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资本设备
搜索文档
These 3 US chip stocks are most at risk due to China's rare earths curbs
Invezz· 2025-10-14 03:18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对稀土金属出口实施新的许可证要求,收紧控制[1] - 稀土金属对于高精度真空系统和磁基组件至关重要,是先进半导体制造的基础[1] - 新规将于12月生效,芯片设备制造商面临供应中断和成本上涨的不确定性[1][2] 受影响公司分析 - **应用材料公司**:其工具严重依赖用于涡轮泵的稀土永磁体,以实现原子级精度,尤其是在10纳米以下制程中[3][4];若采购受限,可能面临工具发货延迟或成本上升[4];公司股价年内上涨约35%[4] - **拉姆研究公司**:其蚀刻和沉积工具依赖稀土,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等技术需要使用稀土增强组件来实现无振动环境[5];中国控制全球超过90%的稀土加工产能,任何中断都可能影响其生产时间表[6];公司股价在2025年飙升90%[5] - **科天公司**:其量测和检测系统需要稀土基磁体来稳定内部组件,钇等受限元素用于防止磁体腐蚀,对长期可靠性不可或缺[8];对稀土依赖部件的风险可能使未来产品推出复杂化[9];公司股价今年上涨超过60%[9]
Jabil(JBL)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25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营收达83亿美元,超出指引中点约8亿美元 [9] - 第四季度核心营业利润为5.19亿美元,核心营业利润率为6.3%,同比提升50个基点 [9] - 第四季度GAAP营业利润为3.37亿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99美元,核心稀释后每股收益为3.29美元 [9] - 第四季度净利息支出为6500万美元 [9] - 第四季度运营现金流为5.88亿美元,全年运营现金流为16.4亿美元 [11] - 第四季度净资本支出为8300万美元,全年为3.22亿美元,占营收的1.1% [11] - 全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超过13亿美元 [11] - 财年末现金余额约为19亿美元,债务与核心EBITDA比率为1.3倍 [11] - 预计第一季度总营收在77亿至83亿美元之间,核心营业利润在4亿至4.6亿美元之间 [16] - 预计第一季度核心稀释后每股收益在2.47至2.87美元之间,GAAP稀释后每股收益在1.27至1.84美元之间 [16] - 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息支出约为6400万美元,全年在2.4亿至2.5亿美元之间 [17] - 预计第一季度及全年核心税率为21% [17] - 预计2026财年营收增长约5%至约313亿美元,核心营业利润率扩大约20个基点至约5.6% [56] - 预计2026财年核心每股收益为11美元,自由现金流将超过13亿美元 [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受监管行业第四季度营收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核心营业利润率扩大40个基点至6.5% [10] - 智能基础设施第四季度营收为37亿美元,比预期高出4亿美元,核心营业利润率为5.9% [10] - 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第四季度营收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4%,核心营业利润率为6.6%,同比提升210个基点 [11] - 预计第一季度受监管行业营收为30.5亿美元,同比增长3% [15] - 预计第一季度智能基础设施营收为36.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7% [15] - 预计第一季度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营收为12.9亿美元,同比下降16% [15] - 预计2026财年受监管行业营收持平,利润率扩张 [50] - 预计2026财年智能基础设施营收增长18%,部门利润率与公司整体水平一致,在5%左右的中段范围 [54] - 预计2026财年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营收下降约13% [5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与运输市场面临全球市场调整,电动汽车近期增长放缓,但长期前景依然强劲 [18] - 医疗保健市场充满活力,由创新、人口结构和患者需求塑造,外包正进入增长阶段 [19][50] - 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到2040年将增长高达70% [22] - 在智能基础设施领域,人工智能和相关计算正在推动几十年来最深刻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 [24] - 在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领域,零售自动化、电子商务、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驱动系统的发展受到强大趋势的推动 [30] - 预计2026财年汽车与运输终端市场将下降5% [48] - 预计2026财年医疗保健增长将领先,由药物输送系统(包括GLP-1自动注射器)和动态监测(如连续血糖监测仪)推动 [50] - 人工智能相关收入从2024财年约50亿美元增至2025财年约90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增长约25%至约112亿美元 [5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深思熟虑的,建立重要的能力,以速度和质量交付,并保持领先 [23] - 在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策略是在系统层面获胜,设计和交付结合计算、网络、配电和先进冷却的集成系统 [51] - 在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领域,策略是有意从低利润率、短生命周期的传统消费电子项目中退出,并投资于增长和利润率更强的领域,如数字商务 [55] - 公司的竞争优势源于五个关键支柱的整合:长期任职的团队和运营执行文化、区域化制造足迹、规模合理化和多元化、供应链编排、工厂内部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 [36][38][39] - 资本配置优先事项包括:有机投资于回报最高的领域、进行能够建立能力的收购、通过回购和股息将约80%的自由现金流返还给股东 [56] - 长期目标是实现6%以上的核心营业利润率以及超过15亿美元的调整后自由现金流 [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财年证明了公司多元化、有弹性的投资组合的实力,以及成功应对复杂动态关税环境的能力 [59] - 近期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市场面临压力,但人工智能驱动的需求完全抵消了这些压力,在消费类别疲软的情况下,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通过投资组合修剪扩大了利润率 [35] - 医疗保健外包正进入增长阶段,新赢得的业务渠道健康,预计将成为实现6%核心营业利润率路径的重要贡献者 [50] - 人工智能需求持续极其强劲,但公司在美国正面临产能限制 [53] - 总体而言,公司进入2026财年时处于有利地位,能够继续实现增长、利润率扩张和强劲的自由现金流 [17] 其他重要信息 - 第四季度库存天数为69天,比上季度改善5天,包括库存定金在内的净库存天数为55天,环比减少4天 [11] - 财年末全球信贷额度下有40亿美元未使用额度,加上现金余额,总可用流动性超过59亿美元 [12] - 自2013财年以来,流通股从2.03亿股减少至2025财年的1.07亿股,下降了47% [13] - 在此期间以平均约52美元的价格回购了1.36亿股,包括股息和回购在内的股东总回报为77亿美元 [14] - 2024年7月,董事会授权了新的1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并打算在2026财年完全执行该授权 [14] - 公司宣布在北卡罗来纳州新建最先进的设施,以解决人工智能相关的产能限制,预计将于2026年夏季投产 [53] - 公司正在将人工智能整合到供应链的每一层,通过vCommand平台等实现端到端的可视性 [4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人工智能业务增长的更多细节以及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的看法 [63] - 人工智能收入预计从90亿美元增长25%至112亿美元,在三个领域都增长良好 [64] - 在资本设备领域,通过增加更接近工艺腔室的能力来维护和赢得新业务 [64] - 在云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将增长三位数,云业务将继续增长,感觉正在获得份额,特别是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方面 [64][65] - 在网络和通信领域,网络业务预计增长约25%,通信业务的增长抵消了网络业务的增长 [64][65] - 没有看到任何份额损失,感觉正在获得份额,对人工智能收入轨迹感觉良好 [65] - 关于利润率,业务组合中既有 accretive 的业务,也有与公司整体水平一致的业务,正在投资于特定能力(如硅光子业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以实现增值,将投资于更多能力为未来定位,并将投资组合管理到企业级目标 [81] 问题: 关于医疗保健业务增长和克罗地亚设施对利润率的影响 [66] - 医疗设备市场整体增长约3-4%,预计2026财年将恢复增长,由过去在GLP和生物制剂领域的胜利推动 [68] - 克罗地亚设施按计划进行,没有延迟 [68] - 新赢得的业务领域包括医疗设备、连续血糖监测仪和自动注射器增长(不仅由GLP-1s驱动,也由生物制剂驱动),最近为多米尼加共和国站点增加了新胜利 [68][69] - 由于自动化交付周期和监管验证要求,这些产能爬坡需要时间 [69] - PII交易按计划进行,整合已完成,团队已增加新客户 [70] - 预计医疗保健增长率将达到或超过5% [70] - 克罗地亚设施从来不是2026财年的事件,一直是2027财年,几乎是2027财年下半年的计划,完全没有延迟 [71] 问题: 关于与印度总理会晤以及在美国与印度投资优先级的看法 [72] - 会议非常积极,非常亲商,亲投资氛围令人满意 [72] -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人口,巨大的国内需求,制造业本身就有需求,无论关税如何 [72] - 公司优先考虑美国制造业,在美国的站点从14、15个增加到过去几年的30多个站点,所有人工智能增长都通过美国的站点实现,正在北卡罗来纳州开设新设施,这将是未来在美国最大的站点 [72] - 同时关注两国,但美国显然是优先考虑,因为公司是美国注册公司,在美国已有60年历史 [73] 问题: 关于数据中心业务产能管理以及增长形态 [77] - 将继续保持站点24/7运营,并利用美国存在利用率不足的站点的产能 [78] - 正在对现有站点进行改造,以支持液冷制造,为从风冷到液冷的过渡做好准备,这将在全年进行,为2027年做好定位 [78][79] 问题: 关于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利润率动态和长期盈利能力 [80] - 预计2026财年部门利润率与公司整体水平一致,在5%左右的中段范围 [54] - 业务组合中既有 accretive 的业务,也有与公司整体水平一致的业务,正在投资于特定能力(如硅光子业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以实现增值,将投资组合管理到企业级目标 [81] 问题: 关于新财年营业利润率指引的解析 [83] - 利润率提升20个基点得益于良好的业务组合改善,但美国以外地区的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是20-25个基点的阻力 [84] - 全年形态比去年更平坦,上下半年各占约50%,预计利润率在年内将持续增长 [85] - 在产品修剪方面,有意识地远离低利润率、商品化的产品,转向更多工程导向、利润率更高的产品,这对整体营收有影响,但对整体利润率有积极影响 [87] - 公司仍在朝着6%以上的企业目标迈进,业务组合(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本设备、数字商务和机器人技术)将有助于实现6%的目标,效率(自动化、人工智能)每年贡献约10个基点,产能利用率(目前为75%,正常为85%)的清理也将有利于利润率 [89][90] 问题: 关于电源管理产品市场定位和与OEM竞争对手的比较 [91] - 专注于构建能力,认为未来在于配置和全球支持规模的能力,而不是OEM方法,已在这方面投资并创建能力,对该业务的增长感觉良好,随着第一个超大规模客户、第二个超大规模客户的扩展,可能会迎来第三个超大规模客户 [92][93] 问题: 关于医疗保健客户对最新232条款问题的趋势 [96] - 这是新消息,在表面上看,公司不参与的商品类领域(如手套、轮椅等)有关税,但公司参与的领域(如制药等)有关税 [97] - 好消息是,医疗保健和汽车业务是区域化生产消费,从制造角度来看处于有利位置 [97] - 认为制药业务方面的潜在影响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如果该业务有关税,美国生产的机会将对公司有利,特别是在PII运营中,视情况发展,但认为是净积极影响 [97] 问题: 关于汽车业务产能利用率以及潜在拐点的影响 [98] - 在汽车业务方面,有足够的产能来支持上行,但本财年不预测增长 [99] - 展望未来,随着软件定义车辆架构在车辆中的应用越来越强,增加了更多电子内容,预计增长将回归,这将填补产能,在这方面处于有利位置 [99] 问题: 关于北卡罗来纳州新设施的产能爬坡、利润率、营收贡献和折旧预期 [100] - 有大量需求,对填满该站点感觉良好,站点将在下半年后半段准备就绪,预计要到2027年中才能完全满载 [104] - 该设施面积为50万平方英尺,开始将接入12兆瓦电力,18个月内将增至25兆瓦,三年内将达到80兆瓦 [104] - 随着增长和填满设施,其营收状况将随时间变化,2026年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在2027年做出显著贡献 [105] - 北卡罗来纳州投资的大部分资本支出将在2026年发生,范围在7500万至1亿美元之间,完全在资本支出占营收1.5%至2%的范围内,2025年资本支出占营收比例为1.1%,处于低端,对公司的整体资本支出投资感到满意 [107] 问题: 关于2026财年电动汽车预期下降的原因 [110] - 对汽车与运输板块保持谨慎,因为汽车制造商根据整体环境在电动汽车、内燃机和混合动力之间重置产品组合策略,存在大量波动 [111] - 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仍在下降,欧洲有所增长但基数很小(仅约200万辆),中国仍是增长区,公司参与其中以帮助抵消美国市场的疲软 [111] - 与中国第一家OEM客户的业务翻了一番,并增加了第二家中国OEM客户,将于2026年底至2027年开始爬坡,为未来该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机会 [111] - 在ACES战略(与车辆类型无关,如域控制器、区域控制、计算模块)方面继续增加这些产品组合,但存在现有项目的取消和新项目启动需要几年时间的情况 [112][113] - 公司历史上预测非常保守,由于一些终端市场存在许多变动因素,宁愿正确而非错误,保守方法是过去几个季度一直努力的方向 [114] 问题: 关于竞争对手与亚马逊的权证交易对行业或公司的影响 [115] - 公司是EMS中第一家与该公司进行权证交易的公司,这使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116] - 该公司管理的权证组合不是互补性的,而是冗余的,因此收购其他类似公司从权证组合角度来看是合理的 [116] - 需求如此巨大,拥有备用协议是合理的,从公司角度来看,与竞争对手进行此类交易几乎没有担忧,因为公司预期他们会这样做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