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量子科技“抢滩战”,谁能率先登陆未来?
36氪· 2025-10-24 15:26
量子科技行业概述 - 量子科技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关键方向,具有颠覆现有生活和产业模式的巨大潜力 [1] - 量子科技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和量子隧穿等量子力学现象来实现传统技术无法企及的功能 [4] - 量子叠加使量子比特能同时表示0和1,实现并行计算,极大提高计算效率;量子纠缠则使粒子间产生超时空关联,为信息安全传输提供基础 [4] 量子计算领域进展 -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和纠缠特性,在特定问题上可实现指数级加速,例如在药物研发中能精确模拟分子反应,将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几个月 [5] - 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显著成就:2020年成功构建76光子的"九章"原型机,在求解高斯玻色取样问题时仅用200秒,而超级计算机需6亿年 [7] - 2021年推出"祖冲之二号"处理器,最大态空间维度达10的19次方;2024年12月发布的"祖冲之三号"拥有105量子比特,性能较谷歌72比特处理器提升6个数量级 [8] - 美国科技巨头积极布局量子计算:谷歌2019年推出72超导量子比特的Bristlecone芯片;2023年实现通过增加量子比特降低错误率的量子纠错突破 [9] 量子通信领域发展 - 量子通信基于量子纠缠特性,能实现无法窃听的信息传输,任何窃听行为会破坏量子状态并被立即察觉 [5] -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领先全球:2016年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建成2000多公里长的"京沪干线"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 [7] -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展示全球首个运营商级天地一体量子安全基础设施,构建跨域综合的量子安全防护体系 [12] 中美竞争格局 - 中美两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涉及科研投入、人才争夺、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等多个层面 [3] - 中国将量子科技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大量资金投入 [8] - 美国早在2002年就将量子信息纳入国家战略;2018年发布《国家量子倡议法案》,计划投入超过12亿美元;2023年11月更新法案支持延长至2028财年 [10] 近期行业催化事件 - 2024年11月29-30日在合肥举办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发布多项应用成果并促成产业合作,展示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实力 [12] - 英伟达与谷歌量子AI团队合作,利用CUDA-Q平台和1024个GPU加速设计下一代量子计算设备 [13] - 亚马逊AWS推出Quantum Embark计划,为客户提供量子计算服务;谷歌宣布研发仅需5分钟完成传统计算机1025年任务的量子芯片 [13] 量子科技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器件与材料研发,包括芯片、光源、单光子探测器等:国盾量子技术源自中科大,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交付全球最大880比特超导集群并实现首台海外整机出口 [15];华工科技是全球唯一量产量子点激光器芯片企业,单光子发射源单价达50万元/片,2024年器件出货量超50万颗,量子业务营收占比25% [16] - 产业链中游为量子密钥分发设备、组网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等:国盾量子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市占率超70% [16];神州信息多次参与国家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建设,将量子通信与传统IT解决方案结合 [16] - 产业链下游应用于金融、政务、电力等领域:神州信息在金融领域创新融合量子密钥分发与区块链智能合约,将跨境交易时效从3天缩短至90秒,汇率损失减少30% [17] 未来应用前景 - 量子计算机性能将不断提升,未来可能在解决复杂科学问题、优化工业流程和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气候模拟和材料科学领域 [18] - 量子通信将逐步实现全球化布局,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为跨国企业和政府间信息传输提供安全保障 [18]
2025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4 22:04
量子计算行业相关概述 -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特性实现计算模式,通过构建量子物理硬件系统运行量子算法,与经典计算在信息存储、计算能力、纠缠特性及计算方式上差异显著 [8][10] - 量子计算技术体系包含硬件、软件、算法三大支柱,云平台为集成应用与生态汇聚点,硬件类型包括逻辑门型量子计算机、专用量子计算机及经典计算模拟器 [11][12] - 量子计算硬件技术路径分为"人造粒子"(如超导、硅半导体)和"天然粒子"(如离子阱、光量子)两类,超导路线发展迅速,IBM、谷歌、本源量子等企业重点布局 [14][15] 全球量子计算发展现状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21年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50亿美元,占量子信息产业总规模的63% [18][19] - 地区分布中北美以29.8%份额领先,欧洲(28.8%)、中国(25.2%)紧随其后 [21][22][23] - 美国通过《国家量子倡议法案》等政策持续加码,2025-2029财年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增至27亿美元,加拿大2023年启动国家量子战略并加强出口管制 [24][25][26] - 北美2024年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IBM、谷歌等科技巨头与Quantinuum等初创企业共同推动技术商业化 [27][28] - 欧洲产业规模2024年下滑至14.5亿美元,以Pasqal、IQM等初创企业为主,技术路线覆盖超导、离子阱等多领域 [31][32] 中国量子计算行业现状 - 中国"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高斯玻色取样"任务快速求解,技术成果显著 [1] - 产业链涵盖量子比特、读出层等环节,参与企业包括Google、IBM及本土的本源量子等 [1] - 重点企业腾讯、华为、中国电科等跨界布局,本源量子、华翊量子等研发取得突破,如HYQ-A37/B100原型机在量子比特数等指标表现突出 [1] 技术发展历程与突破 - 全球发展历经理论筑基期(1900-1980)、起步探索期(1981-2010)和技术突破期(2011至今),里程碑包括谷歌"量子霸权"、D-Wave商用量子退火机、中国"九章"原型机等 [16][17]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MIT的HHL算法(指数级加速线性方程组求解)、IBM云端量子服务"Quantum Experience"及谷歌量子纠错技术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