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肚
搜索文档
超百万餐饮门店关停背后,品质餐饮正在穿越市场周期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18:03
国庆假期餐饮业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巴奴毛肚火锅全国近160家门店累计接待顾客近150万人次,平均等位时长超过1个小时 [1] - 同期,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1] - 其他餐饮品牌如夸父炸串全国营业额同比增长近70%,奈雪的茶店均订单量与营收同比实现双增长 [1] 行业结构性变化 - 2025年消费市场主基调为反内卷、追求品质消费,坚守口味与食材质量并注重服务的品牌进入加速跑阶段 [2] - 这与近两年餐饮业低迷形成反差,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161万家餐饮门店关停,平均每分钟有6家关闭 [1] -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门店客流稀少,而巴奴毛肚火锅、霸王茶姬等品质品牌门店多数时间排长队 [3] 品质餐饮消费趋势 - 消费者选择餐厅时,品质优劣通过线上平台和口碑传播已无秘密,愿意为品质而等待而非将就 [3] - 消费者需求从满足口味转变为更加注重食材品质、用餐环境舒适度及服务专业性 [3] - 高端餐饮承压,2023年精致餐饮闭店率达13%,2024年人均3000元以上米其林餐厅预订量同比下滑42% [3] 巴奴毛肚火锅案例分析 - 巴奴作为2001年创办的中高端品质火锅品牌,单日翻台率突破8次,截至2025年6月占中国品质火锅市场3.1%的份额 [4] - 品牌通过品质升级和创新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2025年以来在多个二、三线城市落下首店,目前全国总门店数逼近160家,并计划未来三年新开177家店,年均增速30% [4] - 具体举措包括对毛肚等招牌产品的极致追求,国庆假期一次性上新六款应季蔬菜,并通过服务员详细介绍提升体验 [8] 品质管理的关键要素 - 供应链筑基是保障品质的核心根本,例如喜茶深入上游茶园、牧场从源头把控原料品质 [6] - 产品创新需求日益凸显,需要打造爆款产品 [6] - 服务升级对提高消费者粘性至关重要,例如泡泡玛特通过IP互动构建情感连接,提供沉浸式体验 [6] 行业竞争格局与前景 - 部分传统品牌因产品同质化、供应链管理粗放和服务模式僵化陷入价格战恶性循环,与品质品牌差距拉大 [5] - 餐饮业正经历大浪淘沙,短期阵痛难免,但长期依然充满机遇 [9] - 唯有在口味、食材与服务上坚持的长期主义者,才能穿越周期,赢在未来 [9]
一个月连遭两起食安事件,门店增速放缓,锅圈食汇怎么了?
贝壳财经· 2025-11-04 14:41
近期,被称为"火锅食材界蜜雪冰城"的锅圈食汇再陷"食安门",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在锅圈食汇 的"七珍菌菇荟"干菌菇套装中发现烟头。根据公开报道,锅圈食汇的食材因食安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并非 首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还有消费者投诉其"糖蒜过期、乌鸡卷无日期""松茸拌饭酱里吃出塑料袋"等 问题。 门店数量曾一度"狂奔"的锅圈食汇,如今增速明显放缓。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火锅赛道入局者增多、竞 争加剧,堂食火锅的客单价屡创"新低"。随着即时零售持续发展,加之其一直依赖的加盟模式,锅圈食 汇将面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挑战。 食材现苍蝇、烟头、蛆虫?锅圈连遭投诉 据媒体报道,11月2日,吉林白山的张女士反映,其在锅圈食汇购买毛肚带回家,拆开外包装发现毛肚 里有一只苍蝇。张女士将该事件投诉至12315与锅圈食汇。11月3日,锅圈食汇方面回应媒体采访称,已 与消费者和解,同时公司领导层已经向厂家反馈。 这是锅圈近一个月内第二起食品安全事件。10月21日,有网友曝光在"七珍菌菇荟"产品中发现烟头。随 后锅圈食汇对此致歉并称与消费者已和解,但表示"因消费者拆包后发现,具体情况仍在调查"。此外, 今年9月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投诉锅圈食汇 ...
逆势新开门店数十家,仅靠“产品主义”巴奴能否破题?
搜狐财经· 2025-10-23 22:50
消费者在排队等待就餐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嘉伟 报道 今年暑期,一名外国小伙在二手平台购买巴奴毛肚火锅(以下简称"巴奴")"免排队券"被骗一事,在社 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对此,巴奴回应称,会坚决抵制黄牛的这种违法行为,并且今年下半年将加大开店力度,提高门店的运 营效率,希望能够有效地缓解顾客的等位时长,提升顾客体验。 海报新闻记者梳理最新的门店数据发现,巴奴正在兑现上述承诺。最新数据显示,巴奴的直营门店接近 160家,相较于一季度,新开门店数十家。 巴奴逆势开店的多重逻辑 在河南,庄稼人有着"冬闲人不闲"的习惯,"田不冬耕不肥,地不冬耕不收",而从中原大地走出的巴 奴,似乎也在借鉴这种古老而朴素的发展智慧。 当下,火锅市场正在经历周期。 目前,火锅行业正经历周期,不少火锅品牌面临着调整,巴奴为何却能逆势开店? 不过对于巴奴来说,把店开起来仅仅是考验的开始。 为了保证菜品品质,巴奴一直坚持 "先造链,再开店" 的原则,也正是这一原则,打造出了巴奴品质火 锅的招牌。但面对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巴奴必定要在坚守核心壁垒的同时,破解规 模化扩张与品质管控的平衡难题。 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巴奴的扩张节奏还 ...
巴奴冲刺港股IPO背后:加速全国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8-15 18:45
核心观点 - 火锅品牌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完成全国性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迈出资本化重要一步 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并持续在长三角 西北及华南地区开设新店巩固核心经济圈及战略要地布局 [1][2] - 公司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14.33亿元增长至23.07亿元 2024年净利润达1.23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提升至8.5%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5.7%至7.0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10.8% [4] - 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确立品牌护城河 以"毛肚+菌汤"为核心招牌 并重点布局二线及以下城市 门店占比达78.6% 有效避开与头部品牌正面竞争 [2][3] 战略布局与扩张 - 自2001年创立以来 公司秉持"能冷鲜不冷冻 能天然不添加 能当天不隔夜"的产品主义理念 从早期模仿海底捞服务模式转变为2012年确立"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 毛肚和菌汤才是"的战略转型 实现差异化竞争 [2] - 加速全国化扩张步伐 2018年进入北京 2021年进军华南 直营门店网络覆盖全国40多个城市 截至2025年6月9日门店数量达145家 较2021年末83家增长74.7% [2] - 2025年第三季度在长三角 西北及华南地区持续落子 相继在杭州 嘉兴 扬州 西安 东莞 许昌等城市开设新店 进一步巩固核心经济圈及战略要地布局 [1][2] - 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78.6% 新店开设强化下沉市场优势 扩张策略有效避开与头部品牌正面竞争 借助当地市场消费潜力实现快速增长 [2][3]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实现14.33亿元 21.12亿元 23.07亿元 净利润由亏损转为盈利 2024年达1.23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提升至8.5% [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5.7%至7.0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达7670万元 经调整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10.8%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顾客平均人均消费为138元 较上年同期148元有所下降 2025年第一季度翻台率攀升至3.7次/天 显示运营效率提升和市场吸引力增强 [4] 资本运作与行业地位 - 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拓展自营餐厅网络 加强品牌建设 优化供应链体系及补充营运资金 [4] - 作为中国品质火锅市场领军者 与呷哺呷哺 海底捞 捞王 七欣天等品牌共同构成港交所"火锅军团" 此次IPO是公司发展里程碑和中国餐饮品牌资本化进程重要案例 [4]
(成都世运会)舌尖上的世运:“中国味”圈粉“世界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9:47
餐饮行业国际推广成效 - 成都世运村餐厅每日供应数百种餐食 包括回锅肉 宫保鸡丁等地道川菜及地中海风味 欧陆经典菜肴[3] - 火锅成为外籍参赛人士首选 火锅店内的多语言欢笑声与蒸汽交织 有人研究毛肚"七上八下"涮烫技巧 有人误认黄喉为海鲜食材 还有人特意点特辣锅底体验四川热辣[3] - 四川特产店见证国际需求增长 美国运动员大量采购花椒和火锅底料 计划将"刺激又迷人的味道"带回国[3] 中式餐饮文化输出表现 - 西北牛肉面和水饺受奥地利手球队运动员青睐 队医用五天练熟筷子技巧 认为通过美食可接近中国文化[5] - 红糖糍粑获得荷兰籍体操评判员高度认可 其软糯口感超越传统小笼包 被评价为"从未尝过的奇妙味道"[5] - 巴拿马运动员明确表示最钟情麻辣味型 认为其最能代表四川的热情与活力[5] 休闲食品跨境拓展机会 - 辣条 瓜子等中国零食受乌克兰蹼泳选手青睐 被作为带给家人的特色礼品 认为"了解国家需从味道开始"[5] - 红油抄手等小吃成功吸引国际运动员 尽管初次尝试被辣到吐舌 但仍持续尝试[1] - 鱼香肉丝和甜皮鸭改变泰国教练对川菜认知 认为本地辣味具有层次感 与海外川菜馆完全不同[3]
苏小检“你点我检”夏日专项抽检全部合格
苏州日报· 2025-08-04 08:31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对280批次夏季食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检且结果显示全部合格 [1] - 抽检食品种类包括冰淇淋、雪糕、奶茶、纯净水、茶饮料、豆浆等冷饮以及即食鲜切水果、西瓜、葡萄等果蔬和毛肚、小龙虾、啤酒等夏季热销食品 [1] - 抽样场所覆盖大中小型超市、餐馆、小食杂店和农贸市场等流通环节 [1] 检验范围与指标 - 重点检验项目涵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和重金属等安全关键指标 [1] - 抽检通过国家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系统依据消费者投票结果确定受检食品种类 [1]
巴奴人均138元,排长队反引黄牛钻空,回应“将加速开店!”
贝壳财经· 2025-07-20 20:11
暑期餐饮市场火爆 - 暑期餐饮市场持续高温般火爆 外国小伙因不想排队购买巴奴毛肚火锅"免排队券"被骗 引发微博话题讨论[1] - 公司表示坚决抵制黄牛违法行为 下半年将加大开店力度 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缓解顾客等位时长[2] 公司经营数据 - 北京区域门店平均日进店人数超400人 平均日翻台近5次 主力门店6月平均日翻台超8次 周末翻台10次以上[7] - 2025年第一季度一线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20.7% 二线及以下城市24.5% 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 - 单店平均每日营收57688元 平均客单价138元 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9] 上市计划与行业定位 - 6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拟主板上市 或成火锅赛道第三家上市企业 品质火锅第一股[7] - 定位"品质火锅" 坚持"产品主义" 20多年改写火锅行业竞争逻辑 回归食材本质 坚守产品体验[7][11] - 在消费理性时代 消费者对"真"与"好"的追求 质价比极致追求成为公司强大商业模式和"护城河"[7] 门店扩张战略 - 2024年新开门店35家 直营网络覆盖39个城市 门店总数145家 较2021年末增长74.7%[16] - 2025-2027年计划分别新增约40家、50家及60家直营门店 保持稳扎稳打布局理念[16] - 新店呈现"首店即爆"增长 淄博万象汇店登大众点评全城热门榜第一 单日进店人数破千[16] 产品策略与创新 - 聚焦毛肚及相关菜品 毛肚点击率超90% 每年上桌超400万次 构成70%以上主营收入[17][18] - 与西南农大合作研发"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 实现毛肚健康与美味双重飞跃[18] - 半年上线44款新品 严格遵循"蔬菜月月上新"铁律 食材标注地理坐标 回归本味[20][23] 消费者行为与行业趋势 - 消费者日常偏爱性价比 重要日子愿为品质买单 零点火锅单店交易额等数据超过自助火锅[12] - 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 川渝火锅门店毛肚点单率长期保持80%以上[17] - 毛肚在全国川渝火锅中点击率超过牛肉、鸭肠 成为点击率最高菜品[17]
年赚23亿,80%由下沉市场买单,火锅界“爱马仕”冲击IPO
36氪· 2025-07-15 08:07
公司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定位为高端火锅品牌,以“产品主义”为核心,强调毛肚和菌汤等特色菜品 [1] - 公司人均客单价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3月底整体人均客单价为148元,比海底捞高45%,是行业70元人均客单价的2倍多 [1] - 公司在一线城市的人均客单价从2022年的183元降至2024年的165元,但依然维持高端定位 [1] - 公司拒绝行业普遍的低价策略,不下调客单价,并通过下架普通菜品(如白菜)、上新时令蔬菜(如荆芥、罗马生菜)来强化高端形象 [2] - 公司为产品赋予故事性以支撑高客单,如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的毛肚、自然生长约180天的内蒙草原羔羊等 [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14.33亿元增至2024年的23.0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6.9% [4][5]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9%提升至2024年的8.5%,但低于海底捞自2023年起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 [4] - 公司营收体量与行业龙头存在巨大差距,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5亿元,是公司23.07亿元营收的18倍 [4] - 公司翻台率面临压力,尤其在一线城市,翻台率从2022年的3.9降至2025年3月的3.2,低于行业4.0的“枯荣线” [9][10] - 公司单店日均销售额在一线城市出现显著下滑,从2022年的7.79万元降至2024年的5.80万元,降幅达25.5% [10] 门店扩张与市场分布 - 公司门店数量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83家增至2025年3月的145家,增长67.44% [5] - 公司扩张高度依赖下沉市场,二线及以下城市共有114家门店,占总门店数量78.6% [5] - 下沉市场为公司贡献更高利润,2025年第一季度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达24.5%,高于一线城市的20.7% [5] - 公司营收增速(60.99%)已不及开店速度(67.44%),导致店均贡献营收下降 [10] - 公司未来扩张计划激进,2025年至2027年计划新开40家、50家和60家直营门店 [12] 会员体系与客户运营 - 公司拥有精细的会员体系,根据消费频次与金额分为肚粉、肚侠、肚王、肚神等级别 [7] - 会员权益出现缩水,包括消费积分从每年清零改为每月清零,部分积分兑换礼品所需积分上涨,可兑换礼品减少 [7] - “肚神”级别的“免排队”权益曾引起普通顾客不满,并滋生了黄牛售卖会员权益的现象 [9] - 公司创始人曾表示有75%都是回头客,但会员权益变化和部分菜品涨价(如鸭屎香奶茶从20元涨至24元)可能影响复购 [7][9] - 公司要求店长打造个人IP并卷向24小时营业,以提升用户消费频次 [11]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挑战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线下门店,97%的营收来源于堂食,至今未开放任何外卖业务 [12] - 公司子品牌探索波折,“超岛自选火锅”曾因售卖“假羊肉”赔付约835万元,“桃娘小火锅”定位30元客单价但优势不突出,门店不断收缩 [12] - 公司拥有自建供应链体系,包括5家中央厨房和1家底料加工厂,覆盖14个省及直辖市 [13] - 供应链产能利用率不足,2024年中央厨房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75%,规模化扩张是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关键 [14] - 公司面临资本对赌协议压力,若未能在2029年12月1日前完成上市,投资方有权要求回购股份 [13]
40万家火锅店厮杀!6.9%店卖30元,8.6%飙150元,隐藏着啥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32
火锅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中国火锅市场规模突破6100亿元,占餐饮业总规模的18.3% [1]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9.9元平价锅底与人均183元高端火锅并存 [1] - 2024年火锅门店总数约40万家,较2020年减少12%,但头部50品牌市场集中度从18%提升至29% [5] 高端火锅市场动态 - 高端火锅面临信任危机,巴奴因"富硒土豆"硒含量不足和"18元5薄片"毛肚事件引发公众质疑 [3] - 新型高端模式崛起,如云南野生菌火锅"山缓缓"客单价达150元,美团数据显示客单价超150元门店占比8.6%,较2019年增长5.3个百分点 [5] - 90后消费者贡献高端火锅62%交易额,跨界业态如"火锅KTV"在一线城市渗透率达17% [5] 下沉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小火锅品类增速达33.6%,远超行业整体的3.7% [9] - 海底捞试点"沸派"旋转火锅,采用9.9元锅底策略,单店日均客流突破500人次 [9] - 河北品牌"围辣小火锅"以24元客单价三年扩张至800家门店,85%位于三四线城市 [9] - 低价竞争导致6.9%门店客单价跌破30元,较2020年上升4.2个百分点 [10] 品牌案例分析 - 小龙坎2016-2018年加盟店从12家飙升至1100家,年均增长率超500%,但2018年地沟油事件导致237起食品安全投诉 [13][15] - 小龙坎通过数字化改造(AI行为识别、NFC芯片追溯)使食品安全投诉下降68%,但2024年门店数量较巅峰期减少37% [15][17] - 海底捞全球门店突破1400家,但2023年单店日均客流较巅峰期下降18% [21] - 呷哺呷哺2018-2020年平均每周新增3家门店,加盟商数量增长217%,但2021年羊肉卷掺假事件及高端品牌"趁烧"累计亏损3.2亿元 [23] 行业创新与转型 - 重庆佩姐火锅通过社区店模式将单店投资压缩至70万元,坪效提升至传统门店2.1倍 [5] - 家庭火锅外卖同比增长40%,显示消费场景多元化趋势 [5] - 行业从业者指出竞争焦点从"味道→服务→供应链→科技"的演变路径 [5]
巴奴赴港IPO 品质火锅模式能否持续复制?
中国经营报· 2025-06-30 22:27
公司概况 - 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定位为品质火锅品牌,以毛肚和菌汤作为招牌产品 [1] - 公司从河南起步,2001年开设首家火锅店,2012年进入华东市场,2019年进入上海市场 [1] - 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145家门店,较2021年末增长74.7% [2] - 公司计划2025-2027年分别新开设40家、50家及60家直营门店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7.09亿元,净利润0.55亿元 [1] - 2022-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5.2%、21.3%、21.5%、23.7% [2] - 一线城市门店经营利润率为20.7%,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为24.5% [2]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坚持"产品主义"差异化策略,与海底捞服务导向形成区隔 [3] - 2022-2025年第一季度客单价分别为147元、150元、142元、138元,显著高于海底捞97.5元 [3] - 78.6%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其中河南53家,河南以外92家 [3] - 公司认为具备将"河南模式"复制至其他城市的能力 [3] 行业对比 - 海底捞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率为14.6%,低于巴奴21.5% [2] - 海底捞2024年平均翻台率4.1次/天,2023年为3.8次/天 [2] - 头部品牌如海底捞、呷哺呷哺正采取降价策略 [3] 发展策略 - 未来重点包括:门店网络拓展、产品研发创新、供应链能力提升、数字化投入、品牌影响力强化 [4] - 行业专家建议发展第二曲线,如推出子品牌进入性价比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