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除了“解渴”,南水北调还带来了什么?
人民网· 2025-10-26 11:07
初秋的山东济宁梁山港,一派繁忙景象。万吨级船队缓缓驶过,码头吊机有条不紊地装卸着集装箱。 这座如今已成为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重要枢纽的"江北最大内 河港口",几年前,还是一块荒芜水洼地。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改善了济宁至长江段的通航条件,提高了区域水运能力,基本实现了 全年不间断安全通航"。港口负责人感慨道,"依托梁山港铁水联运,每年可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13亿 元"。 梁山港的崛起,成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综合效益的生动注脚。自2013年正式通水以来,这条"润苏 北,济齐鲁"的清水长廊,不仅解了北方地区的"口渴",更以其强大的战略支撑能力,悄然重塑着区域 发展的格局,为沿线地区带来了深刻变革。 战略定位:国家水网的主骨架 根据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向北方地区调水,连通长 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构成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在这一宏伟的战略性工程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以下简称"东线工程")承担着独特的战略使命。其主 要供水范围是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不仅要解决津浦铁路沿线和胶东地区的城 ...
一个“缺水”省份,是如何逆袭成为水利大省的?
36氪· 2025-10-11 15:29
江苏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水利大省,但秘诀并非,至少不能简单归结于许多人所说的"先天禀赋优越"——事实上,即便江苏人自己,也未必清楚他 们脚下其实是一片"缺水"的土地。 在今年7月发布的《水利概况》里,江苏省水利厅直言不讳:"江苏本地水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 这与许多人的印象相去甚远。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河、大江、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苏境内分布着2900多条主要河流、300多座湖泊。同时它还承担着平衡全国水资源的职 责,2013至今,已经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向北方输送了接近1.5条黄河年径流的水量。 它是怎么从"缺水"省份逆袭成为现代化水利大省的? 答案或许要从2012年江苏"拧紧"的那枚"水龙头"说起。 1、拧紧水龙头:以硬约束,校准水利现代化 太湖水环境治理骨干工程——新沟河江边枢纽 基于这些现象,国家"建议"江苏从水利出发,探索现代化发展模式—— 2012年,江苏出台了一套全国最严格的水利基本现代化标准体系——该体系被纳入《江苏水利现代化规划》,一同通过了国家水利部专家审查,随后开始 全面推进落实。 这份文件的出台背景,是江苏正处在从"小康"迈向"现代化"的关键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