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滚柱丝杠
icon
搜索文档
切入人形机器人智造新赛道浙江汽配企业打开成长新空间
证券时报· 2025-06-03 00:52
产业升级与转型 - 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加速向人形机器人智造转型,深度融合AI技术与制造业根基 [1] - 浙江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政策引导下争相切入人形机器人制造及研发环节 [1] - 行业转型趋势明确,传统制造向智能研发加速推进 [2] 企业布局与动态 - 浙江拥有超过100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其中A股上市公司超40家 [3] - 长华集团凭借精密金属加工技术研发高精度人形机器人滚柱丝杠,子公司以2705万元竞得64390平方米地块用于新项目布局 [3] - 双林股份布局人形机器人用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关节模组等产品 [3] - 均胜电子将机器人业务视为第二增长曲线,推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传感器套件等核心零部件并已向知名公司送样 [4]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结合工业场景技术优势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10] 技术同源与市场潜力 - 汽车零部件与机器人制造技术高度重合,供应链协同共享(如传感器、芯片、动力电池管理等) [5] -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1.24万台(63.39亿元),2030年销量或达34万台(640亿元) [6] - 车企与零部件企业合作延伸至机器人领域,技术同源性降低跨界成本 [7] 供应链与产业链协同 -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高精度制造、规模化生产经验可弥补人形机器人量产短板 [8] - 拓普集团、三花智控作为一级供应商,在机器人关节执行器总成领域与特斯拉等车企形成稳定合作 [8][9] - 汽车产业链成熟度助力机器人零部件以车规级标准开发,提升性能与品质 [8] 研发突破与场景应用 - 双林股份攻克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工艺难题,建立年产12000套试制产线 [10] - 均胜电子重点攻关机器人"大脑"(智能交互决策系统)和"小脑"(智能运动控制系统)核心技术 [10] - 浙江省推动"人形机器人+制造"(汽车、家电等工序)和"人形机器人+服务"(养老、家政等场景)应用示范 [11][12] - 杭州市加速"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