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胶粘材料

搜索文档
603683,年内累计涨幅曾一度高达178%,今天开盘5分钟封死跌停
第一财经· 2025-08-11 18:49
公司业绩表现 - 晶华新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0.53%,但归母净利润3767.44万元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01% [3][4]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8.75%、16.1%,但营业利润1537.43万元同比环比均减少两成 [4] - 第二季度销售净利率3.9%,环比一季度降低0.53个百分点,为2023年三季度以来次低水平 [5]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513.15万元,同比下降63.59% [4]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工业胶粘材料(营收占比54%)和电子胶粘材料(26%),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 [4] - 2024年工业胶粘和电子胶粘合计贡献80%营收 [4] - 胶粘剂行业呈现企业多而小、分布分散特点,国际品牌3M、德莎、日东占据中高端市场 [5] 费用与成本 - 上半年销售费用2796.6万元,同比增长62.2%(增加1071万元),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5] - 销售费用增长主要来自销售人员薪酬增加及股份支付摊销 [5] -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减少585万元 [5] 新业务布局 - 6月12日成立控股子公司北京晶智感(持股51%),布局多模态柔性传感器业务 [7][8] - 新业务覆盖机器人触觉(电子皮肤)、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医疗康复外骨骼手套等产品 [9] - 电子胶粘材料应用于固态电池的电芯、模组、pack部位,功能包括密封、缓冲、绝缘等 [9] 市场反应 - 2025年前7个月股价累计涨幅约140%,6月26日至8月5日区间最高涨幅达70% [7][8] - 8月11日股价跌停报21.44元,创年内最大跌幅,此前历史最高价25元对应年内涨幅178% [3] - 公司高管6月底披露减持计划,拟减持182.58万股(约3914万元) [7] 行业背景 - 固态电池板块48只个股年内平均上涨26.6%,部分个股涨幅超160% [7]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陆续装车,低空飞行、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带来边际需求 [7]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逐步落地,核心零部件增长空间受市场重视 [7]
题材炒作面临业绩验证,晶华新材跌停回应估值狂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1 17:29
公司股价表现 - 晶华新材8月11日早盘开盘五分钟后封死跌停,报21.44元,创年内单日最大跌幅 [1] - 上周二晶华新材创下历史最高价25元,当时年内累计涨幅一度达到178% [1] - 6月26日至今晶华新材累计上涨45.96%,按照8月5日收盘创下历史最高计算,区间最高涨幅达70% [5] - 2025年前7个月股价累计涨幅约140% [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0.53% [2] - 归母净利润3767.44万元,同比下降7.3% [2] -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0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849.22万元,同比增长18.87% [2]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513.15万元,同比下降63.59%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8.75%、16.1% [2] - 第二季度营业利润1537.43万元,同比环比均减少两成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88.36万元,环比增长0.5% [2] - 第二季度销售净利率3.9%,环比一季度降低0.53个百分点,是2023年三季度以来的次低水平 [3] 费用情况 - 上半年销售费用2796.6万元,同比增长62.2%或1071万元 [3] -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减少186万元、399万元,合计达585万元 [3] - 三项费用合计增长586万元 [3]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工业胶粘材料、电子胶粘材料、光学胶粘材料、特种纸等 [2] - 工业胶粘和电子胶粘是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这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4%、26% [2] - 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是公司产品的重要应用方向 [2] 新业务布局 - 6月12日注册成立北京晶智感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 [5] - 晶智感主营业务从事多模态柔性传感器,产品范围覆盖机器人触觉、新能源电池、3C消费类等模组 [5] - 机器人触觉主要是灵巧手的电子皮肤 [5] - 电子胶粘材料应用于电池的电芯、模组、pack等部位,主要作用为密封、缓冲、绝缘、阻燃、隔热等材料提供粘接 [6] - 新业务目前处于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阶段,尚不具备贡献营业收入的能力 [6] 行业状况 - 胶粘剂和胶粘带行业内企业多而小、分布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经营两极分化 [2] - 国内少数领先企业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崭露头角,但整体竞争力仍弱 [2] - 3M、德莎、日东等国际知名企业产品占据中高端市场,内资企业竞争压力巨大 [2] - 固态电池板块48只股年内平均上涨26.6%,上海洗霸、德福科技累计涨幅均逾160% [4] 高管减持 - 部分董事及高管6月底抛出减持股份计划 [4] - 副总经理白秋美、郑章勤、财务总监尹力、董秘潘晓婵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82.58万股 [4] - 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减持金额约3914万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