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风向标 | 和林微纳(688661)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37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09:20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共有10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为1405.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25%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9.25%,与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一致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了1.37个百分点 [1]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构成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苏州和阳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鹰科技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 [1] - 名单中包含多只金鹰基金旗下产品及广发中证2000ETF、鹏华弘鑫混合A等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计1个,为金鹰核心资源混合A,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共计2个,包括金鹰民族新兴混合A、金鹰中小盘精选混合A,持股减少占比小幅下跌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2个,包括广发中证2000ETF、鹏华弘鑫混合A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132个,主要包括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华商甄选回报混合A等产品 [2]
近5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的权益类基金,华商基金有几只?
新浪基金· 2025-10-30 09:13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主动固收类基金在近7年和近5年绝对收益排名中均位列同业第一[1] - 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近7年绝对收益排名第二,近5年绝对收益排名第三[1] - 公司旗下有6只权益类基金在2020年至2024年连续5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1] 重点基金产品业绩详情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102.44%,近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2.34%、205.07%、464.21%[3] -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近1年、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1.08%、49.55%、159.94%、429.65%[4][5]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A近1年、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高达146.96%、140.26%、193.05%、332.42%[6]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C近5年业绩排名位列同类基金第一[6] - 华商元亨灵活配置混合A近1年、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32.57%、140.60%、200.52%、297.54%[6] -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近5年业绩在586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六[7]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张明昕秉持基于产业趋势的景气投资理念[8] - 基金经理童立坚持深度研究驱动投资[8] - 基金经理胡中原以风险收益比为核心,贯彻行业与个股双重分散[8] - 基金经理王毅文以中观产业视角精选个股,践行价值成长策略[8] - 基金经理孙蔚擅长匹配顺周期和逆周期资产,力争多角度选出弹性成长标的[8] 基金历史年度业绩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在2020年至2024年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6.88%、15.57%、8.97%、3.13%、6.14%[2][11] -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在2020年至2024年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7.42%、22.85%、13.60%、0.85%、7.34%[2][12]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A在2020年至2024年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9.02%、8.69%、3.05%、0.74%、32.90%[2][13] -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在2020年至2024年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9.94%、15.94%、6.37%、5.45%、4.31%[2][15]
争创投资好体验 华商基金旗下6只权益类基金近5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
新浪基金· 2025-10-29 09:03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华商基金主动固收类基金近7年和近5年绝对收益排名均位列同业第一[1] - 公司主动权益类基金近7年绝对收益排名第二,近5年绝对收益排名第三[1] - 旗下6只权益类基金在2020年至2024年五个完整年度均实现正收益[1] 绩优基金产品年度业绩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在2020年至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6.88%、15.57%、8.97%、3.13%、6.14%[2] -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在2020年至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7.42%、22.85%、13.60%、0.85%、7.34%[2]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A在2020年至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9.02%、8.69%、3.05%、0.74%、32.90%[2] -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在2020年至2024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9.94%、15.94%、6.37%、5.45%、4.31%[2]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长期业绩 - 截至2025年8月31日,该基金近1年净值增长率为102.44%,近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02.34%、205.07%、464.21%[3] - 该基金近5年业绩在40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近7年在329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3] 华商新趋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长期业绩 - 截至2025年8月31日,该基金近1年、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1.08%、49.55%、159.94%、429.65%[4][5] - 该基金近5年业绩在43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五[5] 胡中原管理基金业绩表现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A近1年、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高达146.96%、140.26%、193.05%、332.42%[6] - 华商润丰灵活配置混合C近5年业绩在129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6] - 华商元亨灵活配置混合A近1年、3年、5年、7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32.57%、140.60%、200.52%、297.54%[6] 投研团队与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张明昕秉持基于产业趋势的景气投资理念[8] - 基金经理童立坚持深度研究驱动投资[8] - 基金经理胡中原以风险收益比为核心,贯彻行业与个股双重分散[8] - 基金经理王毅文以中观产业视角精选个股,践行价值成长策略[8] - 基金经理孙蔚擅长匹配顺周期和逆周期资产,力争多角度选出弹性成长标的[8] 基金分类与基准说明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A属于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30%-60%[10] - 华商新趋势优选等基金分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基准股票比例60%-100%[10] -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基金分类为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10]
邮储银行股价连续6天下跌累计跌幅6.6%,华商基金旗下2只基金合计持1048.56万股,浮亏损失419.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8:47
股价表现 - 10月10日邮储银行股价下跌0.7%至5.66元/股,成交额7.51亿元,换手率0.20%,总市值6797.38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6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6.6% [1] 基金持仓影响 - 华商基金旗下2只基金合计持有邮储银行1048.56万股,按10月10日股价计算,单日浮亏41.94万元 [2] - 连续6天股价下跌期间,华商基金旗下2只基金累计浮亏419.42万元 [2] -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630002)二季度减持58.67万股,当前持有954.51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1.67%,为第九大重仓股,近6日浮亏381.8万元 [2] - 华商恒鑫回报混合A(022490)二季度新进持有94.0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2.23%,为第六大重仓股,近6日浮亏37.62万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个人银行业务占比69.57%,公司银行业务占比19.70%,资金业务占比10.65%,其他业务占比0.07% [1] - 个人银行业务向个人客户提供存贷款、银行卡及中间业务产品等服务 [1] - 企业银行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贷款、存款及结算、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 [1] - 资金业务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投资及资产管理等 [1]
王毅文2025年二季度表现,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基金季度涨幅2.42%
搜狐财经· 2025-07-21 18:43
基金经理王毅文管理的基金表现 - 截止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经理王毅文旗下共管理5只基金,本季度表现最佳的为华商盛世成长混合(630002),季度净值涨2.42% [1] -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规模30.96亿元,年化回报14.15%,2025年二季度涨幅2.42%,第一重仓股为紫金矿业(601899.SH),日净值比7.26% [2] - 华南策略精选混合规模6.97亿元,年化回报7.48%,2025年二季度涨幅2.26%,第一重仓股为紫金矿业(601899.SH),日净值比6.05% [2] - 华商未来主题混合规模3.69亿元,年化回报-1.56%,2025年二季度涨幅1.87%,第一重仓股为影美矿业(601899.SH),日净值比6.08% [2] - 华商产业机遇混合A规模0.61亿元,年化回报13.98%,2025年二季度涨幅0.43%,第一重仓股为中本国际(00981.HK),日净值比4.14% [2] - 华商产业机遇混合C规模0.35亿元,年化回报13.33%,2025年二季度涨幅0.31%,第一重仓股为中心国际(00981.HK),日净值比4.14% [2] 基金经理王毅文的投资业绩 - 王毅文在担任华商策略精选混合(630008)基金经理的任职期间累计任职回报47.88%,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82% [2] - 期间重仓股调仓次数共有42次,其中盈利次数为25次,胜率为59.52%,翻倍级别收益有3次,翻倍率为7.14% [2] 重仓股调仓案例(盈利) - 鸣志电器(603728):调入22年1季度,调出24年1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18.38%,收益率估算173.01% [3][5] - 赣锋锂业(002460):调入20年3季度,调出21年1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410.26%,收益率估算104.67% [3] - 石英股份(603688):调入21年4季度,调出23年2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1693.44%,收益率估算101.01% [3] - 永兴材料(002756):调入21年1季度,调出21年3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243.83%,收益率估算81.70% [3][6] - 中矿资源(002738):调入21年2季度,调出21年3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222.73%,收益率估算71.01% [3] - 华友钴业(603799):调入20年4季度,调出21年1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234.59%,收益率估算67.96% [3] - 德方纳米(300769):调入20年3季度,调出20年4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10.62%,收益率估算48.63% [3] - 宁德时代(300750):调入24年3季度,调出25年1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15.01%,收益率估算40.20% [3] 重仓股调仓案例(亏损) - 科威尔(688551):调入21年4季度,调出24年4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93.22%,收益率估算-47.81% [4][7] - 三旺通信(688618):调入23年1季度,调出24年4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18.79%,收益率估算-45.86% [4] - 天宜上佳(688033):调入22年4季度,调出24年1季度,持有期间公司业绩增长-22.70%,收益率估算-42.52% [4]
机构风向标 | 高华科技(688539)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10.87%
新浪财经· 2025-04-19 09:20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18日共有30个机构投资者持有高华科技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2076.91万股占总股本的11.17%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10.87%包括南京邦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州邦盛赢新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国投创合(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合计下跌0.79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为鹏华高质量增长混合A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2]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为鹏华稳健回报混合A持股减少占比小幅下跌 [2] - 本期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23个包括华商新趋势优选混合、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华商盛世成长混合等 [2] 养老金基金持股变动 - 本期持股减少的养老金基金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三组合持股减少占比小幅下跌 [2]
基金自购!三家公募率先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4-09 10:37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鹏扬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分别自购3000万元、6500万元、5000万元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1.45亿元 [1][3] - 博时基金将运用固有资金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3] - 鹏扬基金已运用1500万元申购三只混合基金A份额,并计划追加1500万元投资 [3] - 招商基金承诺至少持有5000万元自购的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1年以上 [3] 自购潮的形成与影响 - 业内人士预计其他基金公司会跟进自购,形成新一轮自购潮 [1][4] - 基金公司、汇金公司、央行、上市公司等机构正形成合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回升 [1][4] - 公募基金作为资管机构中坚力量,预计将在市场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4] 历史自购数据与特征 - 近10年公募基金整体自购金额接近43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93.95亿元 [6] - 汇添富基金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最大,超过8亿元 [6]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股票基金自购规模均超6亿元 [6] - 基金公司更倾向自购运营成熟的权益型基金,但偏债型基金获得更庞大资金流入 [6] - 2022年基金公司自购更青睐规模靠后的基金 [6] 自购的市场时机与效果 - 基金自购潮通常出现在市场阶段性低位,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和2018年12月 [7] - 自购潮后市场大部分情况会迎来转折 [7] - 权益基金组合在自购潮中表现明显优于基准,具备超额收益优势 [6] 自购传递信心的案例 - 安信基金自购1000万元旗下安信睿见优选混合基金并承诺持有1年以上 [9] - 该基金经理个人出资200万元认购并承诺继续持有 [9] - 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去年分别自购5000万元旗下中证A500ETF [10] - 华商基金在知名基金经理离职时自购2000万元旗下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 [11]
基金自购来了,三家公募率先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4-09 07:05
公募基金自购动态 - 鹏扬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于4月8日分别宣布自购3000万元、6500万元、5000万元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1.45亿元 [2] - 招商基金承诺自购的5000万元将持有至少1年以上,鹏扬基金已先行完成1500万元申购,剩余1500万元将于近日执行 [2][3] - 行业预计其他基金公司将跟进自购,与汇金公司、央行、上市公司形成合力推动市场稳定回升 [3] 历史自购数据与特征 - 近10年公募基金自购总规模接近43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93.95亿元 [4] - 汇添富基金以超8亿元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居首,华夏、易方达、国泰、南方基金均超6亿元 [4] - 自购潮多发生于市场阶段性低位(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且权益基金组合在自购潮后表现优于基准 [4][5] 自购案例与策略 - 安信基金4月2日自购新发混合基金1000万元,基金经理个人跟投200万元并承诺锁定期1年 [6] - 招商基金与南方基金去年10月各出资5000万元自购中证A500ETF,均承诺持有1年以上 [7] - 华商基金在明星基金经理周海栋离职时,自购2000万元其管理的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以稳定投资者信心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