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飞行器风洞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风洞正式启用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证券日报网· 2025-07-17 21:46
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突破 - 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复合型风洞在广州南沙启用 填补了低空飞行器从实验室研究到真实场景验证的基础设施空白 [1] - 风洞创新融合航空级风洞与工业级风墙系统优势 可提供产品质量攻关、技术指标测试与验证等服务 已接到深圳海关、小鹏汇天等测试需求 [1] - 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试验场同步启用 包含33平方公里空域物理试验场和数字试验场 配备5G-A通感一体网络、数字孪生中心等设施 [1]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布局 - 广东省2024-2026年行动方案提出29条发展举措 目标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3000亿元 [2] - 2025年6月以来广东审批/备案近10个低空经济重大项目 总投资超66亿元 形成"多点开花 连点成网"布局 [2] - 大湾区企业以往需赴哈尔滨进行风洞实验 排队时间长达一年 现本地风洞可将实验周期缩短至三四个月 已排期四五个型号测试 [2] 区域产业优势分析 - 广州在生产制造端和运营端协同发力 拥有广汽集团、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飞行汽车研发企业 [3] - 深圳具备成熟无人机产业链 聚集大疆创新、丰翼科技、道通智能等头部企业 形成模具制造到产品制造的完整链条 [3] - 珠海作为中国通用航空重要基地 拥有中航通飞等企业 已形成完整通用航空产业链 [3] 行业发展前景 - 低空经济在物流、通勤、旅游等应用场景有待拓宽 管控中心、数据中心、起降停机坪等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较大 [4] - 大湾区在政策支持、产业基础与应用场景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3] - 广东在产业链完整性、产业规模、政策支持和创新动能方面具备商业化条件 [4]
可模拟7级大风!国内首个低空飞行器专用复合型风洞落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23:12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7月16日,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复合型风洞在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天 院")正式落成并启用。 该风洞将传统航空风洞与无人机风墙测试系统相结合,是国内首个针对低空飞行器气动力特性研究和测试的4.5m量级风洞,填补了低空飞行器从实验室研 究到真实场景验证的基础设施空白。 风洞实验展示。 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试验场也在同日启用。该试验场包括物理试验场和数字试验场,物理试验场由33平方公里空域、垂直起降场、滑行跑道、5G-A通感一 体网络、测风雷达等组成,数字试验场包括协同设计平台、超算中心、数字孪生中心以及全空间无人体系管理服务平台。 风洞内部。 在风洞实验展示环节,广天院飞演指控中心与试验现场实时联动,主屏幕实时展示总装总测厂房内风墙抗风试验现场、流场可视化试验现场,展示低空飞行 器风洞在气动特性测试方面的强大能力,以及在解决低空飞行器复杂气动力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据悉,低空飞行器风洞可满足7级风抗风性试验的持续风、阵风、切向风要求。 广天院依托低空飞行器风洞、全空间无人体系综合试验场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向无人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监管机构 ...
广东这款背包,“傻瓜式”穿上就能飞上天|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2:52
低空经济创新成果 -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展示个人飞行载具、单人喷气飞行背包、翼身融合无人机等创新成果,与低空经济密切相关 [1] - 新款单人喷气式飞行背包采用"多发动机矢量+智能飞控"协同方案,实现自动驾驶功能,飞行时速达100公里,载荷有望突破100公斤 [1] - 飞行背包预计2024年中实现小批量生产,主要应用于应急救援和特勤场景,后续将拓展至民用通勤领域 [1] 飞行背包技术特点 - 飞行背包采用矢量涡喷发动机阵列为动力,配备显控界面、平台管理和飞控模块 [2] - 突破全自动发动机伺服与飞行控制技术,显著提升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傻瓜式"操作体验 [2] - 操作体验类似大疆无人机,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2] 研究院定位与发展 -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是广州市空天科技领域唯一新型研发机构 [2] - 聚焦智能无人系统、深海深空等未来产业,构建"装备研发-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 [2] - 国家政策支持南沙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实施,包括建设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 [2] 低空飞行器测试平台 - 低空飞行器风洞试验平台完成动力段建设及首轮抗风性测试服务试运营 [3] - 平台模拟7级风环境(风速13.9-17.1m/s),开展持续风、阵风及切向风场景下的抗风性能验证 [3] - 作为大湾区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的专业试验设施,提升产业链关键技术验证能力 [3] - 平台将重点服务eVTOL、无人机物流、飞行汽车等战略性产业,推动技术商业化 [3] - 平台预计2025年二季度全面建成,三季度开始全线运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