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母辛鼎
icon
搜索文档
【文脉华章】文博公开课丨殷墟: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回响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09:17
殷墟遗址的历史文化地位 -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距今3300多年 [2][3] - 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 [2] - 殷墟作为商代晚期都城持续了273年,代表了3000年前青铜文明的顶峰 [10] 殷墟博物馆的特色与运营 - 殷墟博物馆是中国首个全景式展示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 [5] - 博物馆特色包括馆设新、内容阐释新、文物新、表达形式新,展出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为首次亮相 [6] - 博物馆运用了41项科技展项,包括裸眼3D、人工智能等多元数字技术,实现文物活化 [6] - 游客量最高峰单日达到约29000人 [9] 馆藏文物的价值与吸引力 - 代表性珍贵文物包括亚长墓出土的青铜牛尊、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鼎以及亚长墓出土的“青铜手” [9] - 每一件文物都被视为具有不可估量价值和独特魅力的“镇馆之宝” [9] - 甲骨文作为成熟系统的文字,是文明的载体,其记载内容反映了商朝社会已存在严格的规章制度 [10] 公众与游客反馈 - 游客评价博物馆的布展、文物陈列、策展及讲解均具有吸引力 [7] - 游客因对传统文化及甲骨文的兴趣前来参观,并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10]
甲骨刻商史,酒器藏礼魂:中华酒对话殷墟,守护三千年文脉流淌
搜狐网· 2025-07-07 15:35
节目概况 - 文化探访节目《馆长带您品味中华》第二期《殷墟篇》上线,话题包括商代女战神、甲骨文和商代车马坑等引发关注 [1] - 节目由新华社“中国名牌”推动,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为内核,走进代表性博物馆对话文博专家,挖掘文化传承的自信力量 [3] - 节目在殷墟博物馆副馆长郭卫兵引领下,由主持人艾诚带领观众触摸甲骨刻痕、凝视青铜纹饰,解码文明真相 [5] 殷墟文明与考古发现 - 殷墟是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经考古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 [5] - 地下展陈区有23座商代车马坑,展现了高超造车技艺和礼制规范,甲骨文“车”字记录了中国最早的交通事件 [7] - 截至2025年5月,殷墟已出土甲骨文15万余片,是中国最早成熟文字系统,将中国信史向前推进约1000年 [7] - 青铜器如司母辛鼎和亚长牛尊展现了商代范铸工艺巅峰,纹饰具有狞厉之美 [9] - 甲骨卜辞记载商王武丁妻子妇好曾率军征讨二十多个方国,其墓葬实证了商代女性的特殊地位 [9] 商代酒文化与酒器 - 殷商是酿酒重要发展时期,酒文化与礼制结合,殷墟出土大量青铜酒器印证了酒在祭祀宴飨中的核心地位 [10] - 以妇好墓出土的468件青铜器为例,酒器数量约占74% [10] - 妇好鸮尊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铜尊,代表商代象物铸器的审美突破 [10] - 亚长牛尊以灭绝圣水牛为原型,纹饰多达二十余处,其铸造工艺至今无法完全复原 [10] 品牌文化合作 - 中华酒作为节目战略合作伙伴,以文化守护为桥走进殷墟,践行民族品牌使命担当 [1] - 酒是中华文明传承重要载体,中华酒自1959年诞生,历经66年,作为重大活动用酒见证民族发展重要时刻 [12] - 公司坚定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以酒为媒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12] - 公司此前携手《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和《中法新甲子》对话等文化活动,如今与《馆长带您品味中华》共赴殷墟感悟文化底蕴 [14] - 未来将持续助力像殷墟一样的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