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足机器人“大麦”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ToC家庭场景,这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已完成3亿元天使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27 13:22
公司融资与估值 - 乐享智能成立不到半年完成两轮累计近3亿元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达6亿元 [1] - 天使+轮由锦秋基金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绿洲资本、Monolith持续加投,光源资本跟投 [1] - 天使轮融资近2亿元,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经纬创投、真格基金、红杉种子基金等顶级资方 [1] - 公司成立初期估值5亿元,因多家机构竞争份额主动抬高至6亿元 [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郭人杰为1997年生,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毕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经济学硕士 [2] - 曾任职宝洁中国品牌总监,2021年加入追觅科技,3年时间从营销总监晋升至中国区执行总裁 [2] - 在追觅期间管理超1500人团队,带领中国区业务实现年规模从0到60亿突破 [2] 团队与技术 - 团队人数突破30人,研发人员占比85%,包括12位机器人运动控制、视觉等领域博士 [5] - 团队含扫地机器人行业20年经验的头部公司CTO、产品线总裁 [5] - 成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卡耐基梅隆大学等知名院校 [5] - 已研发基于本地的情感模型和意识仿生模型,与大模型合作方共同开发情感大模型 [11] 产品规划 - 定位家庭通用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家庭陪伴机器人) [6][9] - 已完成两款产品平台开发:50厘米高18自由度Z-Bot和履带式户外W-Bot [9] - 规划三条产品线,首款产品预计2025年底上线 [11] - 追求情感意义上的"拟人感"而非物理人形,采取错位竞争战略 [11] 行业动态 - 字节跳动2023年组建百人机器人团队,2024年发布第二代机器人大模型GR-2 [7] - 2025年华为、美团、腾讯、京东等大厂加速投资具身智能领域 [8] - 全球尚无成熟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四足狗等陪伴机器人商业化仍处探索期 [12] - 追觅系另两家人形机器人公司鹿明机器人、魔法原子分别完成近亿元和数亿元融资 [14][16]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赛道呈现"技术全栈自研+全链路布局+场景化应用"闭环生态趋势 [18] - 人形机器人面临批量化生产和场景有效应用的核心挑战 [18] - 行业共识为长周期发展,受算力、算法、数据、硬件、工程化等多因素影响 [19] - 陪伴机器人有望比人形机器人更早进入ToC家庭场景 [11]
再获数亿融资,「魔法原子」加速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5-17 15:31
融资动态 - 魔法原子于2025年5月15日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禾创致远、芯联资本、华映资本、晓池资本、元禾厚望等,老股东追创创投和翼朴基金持续追加投资 [1] - 公司曾在2024年12月25日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 [1] -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具身智能核心技术研发、VLA模型搭建及工业/商业场景落地 [2] 行业格局 - 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如优必选、乐聚机器人、宇树科技、傅利叶等已宣布完成或即将完成百台交付,但主要集中于教育、科研、展示等场景 [4] - 魔法原子是少数以工业场景为首要落地目标的企业,计划2025年部署400台人形机器人至工业/商业领域 [4][16] - 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现象,部分企业通过炫技营销获取科研/表演订单,但泛化能力与商业化可持续性存疑 [6][7] 技术布局 - 公司硬件自研率达90%,覆盖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并与芯联集成合作开发高集成电驱控芯片 [11] - 自研具身智能大模型"原子万象",采用快慢双模协同架构(动作专家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已积累数百万条训练数据 [11] - 构建自有产线实现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全链条生产,并共享追觅科技供应链资源降本增效 [13] 商业化进展 - 推出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小麦"(身高174cm)和四足机器人"大麦",搭载DeepSeek大模型和自研灵巧手,可执行导购、搬运等商业服务 [16][18] - 启动"千景共创计划",目标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和1000个落地场景,已吸引20余家汽车、半导体、医疗等领域头部企业参与 [20] - 在追觅生态内实现商业闭环后,预计2025年订单量突破千台,重点覆盖汽车零部件加工、危化品化验等工业场景 [20] 行业挑战 - 人形机器人企业面临批量生产难题,需突破电机、传感器、AI算法、大规模制造等多重技术瓶颈 [22] - 初创企业若缺乏基础大模型自研能力,可能被科技大厂收购或淘汰,2025年头部企业已开始自研基础大模型 [13] - ToB/ToC市场尚未形成商业闭环,企业需从展示场景逐步向工业、家庭场景过渡以实现长期生存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