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保险

搜索文档
仅用时两个月!这家公司退出A股舞台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9:05
公司退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不设退市整理期 将于五个交易日内摘牌[1][3] - 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3] - 整个退市流程耗时约两个月 从8月8日披露退市消息至9月25日终止上市决定[3]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 1996年11月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4] - 主营业务为人寿保险 健康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4] 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下降 2020年至2023年降幅分别为67.32% 18.88% 41.78% 337.82%[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52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3.33亿元[5]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亿元至7.5亿元 扣非后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5] 退市相关情况 - 公司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6] - 停牌两个月后仍未披露相关报告 股票于2025年7月8日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6] - 2025年以来已有25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 其中4家为主动申请退市(含两家吸收合并退市)[6]
仅用时两个月!这家公司退出A股舞台
IPO日报· 2025-09-26 18:45
公司退市决定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司于9月25日收到终止上市决定[1] - 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将于深交所公告后五个交易日内摘牌[2] - 退市后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2] 退市时间线 - 8月8日首次披露主动退市消息 9月4日提交终止上市申请[2] - 9月10日深交所受理申请 9月25日作出终止上市决定[2] - 整个退市流程耗时约两个月[4] 财务表现 - 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下降 2020-2023年降幅分别为67.32%、18.88%、41.78%、337.82%[5] - 2023年亏损6.52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3.33亿元[5] - 2024年预计亏损5亿元至7.5亿元 扣非后预计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5] 退市原因 - 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6] - 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两个月后仍未披露报告[6] - 2025年7月8日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6] 行业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 1996年11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4] - 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业务[4] - 2025年以来已有25家上市公司完成退市 包括9家财务类退市和4家主动申请退市[6]
养老机构责任险迈向“应保尽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2:17
养老金融政策推动 - 北京市民政局发布文件要求养老服务机构实现综合责任"应保尽保" 涵盖意外伤残或身故责任、法律费用及第三者责任等[1] - 北京、新疆、河北、上海等地通过政府补贴或政策引导鼓励养老机构投保责任险以化解意外事故风险[1] 养老机构责任保险保障范围 - 保险覆盖入住老人在机构内因各种原因发生事故时机构依法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3] - 保障范围包括人身伤亡赔偿、无责救助费用及法律费用 同时涵盖工作人员因业务遭受意外伤害的赔偿责任[3]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 - 长护险试点自2016年启动 目前覆盖全国49个城市 参保人数超1.8亿人 累计超过200万人享受护理待遇[5] - 面临统筹层级低、待遇不统一、农村覆盖不足及失智人群未充分纳入等挑战[6] 养老金融产品创新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通过灵活缴费和稳健账户增值满足补充养老需求[8] - 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如"惠民保")对高龄人群和既往症患者提供友好补充保障[8] - "沪家保"3.0新增60岁以上老人意外伤害骨折津贴保障[8] 养老金融体系瓶颈 - 存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异、企业年金覆盖率不足、第三支柱产品繁杂且参与度低三大问题[8] - 产品复杂难懂、与医疗照护服务脱节、缺乏普惠性设计制约发展[8] 银发经济发展前景 - 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需从供给端技术创新和需求端消费升级共同发力[9] - 建议借助金融科技整合多源信息 建立"适老化+可信化"服务平台实现动态需求分析[9]
养老机构责任险迈向“应保尽保” 老年人需求驱动产品创新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4:0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多层次、多元化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驱动着保险行业不断进行产品与服务创新,以满足老年人及其 家庭在风险保障、财富管理与健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意见》(简称《意见》)。根据该文件,意外伤残或身故责任、法律 费用、第三者责任及其他应纳入保险范围的养老服务机构责任均在保险理赔范围之列。 业内认为,该文件的推出,意味着养老机构综合责任实现"应保尽保"。除了北京以外,记者了解到,北京、新疆、河北、上海等地均发布相关 文件,旨在通过政府补贴或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养老机构投保养老机构责任保险,以化解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等风险,提升服务质 量。 而在养老机构责任险之外,我国保险业为服务老年人群体、激发"银发经济"活力,在制度性保障和市场化的商业保险领域均做了不少深入探 索,一方面,保险业积极参与并丰富政策指导下的普惠性保险供给。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差异化的财富管理、健康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商 业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日趋活跃。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需求越来越多地被关注。以上述养老服务机构 ...
养老机构责任险迈向“应保尽保”,老年人需求驱动产品创新加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2:4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意见》(简称《意见》)。根 据该文件,意外伤残或身故责任、法律费用、第三者责任及其他应纳入保险范围的养老服务机构责任均 在保险理赔范围之列。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多层次、多元化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驱动着保险行业不断进 行产品与服务创新,以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在风险保障、财富管理与健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业内认为,该文件的推出,意味着养老机构综合责任实现"应保尽保"。除了北京以外,记者了解到,北 京、新疆、河北、上海等地均发布相关文件,旨在通过政府补贴或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养老机构投保 养老机构责任保险,以化解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等风险,提升服务质量。 而在养老机构责任险之外,我国保险业为服务老年人群体、激发"银发经济"活力,在制度性保障和市场 化的商业保险领域均做了不少深入探索,一方面,保险业积极参与并丰富政策指导下的普惠性保险供 给。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差异化的财富管理、健康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商业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日 趋活跃。 养老金融产品日渐丰富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需求越来越多地 ...
4520亿和谐健康减持3家公司股份,陪伴2家企业冲刺IPO
搜狐财经· 2025-09-16 22:06
和谐健康保险投资动态 - 和谐健康保险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万达信息不超过3%的股份 若按9月15日7.33元/股收盘价计算 预计套现约3.17亿元[2] - 2025年以来和谐健康对万达信息进行三次减持 合计套现约6.6亿元 包括1月14日至2月20日以7.54元/股均价减持1.1318%股权套现1.23亿元 6月9日至8月11日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13%股权套现超2.2亿元[6][7][8][9] - 和谐健康通过司法拍卖于2020年末获得万达信息9.87%股权 斥资约23.34亿元 每股成本19.92元 截至9月16日万达信息股价7.42元/股 较入股时下跌62.8%[11][12] 其他上市公司持股调整 - 和谐健康通过万能产品账户持有七只股票 包括金风科技、三峡能源、金融街、中兴通讯、光威复材和*ST金科[13] - 2025年和谐健康减持金风科技两次 3月17日至4月2日以9.22元/股均价减持1258万股 9月15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877.62万股 持股比例从10.21%降至9.99% 合计套现超5.8亿元[14][18] - 2025年一季度和谐健康减持光威复材12.6万股 持股比例从1.38%降至1.1% 按一季度最高价35.35元/股计算套现445.41万元 按最低价30.83元/股计算套现388.46万元[19][20] 战略投资项目进展 - 和谐健康2022年参与摩尔线程15亿元B轮融资 持股比例1.699% 摩尔线程2025年上半年营收7亿元 超过2022年至2024年全年营收 亏损2.7亿元同比收窄 预计最早2027年实现盈利[21] - 和谐健康2022年出资20亿元投资长鑫存储 目前仍为股东 长鑫存储于7月7日启动科创板IPO辅导 辅导期不少于3个月 预计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申请[23] 公司历史与经营状况 - 和谐健康前身为2006年开业的瑞福德健康保险 注册资本3亿元 2006年至2009年累计亏损约2.8亿元 2009年遭监管处罚后由安邦财险收购并更名为和谐健康[23][24] - 安邦控股期间和谐健康主打万能险 原保险保费规模2015年达308亿元 2016年突破1000亿元 2013年至2016年净利润约65亿元 其中2014年净利润33.77亿元 2016年净利润22.52亿元[25] - 2020年3月安邦集团将和谐健康139亿股股份转让给福佳集团、扬子国投、珠海大横琴集团、金科地产和良运集团 转让后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13.1%、9.9%、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谐健康资产总额4520.5亿元 较2020年翻倍以上 全年营业收入753亿元 原保费收入641亿元 2024年推出40余种新产品[28]
人保寿险2026校园招聘公告:青春起跑,如获至保
北京晚报· 2025-09-11 09:5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注册资本257.61亿元,总部位于北京,业务范围涵盖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及其再保险业务 [1] - 机构网络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有36个省级分公司及301个地市、1593个县(市、区)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 [1] - 公司总资产超7600亿元,净资产396亿元,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8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81% [1] 业务表现 - 2024年社会保障类保险保费收入达981亿元,直接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5900亿元 [1] - 2024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4%,增速处于主要同业前列 [1] - 累计服务3.57亿保险消费者,支付理赔款约770亿元,理赔服务约4000万人次 [2] 战略方向 - 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强化服务国家大局能力 [1] - 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满足健康、医疗、养老等领域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2] - 致力于建设价值成长、队伍精实、服务领先的一流寿险公司,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2] 人才招聘 - 公司本部及下属机构共提供330+招聘岗位,工作地点遍布全国,优先招聘金融、保险、精算、医学、法律、投资、财务、信息科技等专业背景的2026届海内外高校应届毕业生 [3][13] - 招聘流程包括在线投递(截止时间2026年4月30日)、简历筛选、差异化笔试(综合类与科技类)、分批次面试及签约录用 [4][7][8][9][14][17][18][19] - 应聘者可申报两个阶梯志愿岗位,同一机构限申请1个岗位,支持跨单位调剂意向填写 [11][12][22] 招聘安排 - 网申时间为2025年8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集团本级培训生岗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中旬,部分省级机构本级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中下旬 [11][14][15] - 笔试于2025年10月至2026年4月分批次开展,集团培训生岗位仅设2025年10月单批次笔试 [17][29] - 通知通过短信、邮件及电话发送,在线测评需在投递后72小时内完成,与笔试均为必备环节 [25][27][28][30]
从“量增”到“质升” 上市险企深耕普惠保险
金融时报· 2025-09-10 14:16
普惠保险业务发展现状 - 上市险企持续推动普惠保险扩面提质 拓展新市民保险产品及服务供给[1] - 太保产险推出首款面向上海居民的城市普惠型家用电动自行车综合保险产品"沪骑保" 提供驾驶员意外 车上人员意外 第三方责任保障 应急救援服务四大类保障[1] - 中国人保上半年承办政策性健康险项目1373个 覆盖超10亿人次 新市民产品服务覆盖达1772万人次[1] - 中国人寿普惠型重点业务同比增长5.9% 围绕老年 失能 家政等人群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供给[1] - 中国太保政策性健康险覆盖240城 4.6亿人次[1] 小微企业及农业保险保障 - 上市险企重点提高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保障力度 发展企业财产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 健康保险等产品[2] - 平安产险累计开发1741款产品 为161万家小微企业提供189万亿元风险保障[2] - 新华保险支持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投资余额超227亿元 同比增长超200% 为超3.6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34万亿元[2] - 太保产险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大豆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01% 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7%[2] - 太保产险累计新开发农险产品771款 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保障体系[2] 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 - 上市险企将多元化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赋能 提升保险服务覆盖面 便利性 可得性[3]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3] - 中国人寿围绕"扩面 提质 可持续"三方面推动方案落地 包括创新驱动扩面 服务升级提质 数字赋能可持续[3] - 中国人寿将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引领强化普惠产品精准定价 高效运营 动态风险监测[3] - 太保寿险开展线下服务活动提升特定人群风险防范能力[6]
四川首家全国性寿险迎首位“女掌门”!70后李世宏跨界履新,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
搜狐财经· 2025-09-02 22:37
公司治理变动 - 李世宏于9月1日获核准担任国宝人寿董事及董事长 成为公司第四任董事长及首任女性董事长[1] - 李世宏为1973年出生在职博士研究生 此前任四川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4月拟任省管企业正职并担任公司党委书记[3] - 前任董事长张希于2023年8月任职 2024年5月9日被免职 现转任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董事长[5] 股权结构变化 - 眉山宏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竞得四川雄飞所持1.5亿股股份(占比7.576%)成为第七大股东[6] - 浙江恒嘉控股有限公司竞得重庆金阳所持1.8亿股股份(占比9.091%)成为第六大股东[6] - 公司注册资本维持19.8亿元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四川金控(33.33%)、四川发展(15.155%)、成都先进制造(10.227%)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财政厅[6][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38.43亿元 同比增长60% 净利润0.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8] - 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13.18亿元 净利润亏损0.29亿元 投资收益率0.73% 综合投资收益率0.54%[8]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5.51%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1.30% 风险综合评级连续两期获BB级[8]
山东人保寿险本月裁撤4家支公司,上半年保费排名下降2名
新浪财经· 2025-09-02 12:56
公司分支机构调整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于2025年8月20日批复撤销人保寿险济南市商河支公司 要求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及业务移交并维护金融秩序[1] - 人保寿险菏泽市曹县支公司及东明支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获批撤销 德州市武城支公司于8月11日获批撤销 本月累计撤销4家山东分支机构[3] 公司经营概况 - 人保寿险成立于2005年11月 注册资本25761亿元 主营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在全国设有36个省级分公司及覆盖301个地市和1593个县区的服务网点[3] - 2025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90513亿元 同比增长145% 保险服务收入14018亿元 同比增长325% 净利润6862亿元 较去年同期9930亿元下降3068亿元 降幅达309%[4] 地区业务表现 - 山东省2025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228亿元 同比增长224% 但全国排名从第8位降至第10位[5] - 安徽省保费收入增幅达1038% 河北省增幅624% 河南省增幅433% 北京市增幅274% 而四川省出现21%负增长[5] - 浙江省保费收入10650亿元(增幅100%)和江苏省6240亿元(增幅106%)为保费规模前两大区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