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服务

搜索文档
力争跻身全球EMS行业第一梯队
中国证券报· 2025-07-24 05:00
2003年,光弘科技在生产质量与品质控制上的优势逐渐凸显,成功拿到中兴通讯的订单,这一突破为公 司打开了通讯领域EMS业务的市场大门,发展态势渐入正轨。 然而,波折接踵而至。据唐建兴回忆,2007年光弘科技引入一家新加坡公司作为新大股东,本想借助其 国际化视野提升公司整体水平,结果却事与愿违。该新加坡公司因自身资金问题,从光弘科技陆陆续续 抽走了大量现金,让公司发展陷入困境。 2025年,光弘科技成立三十周年。日前,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唐建兴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感慨 道:1995年,光弘科技在惠州大亚湾诞生,从一家仅百人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厂起步,历经三十年风雨, 如今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EMS(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从手工为主的简陋厂房到高度自动化、数字 化的智能生产线,从单一的SMT(表面贴装技术)加工到覆盖消费电子、网络通讯、汽车电子的多元 化EMS业务布局,光弘科技完成了一场华丽蜕变。 唐建兴表示,光弘科技的目标是跻身全球EMS行业前十名,目前正稳步向这一目标迈进。未来,公司 将继续聚焦大客户,紧跟行业潮流,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持续发力,凭借品质、技术与全球布 局优势,全力冲刺全球EMS行业第一梯 ...
丘钛科技(01478)拟向印度Dixon出售印度子公司51%股权 总代价55.3亿卢比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22:58
交易概述 - 丘钛科技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印度丘钛及出售股东与Dixon签订具约束力条款说明书,Dixon同意收购印度丘钛51%实缴股本 [1] - 交易总代价初步协定为55.3亿印度卢比,包括股份购买事项代价42.8亿印度卢比和股份认购事项代价12.5亿印度卢比 [1] 市场机遇 - 印度拥有全球最多人口,智能终端产品消费潜力巨大,摄像头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需求预计持续稳定增长 [2] - 抢先建立摄像头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的全面营运管理能力对抢占印度市场份额至关重要 [2] - 印度政府支持如补贴有利于印度丘钛扩大产能并提升服务能力 [2] 合作优势 - Dixon是印度规模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之一,与印度丘钛有共同行业及客户基础 [2] - Dixon在摄像头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方面拥有大量采购及长期发展需求 [2] - 股权合作将促进印度丘钛快速增长,迅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提升集团营运表现 [2]
丘钛科技(01478.HK)可能出售印度丘钛51%股权
格隆汇· 2025-07-15 22:50
交易概述 - 丘钛科技印度子公司51%股权将出售给Dixon 总代价初步协定为55.3亿印度卢比 包括股份购买事项42.8亿印度卢比和股份认购事项12.5亿印度卢比 [1] - 交易估值基于印度丘钛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年财务报表 投资后估值为108.5亿印度卢比 交易对价为其税后溢利的15.5倍 [1] - 交易完成后 集团将保留印度丘钛49%股权 印度丘钛不再作为附属公司合并入账 [1] 战略意义 - 印度市场智能终端产品消费潜力巨大 摄像头模组及指纹识别模组需求预计持续稳定增长 [1] - 与印度本土最大电子制造服务商Dixon合作 可共享行业及客户基础 Dixon在相关模组领域有大量采购需求 [2] - 印度政府补贴支持将助力印度丘钛产能扩张和服务能力提升 [2] 合作方背景 - Dixon为印度规模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商 与印度丘钛业务高度协同 [2] - 合作将促进印度丘钛快速抢占当地市场份额 提升集团整体营运表现 [2]
中报季“业绩风暴”来袭:广汽集团首亏、华夏幸福巨亏,工业富联“狂赚”百亿成焦点
金融界· 2025-07-14 07:44
中报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7月13日已有486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预告,其中283家业绩预喜,占比58% [1] - 业绩预告成为股价波动核心杠杆,药明康德、北方稀土因预增涨停,广汽集团、华夏幸福因预亏跌停 [1] - 亏损榜中广汽集团、华夏幸福分别影响13万和19万投资者 [1] 汽车行业分化 - 广汽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8.2亿至26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报亏损,主因新能源车型销量未达预期及燃油车价格战 [2] - 赛力斯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亿至32亿元,同比暴增66.2%至96.98%,受益于与华为深度绑定 [2] - 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等同行预增,行业分化加剧 [2] 亏损企业分析 - 华夏幸福预亏75亿元,2024年上半年已亏损48.49亿元,2025年亏损幅度扩大且未披露扭亏方案 [2] - TCL中环预亏40亿至45亿元,主因光伏硅片行业价格战导致毛利率骤降,硅片业务亏损超30亿元 [3] - 天山股份、中化国际、美锦能源等周期性行业企业位列亏损前十,受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冲击 [3] 盈利龙头企业 - 工业富联以最高121.58亿元净利润暂居榜首,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爆发,二季度单季盈利或超70亿元 [3] - 牧原股份预计上半年最高赚107亿元,生猪养殖行业周期反转 [3] - 药明康德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3%至10.2%,立讯精密同比增长20%至25% [3] 中报披露安排 - 中盐化工将于7月14日盘后披露首份半年报,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50%至70%,受益于盐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4] - 神通科技7月19日披露半年报,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30%至50%,汽车零部件业务回暖 [4] 机构投资建议 -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五大方向:上游工业金属、小金属;中游风电、出海摩托车及逆变器;下游国补消费品种和创新药;金融地产非银板块;TMT领域海外算力链、存储和游戏 [5] - 中金公司提出三条主线:黄金、以旧换新消费、科技硬件;AI产业链、白色家电;工业金属、锂电池等供给侧出清行业 [5] 市场表现规律 - 中报预增公司股价在预告后5个交易日内平均涨幅达3.2%,预亏公司平均下跌2.7% [6] - 部分预增股如华银电力市盈率超200倍,存在估值泡沫 [6]
站上AI风口,富士康飘了
36氪· 2025-07-08 18:28
富士康业绩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1.797万亿新台币(约44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2%,创历史新高 [1] - 增长主要来自AI相关产品需求强劲,特别是云计算和网络设备领域 [1] - 英伟达是重要客户,2024年近三成AI服务器订单流向富士康,GB200和GB300代工份额高达40% [1][4] AI服务器代工业务 - 富士康包揽英伟达H100 GPU系统90%代工订单,是GB200和GB300 AI服务器主力供应商 [4] - 全球大模型竞争拉动英伟达GPU需求,OpenAI GPT-5训练需3-5万片H100 GPU,芯片成本超7亿美元 [3] - Gartner预测2023-2028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18.8%,2028年规模达3328.7亿美元,AI服务器占比近70% [4] 机器人领域布局 - 富士康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目标在休斯顿工厂实现机器人辅助生产AI服务器 [9] - 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人形机器人上岗,已训练机器人完成物品取放、线缆插接等作业 [9]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最大潜在增长市场,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 [8] 战略转型与生态合作 - 富士康从代工转向协同研发,在墨西哥投建全球最大GB200芯片工厂,在美国德州布局人形机器人工厂 [1][11] - 与英伟达、台积电合作打造AI超级计算机,目标发电量100兆瓦,瞄准兆级参数大模型训练 [12] - 展示与英伟达共同开发的次世代GB300 NVL72服务器机柜,深度参与AI基础设施设计 [11]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大模型持续内卷,OpenAI计划夏季发布GPT-5,谷歌Gemini Ultra模型参数达1.56万亿 [3][4] - API调用量付费模式遇瓶颈,云服务商降价50%但效果有限,订阅制续费率不足30% [4] - 中投顾问预计2024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671亿美元,2025年突破900亿美元 [4]
这家马来西亚企业首次跻身东南亚500强
财富FORTUNE· 2025-06-24 20:42
东南亚500强中增长迅猛的公司 - 东南亚500强中增长最为迅猛的公司得益于人工智能热潮的强劲助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数据中心投资热潮 数据中心为运行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 [1] - 马来西亚吸引了谷歌 甲骨文和微软等企业数十亿美元的合作项目 过去18个月斩获重要投资份额 [2] - 人工智能热潮提振了马来西亚部分企业的业绩 包括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NationGate [3] NationGate的业绩表现 - NationGate去年营收达52.7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16亿美元) 跻身《财富》东南亚500强第243位 营收同比增长超720% 成为榜单中营收增速最快的企业 [4] - 公司实现3.42亿美元利润 较前一年激增163% [5] - 数据计算业务板块是营收主力 今年贡献占比从2023年的17%跃升至88% 同时与汽车和电信行业展开合作 [6] NationGate的业务分布与竞争优势 - 超过一半收入来自马来西亚 三分之一来自新加坡 这两个国家是东南亚的数据中心枢纽 [7] - 公司是英伟达在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 组装人工智能产品是其核心业务之一 这意味着它是该地区唯一一家将英伟达GPU组装成人工智能服务器的企业 [7] - 公司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潜力巨大 投身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将助力抓住东南亚及全球数据中心投资两位数年增长率的机遇 [8] 行业风险与挑战 -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因被指成为受美国出口管制芯片流入中国的渠道而遭受审查 美国官员正在调查相关规避行为 [9] - 东南亚国家可能受到美国规则的掣肘 这些规则计划对其采购人工智能芯片的数量加以约束 [10] - NationGate已与相关事件划清界限 未卷入调查 但投资者仍心存顾虑 今年其股价已下跌约40% [11]
纬创竹北新厂开幕,产能英伟达全包
经济日报· 2025-06-20 07:22
纬创AI服务器业务进展 - 公司竹北AI园区新厂产能已被英伟达全部包下,订单能见度至少未来一年都很强劲 [1][2] - 公司5月合并营收达2084.06亿元新台币,首次突破2000亿元新台币大关,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4、5月累计合并营收达3421.1亿元新台币,接近首季的3464亿元新台币 [1] 纬创战略布局与产能扩张 - 竹北AI园区是公司近年来在信鸿台湾最大投资,将作为未来10-20年产业布局起点 [2] - 公司已租用联发纺织厂房进行改造,预计明年投产,届时中国台湾AI服务器产能将翻倍增长 [2] - 竹北AI园区将成为公司全球最大AI服务器制造基地,负责生产最高阶AI服务器 [2]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半导体与资通讯产业提升中国台湾国际能见度,AI趋势带来重大商机,跟不上将被淘汰 [1] - 公司认为AI是未来国力象征,目标不仅是提供设备,更要促进信鸿台湾AI应用发展 [1] - 公司PC业务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但需观察后续关税政策影响 [2]
中国+东南亚:贸易秩序重构下的产业突围与资本赋能
华泰证券· 2025-06-08 1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交通运输维持评级,建筑与工程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出海成为企业持续成长重要战略,东南亚因经济增长潜力快、成本低等优势成企业出海重要目的地,出海公司面临“水土不服”风险,第三方专业服务商承担“卖水人”角色,赋能出海企业并优化自身业务版图 [1][9] - 国内电子制造业出海势在必行,积极出海且善于提升效率、消化成本、管控风险的优秀企业有望在贸易逆风中构筑长期竞争力 [2][13] - 航空跨境电商需求承压影响运价,东航物流需关注关税政策及税率演变,通过调整航线结构分散风险,打造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增强经营稳定性 [3][14] - 宏信建发海外业务发展迅速,盈利能力较高,未来将增加海外市场投入,计划27年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达100亿元左右,发展模式兼顾盈利与属地化 [4][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企出海东南亚 - 出海成企业成长重要战略,东南亚优势明显,出海公司有“水土不服”风险,第三方服务商提供跨境支付、供应链等服务赋能出海企业并优化自身业务 [1][9] - 论坛邀请业务向海外扩张公司和为拓展海外提供基建服务公司分享中企出海经验 [1] 环旭电子 - 全球领先电子制造服务厂商,与国际头部电子品牌商有长期稳定供应链合作关系,2018年加快海外扩张,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个工厂 [2][11] - 欧洲布局通过股权收购设立波兰厂和并购法国飞旭集团夯实;东南亚布局选越南,因其生产要素充足成本低、营商环境好;北美布局在墨西哥扩大产能投资服务美国客户 [11] - 认为出海需在地化人才和供应链支持,人才在地化方面,越南厂超95%员工来自本地,重视当地员工训练及职涯规划;供应链在地化方面,重视本地供应比重,保持供应链灵活性 [12] 东航物流 - 我国国际航空货运龙头公司之一,盈利与国际航空货运需求相关性高,目前航空跨境电商需求承压,TAC - 浦东出港指数6月2日为4607,同比降幅5.3% [3][14] - 中长期可增加北美以外市场航班分散风险,25年夏秋航季三大航美国航线自身时刻占比达53%;提升综合物流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14] - 拥有15架B777全货机,独家运营东航股份客机腹舱,航线结构均衡,25年夏秋航季亚太地区自身时刻占比26%,东南亚是优化航线结构重要目标航线 [16] - 充分利用货站资源,向干线两端延伸服务,攫取产业链附加值,提高客户粘性,降低盈利波动 [16] 宏信建发 - 24年海外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24年海外业务收入3.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4%,同比+3.3pct;25Q1海外收入占比超15% [4][17] - 海外业务盈利能力高于国内,24年海外毛利率43.7%,比国内高11.5pct,24年已突破盈亏平衡 [17] - 截至25Q1末在海外7个国家布局59个网点,24年末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超31亿元,计划27年达100亿元左右 [17] - 海外发展模式前期以二手机输入为主,后加大属地化采购、用工等,2025年6月1日以2.9亿元收购马来西亚高空作业平台龙头80%股权,未来通过“3 + 3 + 3”战略打造一流综合运营服务商 [18]
鸿海砸15亿美元印度扩厂 将建立显示器模组工厂供应iPhone关键零组件
经济日报· 2025-05-24 07:21
鸿海集团印度投资计划 - 鸿海集团计划在印度清奈附近投资15亿美元兴建显示器模组工厂 专门为苹果供应关键零组件 [1] - 新厂距离iPhone组装厂很近 苹果计划明年底前在美国市场销售的6000万支iPhone将全数改由印度供货 [1] - 泰米尔纳德邦官员估计新厂将创造1 4万个工作机会 [1] - 鸿海集团本月第二项重大投资为与HCL科技在北方邦捷瓦尔成立芯片组装厂 预计2027年投产 生产笔电与手机用芯片 [1] 苹果供应链转移趋势 - 苹果持续将生产重心从中国大陆转向印度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占全球iPhone产量18% 2025年可望提升至32% [1] - 鸿海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 卡纳塔克邦及泰伦迦纳邦等多地设厂 强化印度制造与供应链弹性 [2] - 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为鸿海最主要iPhone生产重镇 计划2023年在印度生产2500万至3000万支iPhone 比去年增长两倍以上 [2] - 鸿海印度子公司4月在泰伦迦纳邦海得拉巴新厂开始组装AirPods 成为其在印度为苹果组装的第二项产品 [2] 鸿海集团半导体领域布局 - 中国大陆智路资本聘请Jefferies协助出售持有的新加坡半导体封测大厂联合科技控股 鸿海为潜在竞标买家之一 [2]
新规激发并购市场活力,华懋科技火速跨界收购
第一财经· 2025-05-21 22:08
并购重组监管新规与市场动态 - 证监会5月16日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并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1][5]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2025年一季度A股半导体企业并购重组公告同比增长200% [4][5] -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去年同期3.3倍),已完成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去年同期11.6倍) [4] 华懋科技跨界并购案例 - 华懋科技(汽车零部件企业)拟通过股份+现金方式收购富创优越(通信业务)100%股权,包括直接收购19.4519%股权及两家股东企业股权(分别持有26.2588%和12.1291%) [2] - 富创优越估值从2023年9月的9.5亿元降至2024年1月的8.5亿元,华懋科技自2024年9月起多次增持,此次收购将实现全资控股 [2] - 公司战略瞄准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计划与富创优越共同布局硅光、CPO等下一代光通信技术,2024年一季度因富创优越业绩提升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0% [3] 行业并购趋势与挑战 - 半导体行业2024年底出现反转信号,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元禾璞华基金已设立专项并购基金布局该领域 [4][5] - 跨界并购面临治理结构整合难题,包括董事会构成、管理人员机制等,监管层希望通过跨行业并购帮助传统企业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5] - 新规发布后A股多家公司同步推进重组,如光洋股份拟收购银球科技100%股权,电投能源拟收购煤电企业100%股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