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星座

搜索文档
关于国产星座,我说几句真心话
36氪· 2025-08-27 19:52
行业背景与近期动态 - 中国星网在21天内进行5次发射 部署38颗卫星 显著加快GW星座部署节奏 [1] - 传闻有关部门即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潜在获牌方包括三大运营商 中国星网及上海垣信 [1] - 卫星互联网热度提升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关注 投资标的搜索活动激增 [1] 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16于2017年发射 采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 总容量达20Gbps [5] - 2020年成功发射首颗Ku频段高通量宽带卫星亚太6D 总容量50Gbps [5] - 2023年发射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中星26 [5] - 低轨星座需通过成千上万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 与传统中高轨卫星存在显著技术差异 [6][8][9] 竞争格局与挑战 - SpaceX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成功验证低轨星座商业化路径 [10] - 国内地面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发达导致卫星通信长期被忽视 战略判断存在失误 [12][13] - 民营航天领域起步较晚 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12] - 低轨星座需面临境外市场准入挑战 包括政府审批和用户认可度问题 [17] 部署时间压力 - 根据ITU规定 GW星座需在2029年前完成约1300颗卫星部署 2032年前完成6500颗 2035年完成全部13000颗组网 [19] - 截至2025年8月 GW星座仅部署不到100颗 未来4年需完成1200余颗 年均部署压力达300颗 [20] - 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规划15000颗卫星 需在2032年前完成1500颗部署 2038年完成全部组网 目前已完成5次发射部署90颗 [20] 产业链配套 - 终端厂商对卫星通信持观望态度 主要顾虑包括成本 芯片方案及星座选择 [21] - 手机直连卫星成为重要技术趋势 对终端要求低但需星座具备更强技术能力 [21] - 国内民营火箭在运力和可靠性方面尚难以支撑万级卫星组网任务 [20] 牌照政策解读 - 即将发放的牌照属于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区别于此前常见的A23类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 [25] - 牌照发放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 真正商业运营仍需等待2-3年星座部署完善 [25] -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最早布局天通卫星 中国联通基于天通验证技术 中国移动发射试验卫星并寻求民企合作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