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草原羔羊
搜索文档
年赚23亿,80%由下沉市场买单,火锅界“爱马仕”冲击IPO
36氪· 2025-07-15 08:07
公司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定位为高端火锅品牌,以“产品主义”为核心,强调毛肚和菌汤等特色菜品 [1] - 公司人均客单价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3月底整体人均客单价为148元,比海底捞高45%,是行业70元人均客单价的2倍多 [1] - 公司在一线城市的人均客单价从2022年的183元降至2024年的165元,但依然维持高端定位 [1] - 公司拒绝行业普遍的低价策略,不下调客单价,并通过下架普通菜品(如白菜)、上新时令蔬菜(如荆芥、罗马生菜)来强化高端形象 [2] - 公司为产品赋予故事性以支撑高客单,如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的毛肚、自然生长约180天的内蒙草原羔羊等 [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14.33亿元增至2024年的23.0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6.9% [4][5]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9%提升至2024年的8.5%,但低于海底捞自2023年起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 [4] - 公司营收体量与行业龙头存在巨大差距,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5亿元,是公司23.07亿元营收的18倍 [4] - 公司翻台率面临压力,尤其在一线城市,翻台率从2022年的3.9降至2025年3月的3.2,低于行业4.0的“枯荣线” [9][10] - 公司单店日均销售额在一线城市出现显著下滑,从2022年的7.79万元降至2024年的5.80万元,降幅达25.5% [10] 门店扩张与市场分布 - 公司门店数量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83家增至2025年3月的145家,增长67.44% [5] - 公司扩张高度依赖下沉市场,二线及以下城市共有114家门店,占总门店数量78.6% [5] - 下沉市场为公司贡献更高利润,2025年第一季度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达24.5%,高于一线城市的20.7% [5] - 公司营收增速(60.99%)已不及开店速度(67.44%),导致店均贡献营收下降 [10] - 公司未来扩张计划激进,2025年至2027年计划新开40家、50家和60家直营门店 [12] 会员体系与客户运营 - 公司拥有精细的会员体系,根据消费频次与金额分为肚粉、肚侠、肚王、肚神等级别 [7] - 会员权益出现缩水,包括消费积分从每年清零改为每月清零,部分积分兑换礼品所需积分上涨,可兑换礼品减少 [7] - “肚神”级别的“免排队”权益曾引起普通顾客不满,并滋生了黄牛售卖会员权益的现象 [9] - 公司创始人曾表示有75%都是回头客,但会员权益变化和部分菜品涨价(如鸭屎香奶茶从20元涨至24元)可能影响复购 [7][9] - 公司要求店长打造个人IP并卷向24小时营业,以提升用户消费频次 [11]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挑战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线下门店,97%的营收来源于堂食,至今未开放任何外卖业务 [12] - 公司子品牌探索波折,“超岛自选火锅”曾因售卖“假羊肉”赔付约835万元,“桃娘小火锅”定位30元客单价但优势不突出,门店不断收缩 [12] - 公司拥有自建供应链体系,包括5家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覆盖14个省及直辖市 [13] - 供应链产能利用率不足,2024年中央厨房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75%,规模化扩张是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关键 [14] - 公司面临资本对赌协议压力,若未能在2029年12月1日前完成上市,投资方有权要求回购股份 [13]
冲刺“火锅第三股”,巴奴递表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6-17 16:38
公司上市计划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拟于主板挂牌,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有望成为继呷哺呷哺、海底捞后火锅赛道第三家上市企业 [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直营门店网络覆盖全国近40个城市,门店数量达145家,较2021年末增长74.7% [1][5] - 2024年全年收入超23亿元,同比增长36%,调整后利润约2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收入超7亿元,同比增长33%,调整后净利润约0.8亿元 [1]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4.331亿元、21.116亿元、23.073亿元,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4150万元、1.437亿元、1.959亿元 [4] - 2024年一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收入分别为5.639亿元、7.087亿元,同期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5750万元、7670万元 [4] 市场定位与行业地位 - 火锅是中国餐饮行业第一大市场,品质火锅市场(客单价120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8% [3] - 公司是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中按收入计的最大品牌,2024年占据3.1%的市场份额 [3] - 品牌于2012年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以"毛肚+菌汤"为招牌特色产品,确立差异化定位 [3] 门店分布与经营效率 - 78.6%的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共114家门店,一线城市门店31家 [5] - 2025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为20.7%,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为24.5% [5] - 河南区域拥有53家门店 [5] - 扩张策略以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为根据地,向周边城市拓展 [5] 产品战略与销售结构 - 2015年提出"产品主义"理念,强调产品质量把控 [8] - 形成"一王一后十二大护法"特色产品矩阵,包括毛肚、野山菌汤等核心菜品 [8]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该产品矩阵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9.8%、48.0%、47.9%及49.6% [8] 消费趋势与运营指标 - 顾客人均消费由2022年的147元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38元 [6] - 门店整体翻台率由2022年的3.0次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7次 [6] - 下沉市场具有房租、人力成本优势,且优质产品供给不饱和 [6] 发展策略与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部分用于在已建立品牌影响力的重点城市加大门店密度,并拓展至周边地级市 [5] - 计划在河南、陕西、湖北、河北、安徽、浙江及江苏省建设卫星仓,推动下沉市场渗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