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资管国企红利优选

搜索文档
兴证资管换帅!刘宇出任董事长
券商中国· 2025-05-22 21:03
人事变动 - 兴证资管董事长孙国雄到龄退居二线转任业务巡视员,由原兴证投资执行董事兼总裁刘宇接任董事长职务 [1][2] - 刘宇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历,曾任山东汇德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证券交易所财务部副总监、西藏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2] - 2022年8月公司引入郭贤珺任副总裁分管公募投资业务,郑方镳主持权益投资和研究工作 [2] - 2022年11月永赢基金固收老将徐翔接任总经理,但于2024年9月因个人原因离任 [3] - 2024年3月原副总经理杨华正式升任总经理,郑方镳被任命为副总经理 [3] 管理团队建设 - 公司近几年积极引进外部人才,搭建专业管理团队,包括公募投资、权益投资等领域 [2][3] - 现任总经理杨华具有北京大学数学系背景,历任兴业银行、兴业信托等机构投资管理职务 [3] - 副总经理郑方镳为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厦门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兴业证券化工首席分析师 [3] 业务发展 - 公司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2024年末达1009.95亿元,较上年增长20% [5] - 2023年11月获批公募基金管理资格,成为行业第14家持牌券商资管 [4] - 2024年3月发行首只公募基金"兴证资管国企红利优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采取红利+量化策略,但规模不足2亿元 [5] - 公司深化"固收+"策略,夯实固收产品基本盘,做大ABS管理规模 [5] 公司背景 - 兴证资管为兴业证券全资子公司,前身为2000年设立的资产管理部,2014年独立为子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 [4] - 公司表示将坚持长期价值导向,推进公私募产品系统化建设 [4]
"保成立"到"抢时间"!这类基金上新逻辑生变
券商中国· 2025-03-10 16:53
发起式基金市场动态 - 发起式基金从"保成立"工具转变为"抢时间"布局手段 当前行情升温背景下 基金公司通过发起式基金快速建仓以捕捉市场机会 [1][5] - 2025年3月前已有41只发起式基金成立 涵盖国企红利 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 软件ETF 恒生消费 港股通高股息 汽车产业等多个热门主题 [3] - 典型案例如凯石元鑫募集期缩短至2天 初始规模1061万元均由内部人员认购 景顺长城医疗产业成立后涨6% 中欧恒生科技指数涨24.86% [3][5] 发起式基金运作机制 - 发行门槛为总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 管理人/高管需自购至少1000万元并锁定三年 这种机制使基金能在市场低参与度时成功发行 [4] - 天相投顾指出 发起式基金若业绩优异 可帮助基金公司快速扩大规模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华南公募渠道人士表示可通过持续营销弥补初始规模不足 [4][5] - 华北头部公募人士强调 发起式基金能否做大规模取决于基金经理能力 公司投研资源及市场行情配合 近年多只权益类发起式基金因三年期满规模不足2亿而清盘 [7] 发起式基金风险特征 - 发起式基金面临"宽进严出"约束 三年考核期需达到2亿元规模门槛 近期清盘基金中发起式产品占比较高 如上银稳健优选因规模仅1080万元触发清算 [6] - 平安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发起式等产品临近三年大考 若2025年3月11日规模不足2亿将自动终止 已提前暂停申购 [6] - 2022年集中成立的发起式基金中大量产品未能通过规模考核 显示该类产品存在"高发行量 高淘汰率"特征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