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功耗智能视觉芯片KM01A与KM01W
icon
搜索文档
安凯微: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00:2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5个芯片项目流片并发布多颗芯片产品 产品系列持续丰富 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 市场份额保持[1] - 低功耗智能视觉芯片KM01A与KM01W支持AOV技术 整机功耗低于30mW 拍照分辨率达12MP 支持16倍数字变焦 可接入四路CIS[2] - 基于KM02X的高清带屏智能视觉方案支持4K视频采集与H264解码 适配1280*720显示屏 具备2TOPS端侧算力 支持多场景AI算法[3] - 第五代蓝牙音频芯片正式发布 支持经典蓝牙与BLE双模 适用于AI耳机 AI头盔等应用场景[3] - 新一代蓝牙芯片工程样片完成验证进入试产 多个客户项目开发中 预计下半年量产出货[4] - KM02X/Y芯片拓展至人机交互应用 包括智能闸机 会议系统 AI玩具等 多个客户项目开发中 预计下半年量产[4] - 第五代HMI应用处理器芯片系列正在研发 预计具备一定算力 旨在边缘侧实现智能处理[4] - 智能锁解决方案实现量产出货 包括BLE处理器芯片 锁控板模组 人脸掌静脉识别模组等[4] - 新一代BLE应用处理器芯片AK1037系列进入试产 多家客户立项开发 预计下半年量产[4] - 基于芯片对接大视觉/语言模型的智能录音笔 智能摄像机方案推出或量产 多款智能终端处于客户开发阶段[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01% 占当期收入比例为28.78%[6] - 新取得国内外授权专利3项 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3项 注册商标4项[7] - 成功研发多种智能算法参数模型 包括语音降噪 图像AI降噪 人车非检测识别 哭声检测等算法[7]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67人 同比增长4.71% 占员工总数66.25%[7] - 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 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第23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8]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产品进入国内外知名品牌供应链 包括ROKU TP-LINK 涂鸦智能 中国移动 安克创新等[6] -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 终端产品在海外市场需求反响良好[6] 资本运作与公司治理 - 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投资上海华科致芯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认缴出资比例9.71% 已实缴900万元[8] - 累计回购股份4,059,804股 占总股本1.04% 回购均价8.30元/股 支付总额33,716,339.96元[8] - 修订《公司章程》 完善董事会治理结构 增加职工代表董事 拟取消监事会[10] - 制定《舆情管理制度》 修订22个制度 制定《委托理财管理制度》[10]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价格承压 对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实现带来挑战[12]
安凯微推出低功耗锁控SoC芯片,丰富公司产品矩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20:12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专为智能门锁设计的AK1037系列低功耗锁控SoC芯片 内置RISC-V内核并集成指纹识别加速 RFID卡识别 触摸按键 语音播报等核心功能 具有高集成度和低功耗特点 [1] - 基于AK1037系列芯片的高性能低功耗智能门锁系统平台与"交钥匙"应用方案已完成 该解决方案可扩展应用于智能门禁考勤 家电控制面板及充电桩等终端 [1] - 新产品尚处于市场导入阶段 尚未形成大规模销售 市场推广需要一定周期 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2] 技术布局与研发进展 - 公司已形成SoC技术 ISP技术 机器学习技术 音频技术 视频技术 通信技术 系统技术等7大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芯片电路设计IP超过60类 [2] - 公司正在开展12nm工艺芯片设计研发工作 后续部分芯片将考虑采用更先进制程工艺 以提升集成度和AI处理能力 [3] - 公司曾于4月2日发布低功耗智能视觉芯片KM01A与KM01W 支持AOV技术 集成自研N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 提升图像处理能力和视频编码能力 [3] 市场战略与竞争优势 - AK1037系列芯片进一步丰富公司"全栈式"智能门锁解决方案产品矩阵 巩固相关细分市场技术优势 有利于提升市场份额及增强客户黏性 [1] - 新产品发布将巩固公司在AI智能视觉芯片领域市场份额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壁垒 开拓智慧安防 智能家居 智能穿戴等多元化物联网应用场景 [4]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 智慧安防 智慧办公 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主要产品包括物联网摄像机芯片和物联网应用处理器芯片 [2] 行业发展与需求趋势 - 随着端侧AI需求增长 终端产品对算力 智能化处理 集成度和低功耗要求不断提高 [3] - 公司致力于满足物联网端侧设备 智能穿戴设备对小型化 低功耗以及实时数据处理的严格要求 [3] - 公司持续加强低功耗智能SoC芯片研发与布局 开拓更广阔AI+场景应用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边缘侧和端侧智能化需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