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MagicBot

搜索文档
再获数亿融资,「魔法原子」加速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7 15:31
融资动态 - 魔法原子于2025年5月15日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华映资本、晓池资本、元禾厚望等,老股东追创创投和翼朴基金持续追加投资 [1] - 公司曾在2024年12月25日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 [1] -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VLA模型搭建及工业/商业场景落地 [2] 行业格局 - 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如优必选、乐聚机器人、宇树科技、傅利叶等已宣布完成或即将完成百台交付,但主要集中于教育、科研、展示等场景 [4] - 魔法原子是少数以工业场景为首要落地目标的企业,计划2025年部署400台人形机器人至工业/商业领域 [4][16] - 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部分企业通过炫技营销获取科研/表演订单,但泛化能力与商业化可持续性存疑 [6][7] 技术布局 - 公司硬件自研率达90%,覆盖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并与芯联集成合作开发高集成电驱控芯片 [11] - 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原子万象",采用快慢双模协同架构(动作专家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已积累数百万条训练数据 [11] - 构建自有产线实现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全链条生产,并共享追觅科技供应链资源降本增效 [13] 商业化进展 - 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小麦"(身高174cm)和四足机器人"大麦",搭载DeepSeek大模型和自研灵巧手,可执行导购、搬运等商业服务 [16][18] - 启动"千景共创计划",目标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和1000个落地场景,已吸引20余家汽车、半导体、医疗等领域头部企业参与 [20] - 在追觅生态内实现商业闭环后,预计2025年订单量突破千台,重点覆盖汽车零部件加工、危化品化验等工业场景 [20] 行业挑战 - 人形机器人企业面临批量生产难题,需突破电机、传感器、AI算法、大规模制造等多重技术瓶颈 [22] - 初创企业若缺乏基础大模型自研能力,可能被科技大厂收购或淘汰,2025年头部企业已开始自研基础大模型 [13] - ToB/ToC市场尚未形成商业闭环,企业需从展示场景逐步向工业、家庭场景过渡以实现长期生存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