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卫星

搜索文档
卫星通信站上移动通信主舞台
中国证券报· 2025-06-23 04:53
卫星通信技术成为行业焦点 - 卫星通信技术正进入移动通信主舞台,重塑偏远地区网络接入方式,有望在未来10年引领通信行业革命性改变 [1] - 我国卫星产业在产业结构、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需多方协作推进高质量发展 [1] 企业创新成果展示 - 时空道宇规划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吉利星座",一期72颗卫星目标实现全球实时物联通信,2025年预计64颗在轨,2026年完成72颗部署后每天可提供4.5亿条通信容量 [2] - 中国移动发布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CM6650N和CM3510,以及模组MU329N、MU305A,支持卫星与蜂窝双网智能切换和全球覆盖 [2] - 中国铁塔依托210万地面站址资源探索"空天一体化",70%北斗地基增强站通过共享铁塔站址建设,并与卫星互联网公司合作优化网络 [3] 加速出海与国际合作 -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业务首次落地老挝,是我国自主卫星通信技术首次海外规模化商用 [3] - 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Altel Group成立合资公司,频率申报已在阿曼、马来西亚落地,2024年6月在阿曼完成首次海外商用测试(通信成功率99.15%,网络可用性99.97%) [4] - 上海垣信卫星与泰国国家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低轨卫星宽带提升泰国偏远区域通信能力 [4]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 国际电信联盟预测2030年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美元 [5] - 我国2024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5758亿元(同比+7.39%),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全年发射至少107颗商业遥感卫星 [6] - 工信部等七部门明确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技术,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6] 技术发展与生态建设 - 需加强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工信部印发《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协调机制 [7] - 推动卫星技术与AI融合,突破规模应用技术瓶颈,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7] - 通过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卫星产业生态,支持企业"抱团"出海 [7]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国家队”传来捷报,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成交额暂居同标的产品首位,深城交、数字政通上涨超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1:09
市场表现 - 5月20日三大指数集体回调,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980076 SZ)盘中一度下跌近1%,最终收跌0 25% [1] - 成分股中深城交、数字政通上涨超5%,航发控制、南网科技涨近4%,航发动力、光威复材、航天宏图等跟涨 [1] - 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下跌近1%,成交额1 34亿元暂居同标的首位,最新流通规模2 67亿元 [1] 行业动态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老挝ETL签署协议,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首次实现海外规模化商用,标志着国产通信卫星首次走出国门 [1] - 该合作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低轨卫星星座全球化运营积累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监管协调经验 [1] 产业链布局 - 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覆盖低空经济(84 7%)、国防军工(58 6%)、国产大飞机(47 4%)三大核心领域 [2] - 西部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国内低轨(星网、千帆星座)和高轨(天通、北斗)星座进展,以及火箭技术突破、军用通信等催化因素 [2] - 海外市场需跟踪千帆等大星座与周边国家的签约进展,SpaceX宽带星座建设及地缘政治事件亦可能形成催化 [2]
商业航天“出海”搭建全球产业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5-29 00:21
商业航天产业出海里程碑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老挝ETL签署天通卫星合作协议,实现国产通信卫星首次走出国门及自主技术海外规模化商用[1] - 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出海为低轨卫星星座全球化运营积累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监管协调经验[1] -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同步推进海外布局:上海垣信卫星与泰国、巴西企业合作开拓卫星宽带市场,银河航天与泰国企业在低轨卫星通信领域合作,星河动力与马来西亚航天公司签署发射服务协议[1] 商业航天出海必要性 - 突破地域限制可推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国际化,实现业务增长与经济效益[2] - 技术全球展示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技术的认可度,增强航天领域国际话语权[2] 提升科技硬实力 - 商业航天核心器件国产化率快速提升,火箭制造端多家头部企业竞逐可复用液体火箭首飞,卫星制造端产能扩大且成本降低[2] - 卫星发射数量仍有限,部分高端技术和关键器件研发需进一步突破以保持国际市场领先地位[2] 创新应用场景 - 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应用形成样板,偏远地区通信、应急救灾、海洋通信等场景潜力广阔,算力卫星扩展应用边界[3] - 需结合海外市场需求特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服务附加值和盈利能力[3] 深化国际合作 - 国际航天市场竞争激烈但合作空间大,中国商业航天出海需与各国企业、科研机构、运营商深度合作[3] - 国际合作是行业高质量发展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有望搭建全球产业新生态[3]
中国商业航天“国家队”业务落地老挝 吹响卫星互联网商用出海前哨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20:01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出海进展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老挝ETL签署天通卫星合作协议,首次实现我国自主卫星通信技术海外规模化商用[1] - 天通卫星业务将重点应用于老挝偏远地区通信、政府抢险救灾、矿区种植区通话等场景[2] - 老挝地面网络覆盖不足,村庄覆盖率95%但人口覆盖率仅70%,天通卫星可快速实现电话村村通[2] 天通卫星技术优势与布局 - 天通卫星网络已覆盖南亚东南亚17个国家,包括老挝全境[4] - 中国电信2024年5月在香港启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开启国际化运营[3] - 2023年3月获得国际电信联盟批准的天通卫星业务专用国际码号资源[3] 商业航天企业全球化合作 - 垣信卫星与泰国运营商签约,拟通过千帆星座提升偏远地区通信能力[5] - 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Altel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天地一体化通信服务[5] - 星河动力航天与马来西亚Distant Blue签署发射服务协议[5] - 银河航天与泰国TrueCorporation在低轨卫星通信技术领域达成合作[6] 产业发展前景 - 液体火箭可复用技术成熟将提升卫星发射效率,加速卫星互联网出海[1] - 卫星互联网出海边际成本接近零,将为产业链带来显著经济效益[6] - 商业航天产业出海将推动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占据重要地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