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化学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300MW/600MWh!西南地区首座大规模混合型储能电站投运
文 | 中国能建 近日,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 我国西南地区首座大规模混合型储能电站——四川 绵阳港旗游仙区3 0 0MW/ 6 0 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并网投运。 绵阳港旗储能项目位于四川绵阳游仙区石马镇,共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 1 0 0兆瓦/ 2 0 0兆 瓦 时 电 化 学 储 能 和 15MW/ 0 . 5 2 5MWh 飞 轮 储 能 。 作 为 四 川 省 首 批 新 型 储 能 示 范 项 目 及 2 0 25 年 四 川 省 重 点 建 设 项 目 , 项 目 创 新 采 用 " 电 化 学 + 飞 轮 " 混 合 储 能 技 术 方 案 , 构 建 了"毫秒级响应+小时级支撑"的双重保障体系,可有效缓解绵阳电网5 0 0千伏变电站主变 容量不足和2 2 0千伏及以下接入电源点单一的问题,有效提高地区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供 电可靠性。同时,项目的投运将降低川西地区经绵阳负荷中心的输电功率,减少电网运行 损耗,切实提升区域电压稳定水平。 联盟官方小秘书 入会、入群、产业交流、活动对接 中国中车首个飞轮储能项目顺利并网 我国首个四类技术融合的新型储能项目投产,集成磷酸铁锂+钠离子 ...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赴湖南省衡阳市开展电化学储能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6:29
电化学储能调研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副主任成钢带队赴湖南省衡阳市开展电化学储能调研 [1] - 调研组实地考察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耒阳分公司现役火电机组和电化学储能电站 [1] - 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等有关情况 [1]
华源证券:电力市场成储能发展决定因素 头部储能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41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源证券发布研报称,储能技术路线多种多样,各自优势、劣势、降本曲线也大不 相同,这也让储能的发展路径更加复杂。136号文出台后,伴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经济效益预计将成 为配置储能的重要考虑因素,该行预计后续低质低价的尾部储能厂家可能出局,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有 望修复。随着抽水蓄能建设进入高峰期,抽蓄主机厂业绩有望持续释放。 华源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储能行业发展 电化学储能在双碳提出伊始便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波动性的终极解决方案 但电化学储能的政策也频繁更迭,从最初的强制配储到鼓励独立储能建设并租赁可用容量,都没有逃脱 强制配储的范畴,这也造成了储能无序发展、低质低价产品占据市场等问题。随后,我国先是明确了调 峰辅助服务费用不得高于平价新能源上网电价,随后又取消了强制配储,使得储能收益明显下滑。展望 十五五,随着电能量市场全面铺开,储能预计将主要依赖电能量市场套利获取收益。此外电化学储能在 调频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随着调频市场逐渐与现货市场衔接,调频有望成为电化学储能另一个重要的收 益来源。 风险提示:电力市场建设不及预期、抽水蓄能发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由于新能源发电曲线取 ...
海南发布降碳“路线图”: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00:20
碳中和路线图 - 海南计划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目标 [1] - 构建以电力零碳化、热力零碳化、终端电气化为核心的新型零碳能源体系 [1] - 同步建设产业降碳、城乡减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 [1] 能源领域 - 确保昌江核电站二期建成投产,启动建设洋浦绿能项目 [1] - 发展建筑光伏电站和海上风电 [1] - 适时退出燃煤机组 [1] - 构建核电余热供热、高温气冷堆供热、垃圾焚烧及工业空气源热泵等零碳热力系统 [1] 交通领域 - 推动汽车、铁路、船舶、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替代及空港陆电改造 [1] - 建设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车网互动系统及光储充换一体站 [1] - 到2030年,全省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清洁能源汽车占比100%,私人用车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100% [1] 产业方面 - 攻关高效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储能、绿氢制甲醇及CCUS技术 [2] - 培育"风光氢储"高端装备制造链、"绿氢氨醇"特色产品链及"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产业体系 [2] - 加快园区低碳化与零碳园区建设 [2] - 目标是204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较峰值期下降65% [2] 城乡低碳转型 - 在农村推广"自发自用、余电互济、农机储能"的能源系统,实现2045年全覆盖 [2] - 建筑领域提升新建建筑本体节能率,推动既有建筑改造及设施设备全面电气化 [2] 生态固碳 - 开展林业、海洋、农业、地质四大领域固碳增汇行动 [2] - 聚焦碳汇技术支撑、国土造林绿化、生态保护修复、蓝碳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 [2] - 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2] 长效机制 - 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系列配套政策 [2] - 建立以碳排放统计核算、碳足迹追踪、ESG评价为核心的低碳标准体系 [2] - 打造标准互通互认的绿色低碳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 [2]
邹骥:绿色低碳已经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7-08 16:54
绿色低碳投资与经济增长 - 绿色低碳领域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14%,达6万亿元,填补了2020年以来大部分房地产投资的下降额度,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动能 [1] - 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从2021年的784万辆(纯电动车640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3140万辆,呈现爆发式增长 [1] - 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从2021年的1.44GW增长到2024年的73.76GW,增长超过50倍 [1] 风光能源发展 - 中国风力和光伏发电2021年至2024年新增装机分别为1.0亿千瓦、1.2亿千瓦、3.0亿千瓦、4.0亿千瓦,2024年底累计风光装机超过14亿千瓦,超过煤电装机总量 [1] - 风光能源被认定为最安全的能源,从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角度看具有显著优势 [2] 绿色低碳技术革命 - 当前围绕绿色低碳的能源科技产业革命已到来,动力电池、热泵、电解槽、关键金属处理产能、特高压直流输电距离、数据和AI技术应用等领域快速发展 [1] - 中国"新三样"(新能源车、风光设备、储能技术)占出口总额的6%左右,增加值占GDP的2%以上 [2] 能源转型与政策建议 - 深化改革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需促进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加快部署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发电技术 [2] - 建议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合理分担储能和电网稳定性成本,推行电价实时峰谷波动制度,鼓励终端用户削峰填谷 [2] - 未来十年应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碳市场范围,支持风光发展的盈利性 [2]
360MWh电化学+40MWh氢储能!内蒙古化德县打造电网侧储能示范项目
项目概况 - 内蒙古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本月底基础设施建设将完成90% [1] - 项目采用"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双重储能方案,总装机容量100兆瓦/400兆瓦时 [1] - 电化学储能部分装机容量为90兆瓦/360兆瓦时,氢储能部分装机容量为10兆瓦/40兆瓦时 [1] - 该项目是国内最大的氢储能示范项目 [1] 技术特点 - 创新储能方案实现两种储能技术优势互补 [1] - 用电低谷时段高效储存电能,整合多余电力资源 [1] - 用电高峰时期精准快速释放储存电能,实现电力合理调配 [1] - 极大提升电力存储与调配效率,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1] 项目进度 - 七、八月将进入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3] - 力争八月底完成首次并网 [3] - 项目并网后将优化地方能源结构 [3] - 有利于消纳新能源发电容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 [3] 行业动态 - 内蒙古储能容量补偿政策落地,首批补偿费用总规模接近1亿元 [4] - 内蒙古能源锡西独立储能项目投运,规模450MW/900MWh [4] - 5月新型储能项目新增装机15.85GWh,同比增长228% [4]
新华社丨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国家能源局· 2025-06-13 21:30
项目概况 -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1] - 该基地是"疆电入渝"工程的配套电源项目,通过"风光火热储一体化"模式实现新能源高比例外送 [1] - 基地总装机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 [4] 战略意义 - "沙戈荒"风光大基地能提升新能源供给能力,降低建设成本、修复生态环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 - 到2030年我国"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装机将达到4.55亿千瓦 [2] - 基地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约360亿千瓦时电量,能满足重庆2025年预计全社会用电量1620亿千瓦时的近四分之一 [3] 区位优势 - 新疆是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和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哈密风区总面积超5万平方公里占全疆66%,年日照时数达3100至3300多小时 [3] - 哈密是可同时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和煤电的大型能源基地,具备千万千瓦级风电、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资质 [3] 技术创新 - 全球首次于百万千瓦机组间冷塔运用钢管X柱结构,建成全球最大的双曲线钢结构间冷塔 [4] - 采用世界首批10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纯燃新疆高碱煤锅炉、世界首个异步电机双向控制汽动给水泵组技术 [4] - 应用世界首个200兆瓦级大型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等多项技术 [4] 建设规划 - 基地将于2025年12月实现除光热外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4] - 电能将通过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直送重庆 [4]
八大措施系统破解消纳难题,“新能源第一大省”有望成为全国“样板”
36氪· 2025-06-03 11:11
新能源消纳挑战与山东应对策略 - 山东作为新能源第一大省面临严重消纳难题,2024年"五一"小长假负电价时段从去年同期的19小时攀升至近50小时[4][8] - 负电价问题持续恶化:2022年有176天全天最低电价小于0元/kWh,2023年"五一"期间出现连续22小时负电价,最低达-0.085元/kWh[8] - 2024年风电光伏全年电量占比13%左右,负电价小时数达973小时,预计2025年可能超过1000小时[8][10] 山东新能源装机现状 - 截至当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51%,其中光伏8514万千瓦(全国第一),风电2669万千瓦(全国第五)[5] - 光伏装机从2016年底的4.55GW(全国第六)跃升至当前规模,主要得益于2016年领跑者基地获批和2017年提前布局分布式光伏[5][6] - 山东太阳能资源属II类"很丰富地带",水平面年总辐射量1400-1550kWh/㎡[5] "八大行动"核心措施 - 装机结构优化:年底前将光伏风电装机比例从3.2:1优化至2.6:1,实施"重风抑光"政策[2][11] - 火电调峰增强:2025年完成2000万千瓦机组改造,新建煤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不高于20-30%额定负荷[12] - 储能发展:年内新增压缩空气储能10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200万千瓦,完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2][13] - 电网升级:加强500千伏省域主网架和220千伏市域主网架建设,实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13] 市场化与政策调整 - 2024年调整分布式光伏余电上网电价政策,2025-2026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可选择15%发电量入市[6] - 计划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全部电量入市交易,当前政策底线是不限制光伏装机增长速度[6] - 通过优化"发调储用"各环节协同发力,探索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路径[2][4] 行业影响与示范意义 - 山东方案是全国首个系统性的新能源消纳行动方案,包含8方面24项重点任务[2][4] - 解决方案涉及电源结构优化、电网智能化改造、储能技术应用和电力市场改革等多维度[11][12][13] - 若成功实施将为全国新能源消纳提供可复制经验,尤其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省份具有参考价值[4][14]
新型储能规模今年将突破1000万千瓦!新能源消纳山东路径:“以储调绿”
大众日报· 2025-05-19 09:49
新能源消纳与储能发展 - 山东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成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的关键任务,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目标 [1] - 山东将新型储能列为"八大行动"之一,探索"以储调绿"的能源转型路径 [1] - 山东计划年内新增压缩空气储能100万千瓦左右,电化学储能200万千瓦以上,支持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 [3] 盐穴储能发展 - 泰安市肥城市中电建2×30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年发电量可达4.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2万吨 [2] - 泰安市探索"前端采盐建穴、中端储能储气、后端建网延链"的链式发展路径,预计2030年盐穴储能装机突破350万千瓦 [2][3] - 中储国能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中能建350兆瓦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3] 新型储能市场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130%,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 [4] - 新型储能行业以电化学储能为主要形式,千亿级市场逐步打开 [4] - 山东将加快完善电力市场机制,拉大储能充放电价差,提升储能电能量市场收益 [6] 储能行业挑战 - 电化学储能度电成本约0.6-0.8元/千瓦时,抽水蓄能约0.4元/千瓦时,高于山东峰谷价差(约0.4元/千瓦时) [5] - 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尚处商业化初期,银行融资存在顾虑 [5] - 储能项目初始成本较高,电池成本高企导致投资回报周期拉长 [6] 政策支持措施 - 山东明确独立储能向电网送电的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提升盈利能力 [6] - 要求存量新能源场站继续执行配储政策,稳定存量储能容量租赁收益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推动新型储能进入以市场引导为主、政策驱动为辅的新发展阶段 [5] 未来发展规划 - 山东将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产业园、可再生能源制氢、车网互动等新模式建设 [7] - 年内谋划10个左右绿电产业园,建成25座"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7] - 通过电动汽车低谷充电、尖峰放电实现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7]
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山东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齐鲁晚报· 2025-05-15 11:48
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 - 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实施"八大行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5] - 行动方案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涵盖新能源结构优化、火电调峰增强、新型储能提振等多环节协同发力 [7] 新能源结构优化 - 大力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合理有序发展光伏,优化光伏、风电总装机比例从3.2:1调整至2.6:1 [5] - 通过风光互补缓解光伏发电"午间高峰、夜间低谷"问题 [5] 火电调峰增强 - 提速存量机组灵活性改造,全年完成2000万千瓦机组改造及核定 [5] - 强化煤电基础调节地位,年底前建成大型煤电机组268万千瓦 [5] - 深度挖掘自备电厂调节能力,支持自备电厂参与电力市场 [5] 新型储能提振 - 积极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年内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 [5] - 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年内新增规模200万千瓦以上 [5] - 支持独立储能发展,鼓励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 [5] 电网支撑强化 - 夯实省域主网架,加快弥河新建、海口扩建工程建设 [6] - 加强市域主网架,尽早投产东营富国至裕民线路等工程 [6] - 持续完善智慧化调度系统,保障煤电、储能等调节资源建成即并网 [6] 绿电消费促进 - 支持电力用户在新能源大发时段加大购电力度 [6] - 印发实施绿电产业园建设方案,打造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的园区 [6] - 推动算力中心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协同布局 [6] 消纳模式创新 - 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等4类模式建设3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 [6] - 建成30家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资源 [6] - 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开发,建成华电潍坊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 [6] - 拓展省外消纳空间,年内力争卖出富余新能源5亿千瓦时以上 [6]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 - 加快制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6] -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6] 用户侧响应能力提升 - 动态优化分时电价峰谷系数和执行时段,引导用电企业参与调峰 [7] - 发挥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对电网调峰作用,建设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实现市级全覆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