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代塑产品

搜索文档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生态之变:长江鱼类种群近5年翻了近一倍
新京报· 2025-07-22 07:15
沿着江岸巡护,是"退捕渔民" 53岁的唐胜容和丈夫的日常。这对渔民夫妻,如今已经是长江禁渔线上 的"哨兵"。19岁起,她就当上了渔民,直到2020年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而"上岸"。 唐胜容回忆,上世纪90年代她刚开始捕鱼时,渔网还是大大的网眼。而到了禁渔前夕,渔网网眼只有指 尖大了。渔具的变化背后,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减少的缩影。"有时在江上待整整一天,都未必能打几 斤鱼。"唐胜容说。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建设核心区,境内96.6%的水系属于长江水系,地表水资源占 长江水系径流的1/3,流域面积接近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1/4。岷江和金沙江在四川宜宾汇流后,始称"长 江"。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见证着长江上游近年来生态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 今年6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围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主题牵头 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在四川举行。新京报记者参加活动时来到宜宾,采访了宜宾近年 来生态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随着长江禁渔的实施,长江宜宾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监测长江水生生物种类和资源量较禁捕前均有所 增加,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宜宾段鱼类种群已由2019年 ...
做优做强,“晋江经验”为全球企业发展提供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7-06 10:54
晋江经验的核心特色 - 晋江经验是中国民营经济从孕育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的缩影,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案[1] - 战略层面树立"强实体、促创新"发展共识,2024年福建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4万家且民企占比97%以上[3] - 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打造竞争优势[4]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通过地理空间集聚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全产业生态链(如泉州体育产品集群可在3天内整合100多个环节生产要素)[7][8] - 泉州已形成九大千亿制造业集群,纺织鞋服产业集群正打造为世界级制造业集群[8] 政府服务机制创新 - 政府角色定位为"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2024年推出4700多项"一件事"集成服务,审批环节精简64.35%,线上办理率超97%[11][12] - 截至2025年2月,682个商会配备金融助理,召开58场银企座谈会对接1.27万家企业,举办12场创新路演促成48家企业合作[12]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2024年福建营商环境满意率88.27%,连续4年保持85%以上,推动《福建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15] - 法治基础为企业提供稳定预期,企业给予营商环境"五星好评"[14]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 - 厦门金龙研发"六合一"整车控制器,在新能源赛道实现技术突破[18] - 福人森工创新"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产品,绿色特性获国际市场认可[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