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慧眼

搜索文档
行进中国丨一眼窥全身 “伏羲慧眼”解密眼底密码
人民网· 2025-06-25 16:55
0:00 "一张眼底照片,就能检测全身生理健康指标?听起来像科幻电影!"近日,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眼科研 究所,记者带着疑问,目睹了一场未来医疗的"现场解密"。展厅内,先进的眼科设备与电子屏交相辉 映,构成了一幅未来医疗的科技画卷。 视网膜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无创观察血管和神经组织的窗口,其微细结构的变化是全身健康状态的"晴 雨表"。"伏羲慧眼"正是通过深度学习海量数据,从而拥有了强大的识别和预测能力。樊庚辛说,"庞大 的数据基础,是模型准确诊断和预测的基石,这也是它区别于传统检查的关键。" 为何命名为"伏羲慧眼"?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王宁利教授给出了富有深意的解 读,"伏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拥有'双瞳四目'的奇异特征,象征着超凡的智慧与洞察力。河 南有许多与伏羲有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将这项尖端技术命名为'伏羲慧眼',是希望通过科技的力 量,赋予人们如伏羲般敏锐的洞察力。" 记者坐在一台连接着"伏羲慧眼"系统的眼底相机前,随着仪器轻响,一道光线扫过。"看这里"工作人员 轻点按键,一张眼底高清影像瞬间被捕捉成像并上传至大模型。几秒钟后,屏幕上快速生成一份报告。 "它不仅能筛查青光眼、 ...
向光而行,为更多患者留住光明(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6-09 07:32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人物小传 王宁利,1957年生于青海西宁,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国家眼 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致力于重大致盲眼病防控和青光眼诊治技术研究,将传统的青 光眼单一眼压理论推向眼压—颅压联动理论(即"双压理论");引领青光眼手术从传统外引流造瘘向增 加生理性内引流的转型升级,解决传统手术并发症多问题。他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荣誉。 许多年后,王宁利常常还会想起初入眼科时,前辈问他的3个问题:你知道盲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 你见过盲人过马路吗?你能帮盲人丢掉盲杖吗? 这3个问题,久久回荡在王宁利的心中。"我现在还做不到,但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中国眼科医生一定能 做到。"他说。 王宁利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在40余年里完成各类眼科手术近3万例,为许多患者留住光 明。如今,68岁的他依然坚守在临床和科研一线。 他是追光者,向光而行。 攻克治疗难题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40余年完成各类眼科手术近3万例—— 向光而行,为更多患者留住光明(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根据临床案例提出"双压理论",设计内路绕行等治疗新术式 一位母亲领着 ...
全国“爱眼日”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两大重点人群如何健康护眼?
央广网· 2025-06-06 19:40
"目前全国3756家县级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白内障手术,覆盖了69.9%的县域;4520家县级医疗机构能够提供验光服务,覆盖了88.9%的县域。全国所有省 份均可开展角膜移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是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依然处于高位,老年人群主动 配镜矫正视力的意愿还是有限的。"曹雪涛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去年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中增加了"远视储备"的相关内容。先天的远视储备消耗完后容易发展为近视,王宁利告诉中 国之声,婴幼儿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和过度用眼都会加速消耗远视储备。 央广网北京6月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今天(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 眼健康"。专家介绍,帮助老年人养成戴老花镜的习惯将是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眼科医院中常见的眼底照相机结合新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分析 出更多的健康信息。 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介绍:"普遍的眼健康,就是说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应该得到呵护,这个叫做全 生 ...
窥一眼 知全身 解析“伏羲慧眼”如何破译眼底密码
河南日报· 2025-04-28 07:32
参观者在体验"伏羲慧眼"。记者 李晓敏 摄 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2号楼9楼眼科研究所展厅内的一块大屏幕上,随着一张眼部照片的注入,一系列检查结 果瞬间清晰显现。 这是"伏羲慧眼"的日常操作——仅需一张眼底照片,它就能诊断当前眼部疾病,预测青光眼患者未来的眼健 康状态,甚至通过一张眼部照片,就能对人体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指标进行评估,并预测人 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作为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自2024年10月17日发布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几乎每天都有专 家学者前来参观。 如今,"伏羲慧眼"刚满"半岁",它又掌握了哪些新技能?未来将如何改变人们的就医体验?记者实地探访, 为您揭开其神秘面纱。 "大脑容量"进一步扩大——从技术创新到数据赋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 应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强大支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伏羲慧眼"应运而生,并迅速 成为眼科医学领域的一大亮点。 4月18日,中原眼健康产业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国内眼科学界的学者和相关研发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 探讨眼科学界最新诊疗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