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储能

搜索文档
五部门: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6:04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从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安全论证评价 完善标准规范 落实监管责任 加强部门联动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六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1] - 《通知》要求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加强与储能电池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衔接应用 [2] 电化学储能市场现状 - 中国电化学储能在新型储能中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份额接近90% 在电网侧调峰调频和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等场景形成规模化应用 [1] - 中国电化学储能规模全球最大 但事故率相对较低 [1] 技术安全挑战 - 锂电池在高温/低温环境下运行效率受影响 循环后易产生锂枝晶导致内部短路 可能引发热失控甚至爆燃 [2] - 退役锂电池处理存在环境风险 电解液含氟化物和重金属成分 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永久性生态损害 [2] - 地下停车场充电设施存在安全标准与消防验收适配难题 部分标准条款存在监管盲区与技术矛盾 [2] 技术创新方向 - 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采用惰性气体CO₂作为工质 具有闭式循环零排放 无重金属污染等本质安全优势 [2] - 行业需实施"技术+管理"双轮驱动战略 加快工程化运用并构建系统防护体系 [3] 标准体系建设 - 电化学储能标准体系处于动态完善阶段 需加强标准执行和第三方检测以提升企业质量控制水平 [3][2] 行业发展瓶颈 - 制约电化学储能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问题可能是经济性而非安全性 需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提升经济竞争力 [3]
新会员 |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4 18:16
释能 :如图所示,储存于储液系统中的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工质经蒸发后进入换热系统,与储热系统 中的高温储热介质进行换热升温。高温高压的二氧化碳进入透平中膨胀对外做功,带动发电机发 电,降温降压后的二氧化碳储存于储气系统中。 近日,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完成入会流程,正式成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会员单 位。 公司介绍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百穰新能源)于2021年9月正式成立,是一家为全球用户提 供储能系统定制化方案和产品的高新技术绿色能源企业。以先进的储能系统设计和创新的储能系统 集成技术,为客户提供"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智能化"的大容量、长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致 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提供商。 百穰公司秉持"科研立企"的经营方针,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设立"先进储能系统动力设备研究中 心"。公司在职员工科研人员占比达70%以上,核心技术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在新型二氧化碳储 能路线上,拥有50余项在全球范围独创性、突破性的发明专利和180项专有工艺及专有材料配方,建 立了从方案设计到工程实践的完整技术体系,也是国内具有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搭建能力的公司。 二氧化碳储 ...
新会员 |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4 18:16
公司概况 - 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是一家提供储能系统定制化方案的高新技术绿色能源企业,专注于"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智能化"的大容量、长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2] - 公司秉持"科研立企"方针,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设立"先进储能系统动力设备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占比超70%,拥有50余项全球独创性发明专利和180项专有工艺及材料配方 [2]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搭建能力的企业,技术覆盖从方案设计到工程实践的完整体系 [2] 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原理 - 采用气液互转、两态协同储能技术:用电低谷期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储存热能,高峰期利用热能驱动气态二氧化碳发电 [4] - 储能阶段: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压力能,通过压缩机压缩二氧化碳并储存于储液系统 [4][5] - 释能阶段:热能和压力能转化为电能,高压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后驱动透平发电 [7][8] 技术优势 - 零碳负碳:以绿色电力驱动,全生命周期无碳排放和污染 [10] - 24小时稳定输出:突破新能源电力波动性局限,实现全天候绿电供应 [10] - 部署灵活:适应寒带、热带、高海拔及特殊地貌(如沙戈荒、盐碱地等),压力<7 0MPa、温度≤300℃确保本质安全 [10] - 电网友好:30年生命周期内容量和效率无衰减,可提供有功、无功等辅助服务 [11] - 经济性:度电成本低至0 15-0 3元/kWh [12] 项目进展 - 已完成10MW/20MWh验证项目,关键指标优于设计要求并获得国网陕西电科院权威测试认证 [14] - 全球首套10MW/80MWh商业示范项目于2023年12月并网发电,入选国家能源局2023年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16] - 2024年9月开工的华电木垒10万千瓦/100万千瓦时项目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 [18] - 2024年11月技术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20] 行业影响 - 二氧化碳储能技术代表新型物理储能方向,具备全球推广潜力,可推动新能源转型并在长时、大容量储能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