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供需失衡

搜索文档
通威股份上半年“失血”超49亿元 能否借政策东风穿越“最冷周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4 22:37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步亏损,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31.29亿元进一步扩大 [1] - 一季度已亏损25.93亿元,推算二季度亏损区间在23.46亿元至26.07亿元,亏损未现收窄迹象 [1] - 业绩亏损主因行业供需失衡未显著改善,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1] 二级市场表现 - 6月底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38.55%,7月14日收盘报20.63元 [2] - 股价反弹动力源于政策端密集利好:光伏玻璃企业计划减产30%、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工信部要求整治低价倾销 [2] - 市场对行业出清预期升温,资金开始博弈周期底部 [2] 战略调整与融资 - 子公司四川永祥完成49.16亿元战略增资,吸引11家投资机构入场,多家具国资背景 [3] - 为战略投资者设置多个退出通道,包括5年内回购股份权利 [3] - 融资项目有望为公司注入充足现金流,帮助度过行业困境 [3] 技术研发进展 - 展示基于TOPCon技术的超高双面率太阳能组件,电池双面率突破94.3%,组件双面率达91.7%,组件功率输出高达722W [4] - 已开始双面率超90%组件试生产,计划年内启动双面率超85%组件大规模量产 [4] - 持续加大HJT、BC等新技术研发,采取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 [4] 行业前景与展望 - 光伏行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具长期发展空间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8亿元、28.79亿元、5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7%、192.3%、101.0% [5] - 预计硅料价格有望逐步走出泥潭,行业出清进行中 [5] 市场数据 - 7月14日公司股价收涨1.18%报20.63元,最新市值929亿元 [6]
供需失衡加剧,光伏玻璃价格跌去70%,本月行业欲减产三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3:08
行业减产动态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计划启动新一轮减产,预计规模达30%,7月供应量将减少至45GW左右 [1][2] - 部分企业前期规划的10%减产计划已陆续执行,未来减产可能延伸至三季度 [2] - 截至2024年12月初,行业冷修及减产总量达31091吨/日,总减产率约26% [3] 供需与库存现状 - 6月国内光伏玻璃供给约54GW,国外5GW,总需求49-50GW,单月过剩8-9GW [3] - 按单GW需4.4万吨玻璃换算,单月过剩量35万-40万吨,库存天数约5天 [3] - 当前行业库存31-32天,处于高位,部分报价低于11元/平米,企业面临亏损压力 [3][4] 价格与盈利表现 - 光伏玻璃价格从2020年40元/平米高点跌超70%,多家企业出现亏损 [4] - 福莱特2024年营收186.83亿元(同比降13.2%),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降63.52%) [4] - 信义光能同期营收219.2亿元(同比降9.3%),净利润10.1亿元(同比降73.8%) [4] 企业应对策略 - 成本优势企业降价加速出货抢占订单,部分企业减产并主做长期客户订单 [4] - 福莱特对老旧窑炉冷修以推动降本增效,信义光能与福莱特合计占市场份额超50% [4][6] - 亚玛顿计划在阿联酋投建50万吨/年光伏玻璃生产线,布局海外市场 [6][7] 政策与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430新政"与"531新政"引发抢装潮,但需求提前消化导致6月组件排产下滑 [5] - 减产或提振市场价格,但下游组件需求不足,182mm组件均价0.67元/瓦,210mm组件均价0.72元/瓦(环比降4%) [7] - 二三线厂商通过降价0.03-0.04元/瓦吸引订单,开工率普遍不足 [7]
光伏“卖铲人”闯关创业板!计划募资超10亿元,两跨界光伏客户埋下6千多万元坏账隐患
华夏时报· 2025-06-27 08:28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 计划募集资金10 53亿元 相当于公司净资产的1 5倍 [1] - 2022年至2024年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 95% 91 59%和82 33% 负债率持续高位震荡 [1] - 公司未正面回应高负债问题及2025年上半年订单情况 仅建议查阅招股书 [1] 业务表现与行业风险 -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 产品覆盖扩散退火 PECVD 湿法制程等工序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 07亿元 12 37亿元和20 19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 86亿元 1 28亿元和1 87亿元 [2] - 2024年末在手订单下滑 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业绩波动风险 产能利用率不足60%且持续累库存 [2][3] - 2024年1-5月光伏电池企业平均开工率56 45% 4-5月新增装机138GW透支下半年需求 [3] 人力资源变动 - 2022-2024年员工人数分别为995人 1976人和887人 2024年人数较2023年减少近一半 [4] - 2023年因市场需求大增扩员 2024年因行业供需失衡精简人员 [4] 财务风险 - 2024年末存货金额21 46亿元 占资产总额56 26% 其中发出商品19 71亿元 [5] - 下游客户经营风险可能导致订单取消或变动 存货积压及减值风险上升 [5]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 97亿元 4 07亿元和6 01亿元 占营收比重36 86% 32 91%和29 75% [6] - 2024年坏账准备从0 48亿元增至1 37亿元 占比从11 67%升至22 73% [6] - 对炘皓新能源和扬州棒杰计提坏账准备合计超6000万元 两家客户分别存在业务剥离和停产问题 [6][7] 资金流动性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 84亿元 较2023年5 25亿元锐减45 88% [7] - 募资项目中3 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反映公司资金压力加剧 [7]
多家光伏大客户业绩大跌,冲上市的江松科技高增长能否持续?
南方都市报· 2025-06-22 13:16
公司上市及募资计划 - 公司正式申报创业板上市 拟募集约10 53亿元资金 用于光伏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 智慧运营平台 宿迁智能装备精密机械加工基地建设等项目 并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业务及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电池扩散退火 PECVD 湿法制程等工序的智能自动化设备和其他光伏设备 [2]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光伏电池自动化设备全套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 客户群体覆盖了全国光伏电池产量前十大的企业 [2]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 07亿元 12 37亿元 20 18亿元 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0 85亿元 1 28亿元 1 86亿元 [2] 行业及客户状况 - 光伏行业处在周期底部 2024年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营收大都出现大幅下滑 利润基本呈现亏损甚至巨亏状态 [3][4] - 2025年一季度 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 通威股份 晶科能源等企业营收继续下滑 亏损幅度扩大或收窄不明显 [4] 公司经营风险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合同负债余额16 26亿元 同比下降23 26% 货币资金同比减少45 9% 主要系下游客户需求降低 新接订单减少 [7]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 17亿元 主要因新签署订单下降 预收客户款项减少 [7]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达1 36亿元 同比增加189 36% 计提比例从2023年的11 67%提升至22 73% [8] - 公司对新晋五大客户炘皓新能源的应收账款计提50%坏账损失 对应金额0 25亿元 对扬州棒杰新能源应收账款计提80%坏账损失 对应金额0 38亿元 [8] 研发及毛利率情况 - 公司多款产品技术指标优于可比公司 如扩散退火自动化设备净产能13500片/小时 高于罗博特科 捷佳伟创 先导智能等公司 [11]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 47亿元 0 65亿元 0 57亿元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 83% 5 26% 2 86%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数 [11][12]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6 11% 24 08% 25 11%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28 7% 28 41% 29 55% [13] 实际控制人关联公司 - 公司实际控制人左桂松实际控制的无锡松桐技术管理公司为失信被执行人 曾因所产折叠口罩机无法正常运转被起诉 [13]
硅料资产布局再收缩 弘元绿能拟转让内蒙古鑫元股权
证券日报· 2025-05-09 00:10
公司动态 - 弘元绿能拟以12.45亿元转让内蒙古鑫元27.0737%股权给江苏中能,对应实缴出资额10.2亿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该公司股权 [2] - 公司年内第二次出售硅料资产,2025年1月曾出售仲平国瑀49.995%财产份额,该基金2024年1-9月处于亏损状态 [3] - 出售原因是自有硅料产能已投产(超5万吨/年),市场供应充足,且标的公司内蒙古鑫元2024年亏损4.77亿元 [2][3][5] - 交易预计回收资金12.45亿元,公司称当前账面资金充裕,交易对现金流有积极影响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3.02亿元(同比-38.42%),归母净利润-26.97亿元 [6] - 2025Q1营业收入16.57亿元(同比-24.37%),亏损收窄至-6187.58万元 [6] - 内蒙古鑫元2024年营收47.92亿元,净利润-4.77亿元 [3] 行业现状 - 硅料价格持续探底,N型致密料现货价约38000元/吨,低于多数厂商成本线 [3] - 行业供需失衡,低效产能需出清,预计2026年价格可能反弹 [6] - 弘元绿能硅料自给率超50%,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 [4][6]
年报盘点|四大光伏组件厂业绩集体下滑,股价最高跌去三成
第一财经· 2025-05-07 20:00
行业表现 - 2024年光伏组件行业四大厂商中仅晶科能源实现盈利0.99亿元(同比减少98.67%),隆基绿能净亏损86.2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07.5亿元),晶澳科技净亏损46.56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70.39亿元),天合光能净亏损34.4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55.31亿元)[1][2] - 行业集体亏损主因包括光伏组件价格下跌(隆基绿能硅片和组件价格同比降61%和39%)及计提信用与资产减值(隆基绿能计提87亿元,天合光能计提31.06亿元)[2][3] - 四家公司2024年股价均下跌:晶澳科技跌幅31.25%(最大),隆基绿能跌30.56%,天合光能跌30.09%,晶科能源跌17.63%(最小)[4] 公司营收与出货量 - 晶科能源营收924.71亿元(同比-22.08%),组件出货92.87GW;隆基绿能营收825.8亿元(同比-36.23%),电池组件出货82.32GW;天合光能营收802.82亿元(同比-29.21%),组件出货超70GW;晶澳科技营收701.21亿元(同比-14.02%),电池组件出货79.447GW(含自用1.544GW)[1] 亏损原因分析 - 隆基绿能亏损因素包括产品价格下行、技术迭代导致资产减值损失87亿元、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损失4.86亿元[2] - 晶澳科技提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国际贸易环境严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业绩[2] - 天合光能明确组件价格持续下降导致业务盈利能力下滑,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08亿元和资产减值损失25.98亿元[2][3] 晶科能源差异化表现 - 晶科能源成为行业唯一盈利企业,计划2025年底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改造,沙特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美国2GW组件产能2024年底满产运营,正推进GDR发行及德国上市[3]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反思巨亏:外部供需失衡,内部经营失策
和讯网· 2025-04-30 15:5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隆基绿能营收利润双降出现年度亏损,主要受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下跌及自身经营管理失策影响;中国光伏行业面临“内卷外堵”困局,价格下跌、竞争激烈,但新增装机等数据向好;2025年光伏价格短期内难回归合理区间,行业和企业正采取措施求转机 [2][4][6] 隆基绿能2024年年报情况 - 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主要因组件和硅片等产品价格下降 [2] - 归母净利润-86.18亿元,上年同期为107.51亿元;扣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47亿元,上年同期为108.34亿元,出现自2013年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2] - 主营业务整体毛利率为7.44%,相较上年同比减少近11个百分点,核心产品组件及电池毛利率下降12.11个百分点,硅片及硅棒毛利率下降30.19个百分点 [12] - 投资收益1.28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减少96.3%;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为61.28亿元,同比增加18.51%;信用减值损失1.77亿元,同比增加203.26% [13] - 全年实现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 [14] 隆基绿能业绩下降原因 - 外因是行业供需失衡,开工率不足,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技术快速迭代,PERC产能淘汰带来资产减值 [4] - 内因是经营管理中诸多失策的积累,受“以产定销”运营模式和思维惯性影响,2023年下半年新产品研产销脱节,HPBC1.0产品大规模投产致库存上升,2024年下半年停产改造又造成停产损失;受前两年清关受阻影响支付大量费用并应付客户索赔;管理层未及时调整资本支出和预算 [4][13] 中国光伏行业2024年情况 - 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78亿千瓦,同比增长28%,全球占比近50%;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增长超过40%和12% [6] -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多晶硅致密料均价降幅40%,颗粒硅降幅39%,部分主流N型硅片降幅超50%,TOPCon电池片与组件等也有不同程度降幅,各环节价格相较2023年高点下降60%-80%,下半年多数环节亏损运行,前三季度制造端产值同比下降超44.7%,超5700亿元 [7] - 行业面临“内卷外堵”局面,制造端供需严重失衡,“量增价跌”加剧,叠加复杂全球贸易环境带来出海压力,进入深度调整期 [6] - 海外市场上,中国企业面临贸易壁垒,丢失当地市场份额,面临竞对企业直接威胁,美国、印度等主要市场本土化供应比例显著提高,印度、土耳其等国加大对欧美出口 [10] 隆基绿能未来改革方向及成果 - 从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成本的精益化管理、产能投资的生态化转型三方面出发,从生产与供应链协同创新、精细化管理和行业赋能等角度发力 [13] - 已实现基于BC2.0平台的Hi-MO9和Hi-MOX10产品系列成功量产,拉开与竞品差距;一季度所有产品线成本效率行业领先 [14] - 2024年隆基绿能HPBC2.0电池成为全球规模化量产效率最高的组件,规模化量产效率高达24.8%,双面率可达(80±5)%;前瞻性布局的美国本土产能实现全面投产创利,“灯塔工厂”引领先进制造能力快速跃升 [14] 2025年行业及隆基绿能情况 - 行业普遍认为2025年光伏价格短期内难回归合理区间 [15] - 隆基绿能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52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减少22.75%;归母净利润-14.36亿元,同比减少38.89%,亏损明显收窄,主要因加强库存管理、精兵简政、部分处置股权增加投资收益 [16] - 随着“430”和“531”光伏政策节点临近,行业出现抢装潮,刺激企业开工交付,光伏组件价格有所回升 [16] - 中央自2024年开始干预,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行业自律;工信部修订相关规范条件和办法,遏制产能无序扩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调光伏出口退税率;多部门正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16][17] - 行业内多次组织自律座谈会,但因企业情况不同,行业自律不一致性或推迟拐点来临,预计2025年光伏组件价格仍处低位调整阶段,2025年底及2026年初格局有望改善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