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各类责任险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业新规如何让买保险更安心?
金融时报· 2025-10-23 09:58
非车险业务定义与市场表现 - 非车险业务是相对于机动车保险的业务统称,涵盖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各类责任险(如宠物责任险、雇主责任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险、旅行险、退货运费险等 [1] - 非车险业务渗透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方方面面,是风险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1] - 非车险业务持续扩容,在财产险总保费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37.1%攀升至今年前8个月的50.8% [1] “报行合一”政策核心要求 - “报行合一”指保险公司报给监管机构审批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与费率必须与实际经营执行时使用的条款与费率保持严格一致 [2] - 制度要求监管审批备案的产品在实际销售中必须“原样”执行,不得突破,产品名称、保险责任、责任免除、费率、附加费用率等关键要素一经备案便不可随意更改 [2] - 该政策旨在推动非车险业务理性竞争、降本增效、提质扩面 [2] “报行合一”政策出台背景 - 此前部分保险机构为抢占市场,存在“报备一套,执行另一套”的乱象,例如通过拆分保额、更改标的使用性质变相降费,或虚列费用科目套取手续费 [2] - 此类不规范竞争行为导致费用结构失真、承保利润承压,影响非车险业务中长期良性发展 [2] - 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督有关事项的通知》,从优化考核机制、规范产品开发使用等六方面强化要求 [2] “报行合一”政策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政策通过堵住擅自降价的“后门”,确保保险公司具备稳健经营和履行赔付承诺的财务基础,有效维护市场公平,保障险企理赔能力 [3] - 政策迫使保险公司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企业必须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提升风险管理服务、提高理赔效率和客户体验来赢得市场 [3] - 政策是监管部门强化行为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关键举措,通过将监管关口前移,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事中干预,有助于根治市场痼疾 [4] “报行合一”政策对产品与消费者的影响 - 政策促进产品透明,减少销售误导,当产品条款和费率被严格锁定,销售人员无法再使用口头承诺或隐藏优惠吸引客户 [3] - 消费者在不同渠道购买的同一款产品,其价格和保障内容将高度统一,便于比价和选择,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销售纠纷 [3] - 政策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更加规范、透明、稳健的保险市场,让每一份保单都承载着确定的承诺与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