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消费服务
搜索文档
鼓励入境消费 “真金白银”这样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1 09:46
政策核心与试点范围 - 财政部与商务部在全国选取约15个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中央财政提供资金补助 [1][2] - 试点城市重点支持现有的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城市 [4]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获得2亿元补助,其他试点城市每个获得1亿元补助 [4] 行业现状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显示入境消费潜力巨大 [4] - 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比重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约70% [4] 资金投向与建设重点 - 资金投向遵循“精准滴灌”原则,重点支持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三大领域 [5] - 具体措施包括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地标性消费项目,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设施,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行李寄存点及服务台等 [5][6][8] 支付环境优化举措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是关键环节,绩效目标包括新增外卡POS机设备数量和新增加外币兑换点数量 [8] - 例如,湖北省宜昌市已布设外卡POS机超260台,河北省在景区、酒店等场所部署外卡POS机超2000台、ATM和外币兑换点超110个 [9] 政策协同与绩效管理 - 新政策注重“软环境”建设,如消费场景创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并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等现有政策形成“新旧搭配”的合力 [11][12] - 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试点第一年只下达部分资金,第二年进行绩效评价以防“重申报、轻落实”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