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icon
搜索文档
预算1.21亿元!东南大学采购大批仪器
仪器信息网· 2025-06-05 14:05
东南大学仪器设备采购意向 - 东南大学发布37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21亿元,涉及薄膜热应力测量仪、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汞探针测试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5~6月 [1][2] - 采购清单包含胶膜层压机(预算320万元)、Parylene沉积设备(50万元)、薄膜热应力测量仪(302万元)、扫描电化学显微镜(340万元)、汞探针测试仪(340万元)、傅里叶红外光谱仪(230万元)等 [4] - 12寸探针台预算450万元,要求XY精度优于±2微米,Z精度优于2微米,EMI屏蔽>30 dB@1 kHz-1 MHz,温度范围-60至200°C [4] - 晶圆减薄机预算800万元,要求减薄后12寸晶圆片内厚度偏差小于2.5微米 [5] - 12寸等离子增强气相沉积设备预算1650万元,要求12英寸晶圆片内不均匀度小于5% [5] 高端科研设备技术参数 - 薄膜热应力测量仪需满足测量范围1MPa-7.8GPa,应力测量精度<1%或0.32 MPa,翘曲扫描分辨率1微米 [4]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需具备3D控制平台位移扫描范围100 mm×100 mm×100 mm,X/Y/Z三轴扫描精度优于1 nm [4] - 汞探针测试仪要求载流子浓度测试范围1E14-1E19 carriers/cm³,测试精度≤2%,测试重复性≤0.50% [4] -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需满足光谱范围8000-400 cm-1,分辨率优于0.2 cm-1,波数精度优于0.01 cm-1 [4] - 半导体器件脉冲电压电流测试系统要求最大脉冲电压1500V,最大脉冲电流33A,最小脉宽200ns [5] 生物医学设备采购 - 超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预算595万元,需具备超分辨视野、多激光、全自动荧光显微镜、活细胞培养功能 [5] - 流式细胞仪预算240万元,需具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多激光器功能 [5] - 高分辨率活细胞工作站预算200万元,用于观测活细胞增殖、迁移、粘附等动态过程 [6] - 全自动体视荧光显微镜采购2套,预算170万元,需具备多通道体视荧光采集、超长寿命荧光光源 [6] - 超低温冰箱采购32台,预算173万元,要求温度达到零下80°C [6] 特种实验装置 - MW级加压富氧燃烧平台预算185万元,需实现0.1~1.5MW燃料在≤1MPa富氧环境下燃烧,燃烧效率≥95% [5] - 环境模拟实验装置舱体及系统集成预算2500万元,用于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实验,要求质保期3年以上 [6] - 雷达信号收发器预算436万元,需覆盖低频至毫米波频段,支持FPGA资源拓展开发 [5] - 微纳中心原位力学测试系统预算470万元 [6] - 超快光声光谱测量与成像系统预算300万元,包含飞秒激光器和超快光声测量模块 [6]
人工智能与科学仪器融合发展论坛——智启新程 人工智能驱动科学仪器创新变革
仪器信息网· 2025-05-14 17:01
导读: 2025年5月12日,作为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重要分论坛之一,"人工智能与科学仪器融合发展论坛" 成功开幕。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会议首日举办的"人工智能与科学仪器融合发展论坛——智启新程 人工智能驱动科学仪器创新变革"主题论坛引起了广泛关注,汇聚了来自全国 各地的专家学者、用户、仪器企业管理及研发负责人、投融资机构代表等众多与会人员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科学仪器融合发展的新 路径,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变革献计献策。此次论坛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也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现场 自2 0 1 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人工智能这一领域便受到了广泛关注。2 0 2 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及"人 工智能",更是首度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倡议。同年1 2月11至1 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重 要性,旨在培育未来的新兴产业。进入2 0 2 5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推进这一 ...
解锁AI与科学仪器融合密码 ——ACCSI2025人工智能与科学仪器融合发展论坛重磅来袭
仪器信息网· 2025-04-23 15:40
特别提示 微信公众号机制调整,请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回顾人工智能(AI)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 9 5 6年召开的达特茅斯会议,麦卡锡、明斯基等学者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术语,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 一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虽然早期受限于计算机硬件性能和算法理论,人工智能经历了从理论概念到实际应用的长期演变, 其发展也曾步履 蹒跚。但是,随着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海量数据,云计算提供的强大算力支持,以及深度学习等算法的突破,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 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从Ch a tGPT掀起的大模型浪潮,到De e pSe e k带来的颠覆式创新,再到智能体(Ag e n t)技术重塑人机协作模 式,全球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力革命,并正在快速走向产业落地。 导读: 在这样的机遇爆发期,"ACCSI2025人工智能与科学仪器融合发展"论坛重磅来袭(上海,2025年5月12-13日)。 对我国而言,2 0 1 7年,"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 0 2 4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更首次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