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通卫星
icon
搜索文档
卫星通信将在更多领域落地!“宇宙级”大机遇来了
齐鲁晚报· 2025-09-20 09:45
近期,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激发商业航天创新活力,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 展。当前卫星通信能做什么,应用未来有望在哪些场景落地? 总台央视记者 苏童:我现在就坐在一辆可以直接连接卫星的汽车车内。我们在没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区,就可以通过这个卫星通信的App,连接到距我们三 万多公里外的天通卫星,来实现打电话和发短信等等功能。 和一般的移动网络通信方式不同,卫星通信不需要地面基站支持。直连的天通卫星是一种高轨通信卫星,3颗组网实现中国全境及东南亚地区覆盖。 2023年9月起,中国电信陆续向用户开通了手机、汽车等直连卫星业务,目前天通卫星的用户规模已达近300万。 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总经理 薄小堂:7月份天通卫星月通话分钟数超过了百万分钟。已推出35款直连卫星的手机机型,累计出货量超 过了2300万台。现在主要应用的场景,一个是普通大众用户,在外出旅游或者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需要用到直连卫星进行应急通信。还有就是在防汛救灾 中,天通卫星电话会发挥很重大的保障作用。 本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移动相关业 ...
三大运营商或将全部开通直连卫星业务 宇宙级大机遇来了
新浪财经· 2025-09-19 20:15
【#三大运营商或将全部开通直连卫星业务# #宇宙级大机遇来了#】在没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区,通过 卫星通信的App,连接到3万多公里外的天通卫星,来实现打电话和发短信等功能,这一步已照进现 实。近期,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序推动卫星通信 业务开放、激发商业航天创新活力,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一般的移动网络通信方式不同,卫星 通信不需要地面基站支持。直连的天通卫星是一种高轨通信卫星,3颗组网实现中国全境及东南亚地区 覆盖。2023年9月起,中国电信陆续向用户开通了手机、汽车等直连卫星业务,目前天通卫星的用户规 模已达近300万。本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移动相关业务许 可也预计于近期落地。此外,今年5月刚刚组网完毕的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比起 高轨卫星,终端更小、功耗更低,能实现更广泛、丰富和低成本的物联网服务。 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
工信部提出19项举措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4:39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指导意见 提出19项举措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目标到2030年发展用户超千万 实现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规模应用 [1] - 政策聚焦扩大市场开放 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产业生态 优化资源供给 加强监管和协同推进 [1]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 开展终端直连卫星业务 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 [2] - 促进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 数字惠民 融合创新等场景应用 提升网络覆盖水平和社会公平 [3] -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 构建标准体系 创新频轨资源管理 降低用户成本 推动技术迭代和产业协同 [4] 市场开放与业务创新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2] - 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 提供话音和短消息业务 鼓励拓展高速数据服务 [2] - 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鼓励租用卫星资源和开展增值服务 [2] - 组织开展卫星物联网商用试验 为地面网络无法覆盖区域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服务 [2] 应用场景拓展 - 优先满足国家应急通信需求 综合利用多种卫星资源提供统一调度和融合应用服务 [3] - 通过高通量卫星和低轨互联网为偏远地区提供多样化网络接入 降低覆盖成本 推进数字惠民 [3] - 鼓励在工业 农业 交通 能源等领域创新应用 推动汽车 船舶 飞机等直连卫星 发展大众化规模化应用 [3] 产业生态培育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增强芯片和终端设备供给 降低用户成本 推动技术迭代 [4] - 促进卫星通信与5G/6G 人工智能等深度互融 加快推进非地面网络等技术创新 [4] - 构建开放共享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促进不同系统开放共享 [4] 资源供给优化 - 创新频轨资源管理方式 批量颁发空间电台执照和频率使用许可 支撑低轨星座建设 [4]
关于国产星座,我说几句真心话
36氪· 2025-08-27 19:52
行业背景与近期动态 - 中国星网在21天内进行5次发射 部署38颗卫星 显著加快GW星座部署节奏 [1] - 传闻有关部门即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潜在获牌方包括三大运营商 中国星网及上海垣信 [1] - 卫星互联网热度提升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关注 投资标的搜索活动激增 [1] 技术发展历程 - 中国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16于2017年发射 采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 总容量达20Gbps [5] - 2020年成功发射首颗Ku频段高通量宽带卫星亚太6D 总容量50Gbps [5] - 2023年发射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中星26 [5] - 低轨星座需通过成千上万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 与传统中高轨卫星存在显著技术差异 [6][8][9] 竞争格局与挑战 - SpaceX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大幅降低发射成本 成功验证低轨星座商业化路径 [10] - 国内地面移动通信和光纤通信发达导致卫星通信长期被忽视 战略判断存在失误 [12][13] - 民营航天领域起步较晚 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12] - 低轨星座需面临境外市场准入挑战 包括政府审批和用户认可度问题 [17] 部署时间压力 - 根据ITU规定 GW星座需在2029年前完成约1300颗卫星部署 2032年前完成6500颗 2035年完成全部13000颗组网 [19] - 截至2025年8月 GW星座仅部署不到100颗 未来4年需完成1200余颗 年均部署压力达300颗 [20] - 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规划15000颗卫星 需在2032年前完成1500颗部署 2038年完成全部组网 目前已完成5次发射部署90颗 [20] 产业链配套 - 终端厂商对卫星通信持观望态度 主要顾虑包括成本 芯片方案及星座选择 [21] - 手机直连卫星成为重要技术趋势 对终端要求低但需星座具备更强技术能力 [21] - 国内民营火箭在运力和可靠性方面尚难以支撑万级卫星组网任务 [20] 牌照政策解读 - 即将发放的牌照属于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区别于此前常见的A23类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 [25] - 牌照发放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 真正商业运营仍需等待2-3年星座部署完善 [25] -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最早布局天通卫星 中国联通基于天通验证技术 中国移动发射试验卫星并寻求民企合作 [26]
工信部: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16:16
政策指导 - 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合作[1] - 政策旨在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并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应用[1] - 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天地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发展[1] 业务发展 - 指导意见明确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和短消息业务服务[1] - 支持在现有话音短消息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速数据服务实现业务多元化[1] - 通过终端直连卫星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卫星通信服务[1]
聊聊卫星互联网牌照那些事
搜狐财经· 2025-08-26 23:50
卫星互联网牌照背景 - 工信部即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该牌照是政府颁发的法定经营许可凭证 用于规范通信与互联网领域市场准入 [2][3] - 牌照发放需依据《电信条例》《网络安全法》《无线电管理条例》等全国性法律 以及《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等行业规章 [3] - 卫星业务运营需同时满足业务牌照许可 卫星频率协调和网络安全监管三大要求 缺一不可 [4] 卫星通信牌照分类 - A13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为基础电信业务 分为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A13-2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3][4] - 目前仅中国联通(A13-2) 中国移动(A13-2) 中国电信(A13-1/2) 中国卫通(A13-1/2)和中交信通(A13-1/2)五家公司持有A13牌照 [4] - A23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分为转发器出租出售(A23-1)和VSAT通信业务(A23-2) 中国卫通 亚洲卫星和亚太卫星持有卫星资源 数十家企业已获得A23-2牌照 [4] 本次牌照发放影响 -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将补齐A13-1牌照缺口 解决其开展天通等卫星移动业务的合法性问题 [6] - 星网公司可能获得A13-1/2牌照 随着其第10组低轨星座卫星发射 一代星座组网正在加速部署 [6][7] - 垣信公司若获得国内运营牌照将成重大利好 但其G60星座部署速度近期明显放缓 组网存在变数 [6] 行业整体发展 - 卫星互联网牌照落地将显著促进中国卫星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 [7] -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将获得卫星业务全牌照 成为行业发展核心力量 [8] - 中国版星链星座正在加速部署 星网公司低轨道星座组网进度有望按计划完成 [7]
卫星通信站上移动通信主舞台
中国证券报· 2025-06-23 04:53
卫星通信技术成为行业焦点 - 卫星通信技术正进入移动通信主舞台,重塑偏远地区网络接入方式,有望在未来10年引领通信行业革命性改变 [1] - 我国卫星产业在产业结构、技术研发、商业模式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需多方协作推进高质量发展 [1] 企业创新成果展示 - 时空道宇规划全球低轨卫星星座"吉利星座",一期72颗卫星目标实现全球实时物联通信,2025年预计64颗在轨,2026年完成72颗部署后每天可提供4.5亿条通信容量 [2] - 中国移动发布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CM6650N和CM3510,以及模组MU329N、MU305A,支持卫星与蜂窝双网智能切换和全球覆盖 [2] - 中国铁塔依托210万地面站址资源探索"空天一体化",70%北斗地基增强站通过共享铁塔站址建设,并与卫星互联网公司合作优化网络 [3] 加速出海与国际合作 -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业务首次落地老挝,是我国自主卫星通信技术首次海外规模化商用 [3] - 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Altel Group成立合资公司,频率申报已在阿曼、马来西亚落地,2024年6月在阿曼完成首次海外商用测试(通信成功率99.15%,网络可用性99.97%) [4] - 上海垣信卫星与泰国国家电信运营商合作,通过低轨卫星宽带提升泰国偏远区域通信能力 [4] 政策支持与市场规模 - 国际电信联盟预测2030年全球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美元 [5] - 我国2024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达5758亿元(同比+7.39%),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全年发射至少107颗商业遥感卫星 [6] - 工信部等七部门明确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技术,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6] 技术发展与生态建设 - 需加强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工信部印发《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协调机制 [7] - 推动卫星技术与AI融合,突破规模应用技术瓶颈,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7] - 通过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卫星产业生态,支持企业"抱团"出海 [7]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国家队”传来捷报,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成交额暂居同标的产品首位,深城交、数字政通上涨超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1:09
市场表现 - 5月20日三大指数集体回调,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980076 SZ)盘中一度下跌近1%,最终收跌0 25% [1] - 成分股中深城交、数字政通上涨超5%,航发控制、南网科技涨近4%,航发动力、光威复材、航天宏图等跟涨 [1] - 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下跌近1%,成交额1 34亿元暂居同标的首位,最新流通规模2 67亿元 [1] 行业动态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老挝ETL签署协议,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首次实现海外规模化商用,标志着国产通信卫星首次走出国门 [1] - 该合作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低轨卫星星座全球化运营积累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监管协调经验 [1] 产业链布局 - 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覆盖低空经济(84 7%)、国防军工(58 6%)、国产大飞机(47 4%)三大核心领域 [2] - 西部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国内低轨(星网、千帆星座)和高轨(天通、北斗)星座进展,以及火箭技术突破、军用通信等催化因素 [2] - 海外市场需跟踪千帆等大星座与周边国家的签约进展,SpaceX宽带星座建设及地缘政治事件亦可能形成催化 [2]
商业航天“出海”搭建全球产业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5-29 00:21
商业航天产业出海里程碑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老挝ETL签署天通卫星合作协议,实现国产通信卫星首次走出国门及自主技术海外规模化商用[1] - 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出海为低轨卫星星座全球化运营积累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监管协调经验[1] - 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同步推进海外布局:上海垣信卫星与泰国、巴西企业合作开拓卫星宽带市场,银河航天与泰国企业在低轨卫星通信领域合作,星河动力与马来西亚航天公司签署发射服务协议[1] 商业航天出海必要性 - 突破地域限制可推动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国际化,实现业务增长与经济效益[2] - 技术全球展示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技术的认可度,增强航天领域国际话语权[2] 提升科技硬实力 - 商业航天核心器件国产化率快速提升,火箭制造端多家头部企业竞逐可复用液体火箭首飞,卫星制造端产能扩大且成本降低[2] - 卫星发射数量仍有限,部分高端技术和关键器件研发需进一步突破以保持国际市场领先地位[2] 创新应用场景 - 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应用形成样板,偏远地区通信、应急救灾、海洋通信等场景潜力广阔,算力卫星扩展应用边界[3] - 需结合海外市场需求特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服务附加值和盈利能力[3] 深化国际合作 - 国际航天市场竞争激烈但合作空间大,中国商业航天出海需与各国企业、科研机构、运营商深度合作[3] - 国际合作是行业高质量发展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有望搭建全球产业新生态[3]
中国商业航天“国家队”业务落地老挝 吹响卫星互联网商用出海前哨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20:01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出海进展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老挝ETL签署天通卫星合作协议,首次实现我国自主卫星通信技术海外规模化商用[1] - 天通卫星业务将重点应用于老挝偏远地区通信、政府抢险救灾、矿区种植区通话等场景[2] - 老挝地面网络覆盖不足,村庄覆盖率95%但人口覆盖率仅70%,天通卫星可快速实现电话村村通[2] 天通卫星技术优势与布局 - 天通卫星网络已覆盖南亚东南亚17个国家,包括老挝全境[4] - 中国电信2024年5月在香港启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开启国际化运营[3] - 2023年3月获得国际电信联盟批准的天通卫星业务专用国际码号资源[3] 商业航天企业全球化合作 - 垣信卫星与泰国运营商签约,拟通过千帆星座提升偏远地区通信能力[5] - 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Altel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天地一体化通信服务[5] - 星河动力航天与马来西亚Distant Blue签署发射服务协议[5] - 银河航天与泰国TrueCorporation在低轨卫星通信技术领域达成合作[6] 产业发展前景 - 液体火箭可复用技术成熟将提升卫星发射效率,加速卫星互联网出海[1] - 卫星互联网出海边际成本接近零,将为产业链带来显著经济效益[6] - 商业航天产业出海将推动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占据重要地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