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

搜索文档
五部门: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6:04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从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安全论证评价 完善标准规范 落实监管责任 加强部门联动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六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 [1] - 《通知》要求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加强与储能电池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衔接应用 [2] 电化学储能市场现状 - 中国电化学储能在新型储能中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份额接近90% 在电网侧调峰调频和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等场景形成规模化应用 [1] - 中国电化学储能规模全球最大 但事故率相对较低 [1] 技术安全挑战 - 锂电池在高温/低温环境下运行效率受影响 循环后易产生锂枝晶导致内部短路 可能引发热失控甚至爆燃 [2] - 退役锂电池处理存在环境风险 电解液含氟化物和重金属成分 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永久性生态损害 [2] - 地下停车场充电设施存在安全标准与消防验收适配难题 部分标准条款存在监管盲区与技术矛盾 [2] 技术创新方向 - 二氧化碳储能技术采用惰性气体CO₂作为工质 具有闭式循环零排放 无重金属污染等本质安全优势 [2] - 行业需实施"技术+管理"双轮驱动战略 加快工程化运用并构建系统防护体系 [3] 标准体系建设 - 电化学储能标准体系处于动态完善阶段 需加强标准执行和第三方检测以提升企业质量控制水平 [3][2] 行业发展瓶颈 - 制约电化学储能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问题可能是经济性而非安全性 需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提升经济竞争力 [3]
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5-07 17:09
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政策 核心观点 - 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加强电化学储能全链条安全管理 强调提升电池本质安全 强化项目监管责任 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1][2][3] 电池系统安全提升 -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加快电池本体安全研究 推进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进步 规范电池系统设计和生产制造 [1]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规范电池产品生产销售 加强信用监管 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1] 项目安全论证与评价 - 项目单位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 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2] - 项目竣工或试运行后需进行安全设施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 项目投运后需开展安全后评价 确保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 [2]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能源主管部门将加快制修订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 施工 验收 并网 运行等标准 [2] - 能源主管部门将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加强与电池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衔接 [2] - 消防救援部门将制定消防管理 火灾监测预警等标准规范 [2] 安全监管责任落实 - 所有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须依法依规实施备案 备案文件中需明确项目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 - 已备案项目需逐项补充明确安全监管责任 [2] 部门协同机制 - 能源主管部门将与应急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 市场监管 消防救援等部门建立工作机制 [3] - 相关部门将开展联合调研 培训 检查 执法等活动 [3] - 将建立电化学储能火警信息通报和联合处置机制 [3] 企业主体责任要求 - 项目单位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统筹规划 设计 施工 运行及退役全过程安全管理 [3] - 安全设施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 - 需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加强现场风险分级管控 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
重磅!五部门发布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07 16:13
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目标 - 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强化全链条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1][3] -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1][2][5] - 推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覆盖设计、施工、验收、并网、运行全流程[1][4] 部门职责划分 -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主导电池本体安全研究,推进技术进步,规范系统设计和制造[1][3]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电池生产销售,维护市场秩序,推动信用体系建设[1][3] - **能源主管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与电池国标衔接[1][4] - **消防救援部门**:制定消防管理及火灾监测预警标准[1][4] 项目管理要求 - 项目单位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交安全生产条件书面报告,投运后开展安全后评价[4] - 所有电站项目须依法备案,备案文件中需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4] - 安全设施需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设计、施工、投用)[5] 标准规范建设 - 加快制修订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施工、验收、并网、运行等标准[4] - 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与电池国标衔接[4] - 建立消防管理及火灾监测预警专项标准[4] 跨部门协作机制 - 能源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与应急管理、工信、市场监管、消防的协调机制[5] - 开展联合调研、培训、检查、执法等行动[2][5] - 推动火警信息通报和联合处置机制[2][5] 企业主体责任 - 项目单位需统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退役全周期安全管理[5] -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现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5] - 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应急能力建设[5] 地方执行要求 -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需加快构建地方安全监管体系[5] - 将安全作为储能发展前提,融入各环节促进高质量发展[5]
五部门: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提升电池系统本质安全水平
快讯· 2025-05-07 15:27
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政策 核心观点 - 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加强电化学储能全链条安全管理 涵盖电池技术、项目论证、标准制定、监管责任等六大方面 [1][2][3][4][5] 电池系统安全提升 - 工信部门将加快电池本体安全研究 推进技术进步并规范电池系统设计制造 [1][2] - 市场监管部门将规范电池生产销售 加强信用监管和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1][2] 项目安全论证要求 - 项目单位需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交安全生产条件书面报告 投运后开展安全后评价 [3] - 竣工或试运行阶段需检查安全设施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 标准规范完善 - 市场监管和能源部门将推进储能电站设计、施工、验收等全流程标准制修订 [1][3] - 能源部门将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衔接电池产品强制性国标 [1][3] - 消防部门将制定火灾监测预警等消防管理标准 [1][3] 监管责任落实 - 明确"三管三必须"原则 所有储能电站须依法备案并明确安全监管责任 [3] - 已备案项目需补充安全监管责任条款 [3] 跨部门协作机制 - 能源部门将联合应急管理、工信等多部门建立工作机制 开展联合检查执法 [4] - 推动建立火警信息通报和联合处置机制 加强数据共享 [4] 企业主体责任 - 项目单位需落实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4] -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应急能力建设 [4] 地方执行要求 -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需加快构建属地安全监管体系 [5] - 各地需细化落实措施 将安全作为储能发展前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