非常规跳跃分布,实际验证设备数量与宣称53.5万台存在近8倍差距[21] - 2020年以来注销40家分支机构,占设立总数的71%,引发对财务健康状况的猜测[17] - 设备采购数据与公开信息不符,前五大供应商1.53亿元采购额按行业最低价仅对应6.11万台设备[21]
“才融一轮,就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8-03 08:57
公司上市进展 - 乐摩物联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主板上市计划,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与申万宏源香港 [2] - 公司年内第二次递表,首次提交上市申请因6个月内未完成聆讯而失效 [2] - 乐摩物联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共享按摩椅运营商 [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14年5月,初期无实际业务 [4] - 2015年谢忠惠收购60%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4] - 2016年Q4推出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 [4] - 2017年12月获基石资本5000万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4亿元 [4] - 成立至今只进行过一轮融资,靠自我造血扩张至全国 [4]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 [6] - 2025年Q1收入2.21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 [6] - 2024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 [6] 市场份额 - 2024年在中国机器按摩市场份额达42.9%(按交易额),连续四年第一 [6] - 中国机器按摩市场规模27亿元,占整体按摩市场(5,362亿元)的0.5% [6] - 乐摩物联在整个按摩市场占比仅0.2% [6] 商业模式 - 采用"直营+合伙人"双轮驱动模式 [8] - 直营店占总网点数的71%,贡献约84%营收 [10] - 合伙人模式毛利率高达74.44% [10] 业务布局 - 大型商业综合体(GFA>3万㎡)渗透率69%,拥有5,132个项目 [10] - 年票房大于500万元影院渗透率55%,布局1,237家 [10] - 年客流超过1,000万的机场渗透率58%,布局23个机场 [10] 运营数据 - 拥有53.5万台按摩椅、1.5亿用户 [11] - 在共享经济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实现盈利 [11]
这家公司想“躺赢”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0:31
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 公司为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的母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并于2016年推出品牌[7] - 公司经营模式分为直营模式(占比约71%的服务网点)和合伙人模式(占比约29%的服务网点)[11] - 公司收入完全来自中国业务,其中机器按摩服务收入占比超过95%,其他收入来自家用按摩设备和按摩小件的线上销售及数字广告服务[1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3.3亿元、2023年5.87亿元(同比增长77.75%)、2024年7.98亿元(同比增长35.98%)、2025年第一季度2.21亿元(同比增长18.37%)[11] - 公司报告期内利润显著:2022年648万元、2023年8734万元(同比增长12.48倍)、2024年8581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2334万元[11] - 公司服务网点数量从2022年底的21727个扩展至2024年底的45993个,两年增长111.69%,复合年增长率约45.49%[8] 市场地位与运营规模 - 以收入计,2024年公司在中国机器按摩服务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9] - 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交易额连续三年在中国所有机器按摩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33.9%、37.3%及42.9%[9] - 截至2025年7月18日,公司已设立超过4.8万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3.5万张机器按摩设备,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7][8] 用户基础与消费场景 - 公司累计可识别服务人数超过1.65亿,注册会员人数超过3200万名[10] - 按消费场景划分,收入主要来自商业综合体(占比56%-62%)和影院(占比23%-34%),来自机场、高铁站等场景的收入占比为个位数[12] - 公司收费标准有三档:6元6分钟、10元12分钟、15元20分钟,并通过折扣活动如新店4折、会员日首单5折等降低实际单价[7][8] 行业背景与市场潜力 - 共享按摩椅是共享经济中的细分行业,2024年中国机器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为27亿元,仅占中国整体按摩市场(5362亿元)的约0.5%[9] - 2024年,中国有1万余名按摩服务提供商,其中机器按摩服务提供商有50余名[9] - 公司在此次香港IPO中,募资金额将用于扩大服务网点覆盖、提升技术、提升品牌及支持运营资金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