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及配套产品
搜索文档
金万众冲刺北交所上市 核心业务收入连降3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21:21
公司业务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刀具及配套产品销售、刀具应用延伸服务、涂层设备制造和销售,其中第三方品牌分销是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87.35%、81.68%和78.23% [4] - 公司主要为日本厂商代理,包括住友、大昭和、京瓷、欧士机、三丰等,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报告期内分别为6.93亿元、6.01亿元和5.43亿元,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90.89%、88.48%和86.25% [4] - 自主品牌刀具及配套产品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分别为9993.73万元、1.33亿元和1.49亿元,但占比仍不足两成 [3] 财务表现与业绩趋势 -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报告期内分别为9.88亿元、9.50亿元和9.23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4.65%至2.10亿元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小幅回升至8698.95万元,但仍低于2022年的9000.23万元 [5] - 代理业务收入逐年下降,2023年和2024年同比降幅分别达到10.13%和6.90% [5] 毛利率与盈利能力 - 自主品牌刀具及配套产品毛利率报告期内持续下降,分别为39.75%、38.39%和33.79% [7] - 毛利率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行业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4.82%、41.26%和38.05% [7] - 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2024年切削工具行业利润率为8.3%,较2023年下降2.7个百分点 [7] 产能与利用率 - 自主生产刀具产能利用率报告期内分别为73.27%、82.83%和95.40%,但较2020年和2021年的104.19%和130.24%波动明显 [10] - 公司计划募资7069.50万元用于子公司万众精密"年产22.4万支三轴以上联动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刀具项目" [9] 行业环境与竞争 - 国产刀具产业崛起,市场对进口刀具依赖降低,刀具进口额由2018年的148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87.58亿元 [5] - 行业面临降价压力,2024年切削工具行业营收1077亿元,同比下降1.8% [7] - 多家同行企业扩大产能,但整体产能利用率下降,新增产能消化存在风险 [9] 战略转型与投资布局 - 公司加码自主品牌建设,但转型进展缓慢,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占比仍不足两成 [3] - 公司投资布局产业延伸,报告期内夸克涂层净利润分别为-1187.17万元、-398.43万元和105.11万元,西格数据净利润分别为-1481.57万元、-168.67万元和-1164.01万元 [8] 上市进程与监管关注 - 公司曾冲刺上交所主板IPO,但因财务标准变化终止审核,2023年净利润不再满足主板上市要求 [9] - 此次北交所IPO计划募资3.28亿元,较此前主板IPO拟募资6.91亿元减少超一半 [9] - 监管部门问询关注刀具生产项目的产能消化能力、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9] 公司治理与税务状况 - 公司曾失去高新技术企业身份,2019年和2020年因未持续满足认定标准主动补交企业所得税 [10] - 自2022年起采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022年缴纳企业所得税7632.22万元,其中补缴2019年、2020年税款2127.18万元 [10]
金万众冲刺北交所上市:核心业务收入连降3年,曾因高新企业资质补税超2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0:54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中国刀具制造行业起步较晚 中高端市场长期被欧美日韩品牌占据[1] - 国产刀具加速崛起 进口刀具依赖度降低 刀具进口额从2018年148亿元下降至2023年87.58亿元[8] - 2024年切削工具行业营收1077亿元 同比下降1.8% 行业利润率8.3% 较2023年下降2.7个百分点[13] 公司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主要业务为第三方品牌刀具分销 2022-2024年分销收入占比分别为87.35%/81.68%/78.23%[2][3][6]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9993.73万元/1.33亿元/1.49亿元[3][10] - 刀具应用延伸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2.54%提升至2024年5.09%[3]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营收连续三年下滑 报告期内分别为9.88亿元/9.50亿元/9.23亿元 2024年一季度同比下滑4.65%[8] - 归母净利润2024年回升至8698.95万元 仍低于2022年9000.23万元[9] - 自有品牌毛利率持续下降 报告期内分别为39.75%/38.39%/33.79% 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12][13] 供应链与采购集中度 - 前五大供应商均为日本厂商(住友/大昭和/京瓷/欧士机/三丰)采购集中度高达90.89%/88.48%/86.25%[6][7] - 采购金额持续下降 报告期内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6.93亿元/6.01亿元/5.43亿元[6][7] 战略转型与产能布局 - 加码自有品牌建设但收入占比仍不足两成(2024年16.12%)[3][5] - 自主生产刀具产能利用率从2020年130.24%波动至2024年95.40%[17] - 计划募资3.28亿元 其中7069.50万元用于年产22.4万支数控机床刀具项目[15][16] 投资与子公司表现 - 投资的夸克涂层净利润从-1187.17万元改善至105.11万元 西格数据持续亏损(2024年-1164.01万元)[14] - 子公司万众精密处于投产初期 设备磨合导致成本较高[13] 资本市场进展 - 曾冲刺上交所主板IPO但因净利润不满足新规终止 转战北交所[15][17] - 因未持续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 补缴2019-2020年税款2127.18万元[17]
这家公司撤回沪市主板IPO,现欲北交所上市,主要收入靠卖日本刀具
国际金融报· 2025-04-21 16:22
IPO历程与市场转换 - 公司于2024年4月主动撤回沪市主板上市申请,同年6月被上交所终止审核[4] - 撤回主因是2024年4月上交所新规提升了财务指标,公司未能达标[4] - 终止主板IPO后仅一年,公司于2024年4月15日备案登记,转向辅导北交所上市[1][10] 财务指标与上市标准对比 - 2020-2022年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分别为8.5亿元、10.21亿元和9.88亿元,三年累计营收约28.59亿元[7][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500.63万元、1.02亿元和8346.4万元,三年累计净利润超过2.7亿元,但2022年净利润未达1亿元[7][8] -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816.5万元、7917.34万元和-2338.13万元,三年累计9395.71万元[9] - 原主板IPO计划募资6.91亿元,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5%,预计估值约27.64亿元[9] 业务模式与客户基础 - 公司是刀具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业务以第三方品牌分销为主,该部分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87%[3][11][12] - 报告期内出货总量近百万项次,累计服务客户近万家,包括近400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数百家央企/国企[11] - 客户行业覆盖通用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程机械、3C制造等,知名客户包括比亚迪、大众、一汽、富士康、格力电器等[11] 供应链与供应商集中度 - 收入高度依赖第三方品牌,2022年超过78%的收入来自日本刀具品牌[1][12]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1.93%、89.41%和90.94%[12] - 住友、大昭和、京瓷三家日本品牌连续三年为前三大供应商,2022年采购额合计占比超过78%[12] - 公司是住友和京瓷品牌刀具在中国销售额最大的代理商[12] 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小明,直接持股78.62%[13] - 通过其他实体合计控制公司90.2833%股份的表决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