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堆
icon
搜索文档
奥 特 迅(002227)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09:44
财务表现 - 本期财务报告总体亏损较上年扩大 23%,主要因计提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1,599 万元,其中金融工具损益为 -2,992 万元,该损益主要是对外股权投资减值所致 [2] - 经常性损益亏损较上年收窄 43% [2] 盈利驱动因素 - 未来盈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扩大产品销售,新能源业务由建设电动汽车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示范站转向新能源充电设备销售,扩张海外销售订单与力度 [3] - 开发的兆瓦级柔性充电堆已通过欧标 CE 认证、美国 UL 认证,随着中美贸易战关税税率缓和,推动新能源充电设备在美及其他海外市场落地将带来利润贡献 [3] 行业与公司业绩情况 - 行业处于新能源蓬勃兴起、电网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带来新增长点和巨大市场需求,对电力设备功能和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4] - 公司自 2021 年大规模投资建设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示范站后连续亏损 4 年,虽采取积极经营措施,2021 - 2024 年充电运营负毛利情况持续收窄,但近四年整体业绩仍亏损 [4] 行业发展前景 - 我国电力系统稳健发展,国家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为电力设备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发展使大功率工业电源设备需求日益增长 [5]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2025 年 4 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 51.5%,进入“以电为主”新阶段,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市场前景广阔 [5]
充电桩市场迎来强制认证时代 万马股份率先闯关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2:07
5月13日晚,万马股份(002276)传出好消息,公司子公司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万马新能源")获充电领域首张CCC认证。 "此次在CCC认证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既是企业'精工智造'理念的完美实践,更是其持续加码研发创新的有力证明。"万马股份表示,万马新能 源深耕充电领域十余载,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构建起"材料研发、设备制造、平台运营"的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年报显示,2024年,万马新能源抓住新能源重卡市场销量快速提升的契机,抢占重卡物流新赛道,报告期重卡配套充电设备发出同比增长 437%,实现产品破局;大客户开发持续发力,销售发出占比提升,锁定长期合作订单。报告期内,充电设备销售发出额实现增长,三年复合增 长率达38.26%。 万马股份表示,作为业内首批通过新版CCC认证的充电桩企业,万马新能源不仅以标杆级技术参数刷新行业标准,更构筑起新能源汽车充电安 全的质量长城,开启充电设施品质升级新纪元。未来,万马新能源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以更高安全标准、更强兼容性能、更 优智能体验推动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迭代升级。 当时公告显示,2025年3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 ...
绿能慧充(600212):24年充电桩业务持续高增 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5-01 18:29
事件:公司发布24 年报及25 年一季报。24 年公司实现营收10.15 亿元,同比+56.05%,实现归母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19.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1 亿元,同比+93.62%。分季度看,25Q1 公司实现营 收2.01 亿元,同环比+31.33%/-50.00% ; 实现归母净利润-0.07 亿元, 同环比+7.19%/-140.36% ; 实现 扣非归母净利润-0.07 亿元, 同环比+11.18%/-143.08% 。25Q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1.79% , 同环比 +5.38/+8.70pct,销售净利率-4.19%,同环比+0.92/-8.80pct。 充电桩收入持续高增,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4年充电桩收入8.06 亿元,同比 +59.6%,毛利率达30.24%,同比-3.10pct,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公司充电堆产品齐全,目前推出1000kW 直流充电堆,800kW 全液冷直流充电堆等新产品满足下游客户新增需求。公司具备较好的客户资源优 势,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灵活的定制化服务已经与众多知名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市场拓展已遍布全 国各省自治区、直 ...
AI赋能储能产业链 海博思创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0:1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含税),预计分配现金红利1.96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18% [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发布覆盖共享及独立储能、新能源配储、火储联合调频等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1] - 推出交直流一体储能预制舱、液冷户外柜、充储一体机、光储一体机等创新产品 [1] - 新一代储能变流器实现商业化批量应用 [1] - 持续研发半固态储能电池系统技术、交直流一体全液冷融合集成技术、构网储能技术 [2]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布局 - 通过"AI模型+领域知识+实时数据"三维融合打造储能场景应用平台 [2] - 部署大数据智算中心,AI赋能储能全价值链,强化智慧运维与运营服务 [2] - 在北京、珠海、酒泉等地建设智能制造基地,实现生产智能化管控 [2] - 2025年计划推进AI、大数据、数字孪生技术在储能领域的深度应用 [2] 产能与生态建设 - 智能制造基地集成智能产线、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成为行业示范工厂 [2] - 数字化建模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并节省人力成本 [2] -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推动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赋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