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端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万亿蚂蚁帝国的芯片版图
36氪· 2025-09-04 19:04
芯东西9月4日报道,近日,蚂蚁集团接连入股芯片公司,先是在8月26日投资上海ReRAM新型存储创企 昕原半导体,又在8月29日投资刚成立不到4个月的上海端侧AI芯片创企烨知芯科技。 此前,蚂蚁集团通过旗下上海云玡陆续投资了北京AI芯片创企清微智能、深圳AI芯片创企墨芯人工智 能、上海网络芯片创企云合智网、无锡安全加速和智能网络芯片创企沐创集成电路等芯片公司。 蚂蚁集团还通过旗下蚂蚁独角兽基金、上海云玚投资了上海MicroLED微显示独角兽Jade Bird Display。 1、烨知芯科技:端侧AI芯片 2025年8月29日,烨知芯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蚂蚁集团、中科创星。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玡持 股14.2857%,是烨知芯第三大股东。 烨知芯科技成立于2025年5月,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为129.6296万元,法定代表人是其董事长李 政。 该公司专注于端侧AI算力芯片研发,致力于打造极致低功耗、通用AI芯片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完全 自主研发的高能效比NPU为核心,覆盖小算力(4TOPS)至中算力(40-80TOPS)场景,为智能眼镜、 手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AI芯片及软硬件协 ...
寒武纪超越茅台 登上“股王”宝座
每日商报· 2025-08-29 06:2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日内完成盘中调整并上演深V走势 沪指报收3843.6点涨1.14% 深成指涨2.25% 创业板指涨3.82% 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 [1] - 科技股拉升带动主要股指持续反弹 创业板成交额显著攀升 [3] - 市场呈现喜芯厌酒行情 资金集中流向芯片和算力硬件方向 科创50指数暴涨超7% [1] 寒武纪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寒武纪股价高开高走 盘中突破1500元 收盘报1587.91元/股 全天涨幅达15.73% 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股成为A股新股王 [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3] - 收入激增源于卓越产品适配能力和开放合作策略 通过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并拓展市场规模 [3] 半导体与芯片行业 - 半导体板块整体收涨4.07% 芯片概念板块收涨2.57% 科技相关板块均呈现暴涨态势 [3] - 寒武纪作为国内稀缺云端AI芯片厂商 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产品 云端产品线迭代至思元590系列 边缘产品线以思元220为主服务智能制造等场景 [4] - 东海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43亿元/161.71亿元/251.05亿元 同比增速618.91%/91.52%/55.25% 归母净利润15.95亿元/38.60亿元/69.13亿元 同比增速452.69%/141.96%/79.09% [4] PCB行业扩张与表现 - PCB概念股震荡拉升 胜宏科技涨超19%创历史新高 成交额超230亿元 [5] - 胜宏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31亿元同比增长86% 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公司推进H股发行用于东南亚产能扩张及技术研发 [5] - PCB行业多家龙头企业宣布扩产计划 投资金额合计超300亿元人民币 包括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电子等公司 [6] CPO板块与政策推动 - CPO板块午后延续涨势 天孚通信20CM涨停 长芯博创涨超18% 德科立/东田微涨超15% [6]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融合普及率目标 推动算力需求增长 [6] - Meta新款AI眼镜即将量产 产业链对高速光通信模块需求预期升温 [6] - 天孚通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46% 剑桥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51.12% 业绩超预期验证行业高景气度 [6][7]
寒武纪登顶“股王” A 股投资逻辑生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2:56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在突破3800点后出现震荡调整 资金流向出现分歧 8月28日上演V型反转 科技股拉升带动市场[1] - 科创50指数大涨7.23%创历史新高 沪指涨1.14% 深成指涨2.25% 创业板指涨3.82%[2]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97万亿元 2867只个股上涨 2400只个股下跌[2] 行业表现 - 通信 电子 国防军工 计算机 非银金融等行业涨幅居前[2] - 煤炭 农林牧渔 纺织服饰 食品饮料 医药生物等行业跌幅居前[2] - 电子行业在当日 近5日 近20日 近60日均为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行业[7] 个股表现 - 中芯国际大涨17.45%至119.22元/股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上涨95.91%[2] - 寒武纪大涨15.75%至1587.91元/股超越贵州茅台登顶A股"股王" 今年以来上涨141.32%[2] - 贵州茅台当日下跌0.13% 今年以来微跌3.25% 宁德时代当日下跌0.32% 今年以来微涨7.27%[3] - CPO指数大涨10% 天孚通信实现20%涨停 长芯博创涨近20% 多只个股上涨超10%[3]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 通信 计算机 有色金属 非银金融等行业[7] - 主力资金净流出医药生物50.28亿元 近5日累计抛售105.11亿元[8] - 中国稀土 胜宏科技 中芯国际获主力净流入最多 分别为43.61亿元 37.01亿元 35.58亿元[8] - 贵州茅台 章源钨业 比亚迪分别遭主力资金抛售7.12亿元 5.19亿元 4.96亿元[8] - 寒武纪近10日主力净流入50.49亿元 近20日主力净流入119.13亿元[9] 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年内上涨37.99%[3] - 茅指数年内上涨17.19% 宁组合上涨27.76% 分别跑输科创50指数20和10个百分点[4] - 华夏科创50ETF近5日净流出99.47亿元 易方达科创板50ETF净流出40.32亿元[9] 业绩表现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2] 市场观点 - 本轮牛市被认定为科技牛 人形机器人 芯片半导体 算力算法 光模块等被视为AI时代最受益方向[1] - 资金从传统板块流向以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 经济转型下传统行业机会减少 新兴产业机会增多[12][13] - 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AI应用加速落地以及国产化与技术突破共同推动AI基金表现亮眼[14]
美联储最新表态,降息来了!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8-25 18:4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大幅上涨 沪指涨逾1.5%触及3883.56点的阶段新高[1] - 市场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为历史上第二次出现此规模[2] - 市场呈现"流动性牛市"特征 五路资金共同推动牛市:居民储蓄转移、机构资金加持、债市资金流出、楼市资金流出及产能过剩行业退出资金[3][4] 板块轮动与资金流向 - 算力股维持强势 中际旭创等多股续创历史新高[4] - 稀土、有色等周期股震荡走强 北方铜业等涨停[4] - 消费股午后反弹 舍得酒业涨停[4] - 沪指反弹由长期处于低位的大消费及地产板块带动 标志轮涨行情开启[5] 美联储政策转向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 交易员预计9月降息概率升至约90%[6] - 降息周期开启利好全球股市 新兴市场及港股对美元和美债利率敏感度最高[8][9] - 利好板块包括创新药、房地产基建、科技及黄金[9] 寒武纪个股表现与业务分析 - 寒武纪股价一个月内从520.67元/股上涨至1384.93元/股 涨幅近翻倍[1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9.887亿元 环比暴增820.4%[13] - 实现归母净利润2.815亿元 为上市以来首次季度盈利[13] - 研发投入持续高位 2020-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13] - 核心业务为云端AI芯片、加速卡及训练整机 芯片迭代至思元590系列[13] - 业务线涵盖云端产品、边缘产品、IP授权及软件[13] 行业生态与战略意义 - 寒武纪被视为国产AI芯片生态标杆 其发展影响整个国产AI芯片行业走向[14] - 公司需构建"硬件+软件+开发者"完整生态 为国产企业技术探路[15] - 国产AI芯片产业链涵盖设计制造、端侧芯片、服务器及配套技术服务[16]
000063 大涨!成交额A股第一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12:4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涨至3784.58点,创本轮行情新高,上午收盘上涨0.35% [2] - 深证成指上午收盘上涨0.45%,创业板指上涨0.21% [2] - 市场半日成交额超1.59万亿元 [2] 板块表现 - 数字货币板块大涨,带动软件和部分金融板块走强 [2] - 油气开采、美容护理、互联网电商、农林牧渔、游戏等板块上涨 [2] - 半导体板块表现活跃,兆易创新涨停,北方华创、德明利等龙头股上涨 [7] - 油气开采板块大涨,准油股份、科力股份、贝肯能源等个股上涨 [10] 个股表现 - 中兴通讯上午大涨6.36%,成交额164.18亿元,居A股第一 [2][4] - 万通发展一字涨停,公司收购的数渡科技PCIe5.0交换芯片已有3家客户签署小批量采购协议,9家客户完成制板,有望2025年底批量供货 [5] - 寒武纪上涨3.88%,盘中股价最高1080.18元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30.22%,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6] - 工业富联、天孚通信、胜宏科技等北美算力链条个股下跌 [4] "中字头"股票表现 - 中油资本涨停,中国软件上涨4.53%,中国稀土上涨3.28%,中国中车上涨3.39% [8][9]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齐涨,三大运营商中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小幅增长,云和数据中心业务快速增长 [10] - 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齐涨 [10] AI算力板块 - AI算力板块走势分化,国产算力概念走强,北美算力链条调整 [4] - 寒武纪已构建涵盖芯片架构、训练推理软件平台、整机系统的全栈方案,产品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落地 [6]
沪指早盘冲破3700点,午后风云突变,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6:5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后收跌0.46%至3666.44点 深证成指跌0.87% 创业板指跌1.08%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2万亿元 今日达22792亿元 较昨日放量1283亿元 [1] - 个股跌多涨少 上涨股票仅约700只 逾50只股票涨停 [1] 板块动态 - 保险板块逆势大涨 航天航空/能源金属/电子元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半导体板块表现突出 寒武纪股价单日大涨超14%至985元 市值突破4000亿元 [4][5] - 海洋经济概念股异动拉升 巨力索具涨停 深水海纳/神开股份等跟涨 [7] 驱动因素 - 市场调整因信用卡资金监管消息引发敏感反应 陕西云南近十家农商行发布严禁炒股公告 [3] - 3700点上方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 获利盘回吐与套牢盘解套形成阻力 [4] - 海洋经济概念受政策推动 国家发改委明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海洋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9] 个股亮点 - 寒武纪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30.22% 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7] - 巨力索具上半年净利润预增105%-154%至810万-1000万元 受益于海洋工程及新能源领域拓展 [9] 行业前景 - 半导体行业自主可控为主线 政策与应用倾斜持续利好本土厂商 [7] - 新经济发展推动企业业绩改善 AI应用与创新药成为典型代表 [4] - 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产业机遇 [9]
沪指早盘冲破3700点 午后风云突变 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6:22
市场表现 - 沪指跌0.46%收报3666.44点 深证成指跌0.87%收报11451.43点 创业板指跌1.08%收报2469.66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两日突破2万亿 今日达22792亿较昨日放量1283亿 [2] -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最高至3704.77点 但午后快速翻绿最低下探3662.57点 [2][4] 板块动态 - 保险板块逆势大涨 航天航空/能源金属/电子元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2] - 半导体板块大涨 寒武纪股价最高涨超14%至985元 市值突破4000亿元 [6] - 海洋经济概念股异动拉升 巨力索具涨停 深水海纳/神开股份等大涨 [9] 个股聚焦 - 寒武纪作为云端AI芯片量产厂商 构建全栈方案覆盖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行业 [8] - 公司2025Q1营收同比增长4230.22% 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8] - 巨力索具上半年净利润预增105%-154%至810-1000万元 受益海洋工程及新能源领域拓展 [11] 政策环境 - 国家发改委将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海洋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1] - 地方农商银行发布公告严禁信用卡资金用于炒股 引发市场短期敏感反应 [5] 行业趋势 - AI应用与创新药代表新经济发展 推动企业业绩改善 [6] - 自主可控仍是AI芯片中长期主线 政策与应用倾斜持续利好本土厂商 [8] - 海洋经济概念获政策与基本面双重支撑 形成多维度业务拓展模式 [11]
科创板半导体的六年: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崛起,AI浪潮推升产业再跃升
第一财经· 2025-07-21 20:46
科创板半导体行业发展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半导体企业从首批4家增长至109家,总市值突破3 18万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37 6% [1][3] - 半导体成为科创板市值占比最高的二级行业,电子行业权重占比44%,产业链覆盖晶圆制造、设计、材料、封装、设备等全环节 [1][3] - 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领跑,近三年平均研发占比19 6%,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12 38%)和科创板平均水平(15 06%),48家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20% [4] 产业链突破与国产替代 - 中芯国际攻克先进工艺,寒武纪推出云端AI芯片,澜起科技研发DDR5芯片,中微公司CCP刻蚀机进入5nm产线,产品从"可用"迈向"好用" [2][3]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快速推进,中微公司刻蚀机和薄膜沉积设备打入国际一线客户生产线,2025年上半年营收49 61亿元(同比+43 88%),净利润7 05亿元(同比+36 44%) [6] - 产业链矩阵成型,代表企业包括晶圆制造环节的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设计环节的寒武纪、澜起科技,设备环节的中微公司、拓荆科技,材料环节的安集科技、沪硅产业 [3] 业绩表现与AI驱动 - 2024年三季度起全球半导体景气度复苏,澜起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26 33亿元(同比+58 17%),净利润11 5亿元(同比+93 9%),创历史最好水平 [5] - 乐鑫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12 2亿~12 5亿元(同比+33%~36%),净利润2 5亿~2 7亿元(同比+65%~78%),AI端侧芯片收入达数亿元级别 [5][6] - AI产业爆发推动半导体需求,算力芯片(寒武纪)、边缘AI芯片(恒玄科技)、AIoT芯片(瑞芯微)等带动业绩倍增,设备与材料高阶替代加速 [7] 政策支持与未来趋势 - 科创板推出"1+6"政策措施,设立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首批半导体企业包括中巨芯、芯联集成、寒武纪等 [8] - AI创造千亿级芯片市场增量,寒武纪云端训练芯片出货量激增,中微公司设备全面打入一线制造商,国产抛光液在3D NAND领域市占率提升 [7][8] - 科创板分层策略助力优质半导体企业脱颖而出,AI与自主可控趋势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