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电池扩散退火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卖铲人”闯关创业板!计划募资超10亿元,两跨界光伏客户埋下6千多万元坏账隐患
华夏时报· 2025-06-27 08:28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 计划募集资金10 53亿元 相当于公司净资产的1 5倍 [1] - 2022年至2024年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 95% 91 59%和82 33% 负债率持续高位震荡 [1] - 公司未正面回应高负债问题及2025年上半年订单情况 仅建议查阅招股书 [1] 业务表现与行业风险 -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 产品覆盖扩散退火 PECVD 湿法制程等工序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 07亿元 12 37亿元和20 19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 86亿元 1 28亿元和1 87亿元 [2] - 2024年末在手订单下滑 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业绩波动风险 产能利用率不足60%且持续累库存 [2][3] - 2024年1-5月光伏电池企业平均开工率56 45% 4-5月新增装机138GW透支下半年需求 [3] 人力资源变动 - 2022-2024年员工人数分别为995人 1976人和887人 2024年人数较2023年减少近一半 [4] - 2023年因市场需求大增扩员 2024年因行业供需失衡精简人员 [4] 财务风险 - 2024年末存货金额21 46亿元 占资产总额56 26% 其中发出商品19 71亿元 [5] - 下游客户经营风险可能导致订单取消或变动 存货积压及减值风险上升 [5]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 97亿元 4 07亿元和6 01亿元 占营收比重36 86% 32 91%和29 75% [6] - 2024年坏账准备从0 48亿元增至1 37亿元 占比从11 67%升至22 73% [6] - 对炘皓新能源和扬州棒杰计提坏账准备合计超6000万元 两家客户分别存在业务剥离和停产问题 [6][7] 资金流动性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 84亿元 较2023年5 25亿元锐减45 88% [7] - 募资项目中3 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反映公司资金压力加剧 [7]
江松科技闯关IPO,“踩坑”两跨界光伏玩家潜在坏账超六千万
新京报· 2025-06-16 21:20
公司概况 - 江松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电池扩散退火、PECVD、湿法制程等工序的智能自动化设备和其他光伏设备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7亿元、12.37亿元和20.1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83.64万元、1.28亿元和1.87亿元 [2] - 公司客户已覆盖国内一线光伏制造厂商 [2] - 创始人左桂松持有公司71.28%的股份 [2] IPO计划 - 公司IPO申请于6月14日获得深交所受理,计划登陆创业板 [1] - 募资总额10.53亿元,主要用于光伏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94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92亿元)、宿迁智能装备精密机械加工基地建设项目(1.11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3.1亿元) [2] - 公司选择的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 [2] 管理团队 - 多位董事拥有光伏行业工作经历:董事叶永南曾任林洋新能源助理工程师、技术经理;董事韩凌曾任无锡尚德生产组长、浙江晶科技术工程师、龙柏光伏电池部部长等职务;独立董事谢玉山现任协鑫投资无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3] - 创始人左桂松1997年至2004年曾在无锡当地两家机械设备公司担任车间技术员 [2] 财务风险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9.75%,应收账款逐年增加 [4] - 对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麦迪科技子公司)应收账款5182.50万元,计提50%坏账准备(2591.25万元) [4] - 对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棒杰股份子公司)应收账款4752.05万元,计提80%坏账准备(3801.64万元) [5] - 两家跨界光伏企业可能带来接近6400万元的潜在坏账 [5] 行业背景 - 光伏行业因供需不匹配遭遇下行周期 [1] - 设备厂商因业绩相对稳定而受到关注,但面临下游客户经营困难导致的回款不及时、坏账问题 [1] - 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存在阶段性供需失衡情形,部分下游客户存在经营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