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入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前9个月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229.8%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16
政策优化与实施效果 - 2024年4月以来离境退税政策持续优化,包括将“即买即退”服务从试点推广至全国,并联合多部门发布进一步优化政策的通知 [1] - 2024年1至9月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人数同比增长229.8% [1] - 2024年1至9月离境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7.4% [1] 服务便利化具体措施 - 优化税务信息系统,新增二维码采集功能,实现“一次录入,各商店共用”,退税开单效率提升45%以上 [2] - 推进“即买即退”服务异地办理互认,已在四川云南重庆陕西、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广东深圳等区域间实现 [2] - 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广州的大型商圈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实现“多点购物、一点退税” [2] - 在上海杭州推出离境退税“掌上办”和支付宝“一键退税”新功能,提升退税到账效率 [2]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活力,办理离境退税人数和金额显著增长 [1] - 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服务以提高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境外旅客来华购物,助力释放入境旅游消费潜力 [2]
商务部: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15:07
三是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6个百分点。其 中,文体休闲服务、通讯信息服务、旅游咨询租赁服务、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服 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10月27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9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 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推 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持续释放多样化消费潜力。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 总体平稳,主要特点如下: 四是智能、绿色等新型消费持续壮大。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9月份,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 额增长15%以上,节能洗碗机、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超10%。据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新能源乘用车零售 量129.6万辆,增长15.5%,渗透率达57.8%。 五是入境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扩大免签范围、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协同发力,"中国游""中国购"热度持 续攀升。据国家移民局数据,三季度出入境外国人2013.4万人次,增长22.3%,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 724.6万人次,增长48.3%。 ...
商务部:9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4:19
商务部:9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网10月27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27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9月我国消费市场 情况。 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 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持续释放多样化消费潜力。 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0%。前三 季度,社零总额36.59万亿元,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万 元,增长4.6%;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二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显效。9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3.3%,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具、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2%、16.2%和6.2%。乘用车零售 量224.1万辆,增长6.3%。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三是服务消费保持较 ...
商务部:9月商品零售额增长3.3%,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央视网· 2025-10-27 11:55
三是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6个百分点。其 中,文体休闲服务、通讯信息服务、旅游咨询租赁服务、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服 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9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服务 消费高质量发展,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持续释放多样化消费潜力。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 稳,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3.0%。 前三季度,社零总额36.59万亿元,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6万元,增长4.6%;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二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显效。9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3.3%,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具、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2%、16.2%和6.2%。乘用车零售 量224. ...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9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
新浪财经· 2025-10-27 11:53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万亿元,同比增长3.0%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9万亿元,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9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3.3%,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和家具零售额均增长16.2%,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长6.2% [1] - 9月份乘用车零售量224.1万辆,增长6.3% [1] - 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1] 服务消费增长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6个百分点 [1] - 文体休闲服务、通讯信息服务、旅游咨询租赁服务、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1] 新型消费发展 - 9月份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5%以上,节能洗碗机、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超10% [1] - 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29.6万辆,增长15.5%,渗透率达57.8% [1] 入境消费情况 - 三季度出入境外国人2013.4万人次,增长22.3% [1] -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增长48.3% [1]
鼓励入境消费 “真金白银”这样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1 09:46
政策核心与试点范围 - 财政部与商务部在全国选取约15个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中央财政提供资金补助 [1][2] - 试点城市重点支持现有的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城市 [4]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获得2亿元补助,其他试点城市每个获得1亿元补助 [4] 行业现状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显示入境消费潜力巨大 [4] - 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全国比重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比重约70% [4] 资金投向与建设重点 - 资金投向遵循“精准滴灌”原则,重点支持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三大领域 [5] - 具体措施包括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地标性消费项目,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设施,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行李寄存点及服务台等 [5][6][8] 支付环境优化举措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是关键环节,绩效目标包括新增外卡POS机设备数量和新增加外币兑换点数量 [8] - 例如,湖北省宜昌市已布设外卡POS机超260台,河北省在景区、酒店等场所部署外卡POS机超2000台、ATM和外币兑换点超110个 [9] 政策协同与绩效管理 - 新政策注重“软环境”建设,如消费场景创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并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等现有政策形成“新旧搭配”的合力 [11][12] - 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试点第一年只下达部分资金,第二年进行绩效评价以防“重申报、轻落实” [13]
鼓励入境消费,“真金白银”这样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1 06:22
入境消费市场活力 - 上海作为入境游“第一站”展现出强劲消费活力,上半年海关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6.4万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4倍,数量与去年全年总单数基本持平[4] - 全国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纪念品、潮玩、科技产品等成为外国游客喜爱的热门消费品[6] - 湖北省宜昌市1至8月接待入境游客29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33%和35%[12] 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政策 - 财政部与商务部将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试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6]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符合条件的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8] - 试点工作注重“精准滴灌”,资金投向包括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等具体细节[9] 高品质消费供给建设 - 建设重点包括根据商圈功能定位和外籍人士到访情况,合理确定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地标性消费项目等打造数量[9] - 海南省三亚市通过“外卡内绑”“外包内用”方案及热门商场跨境支付体验升级,打造“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示范点[10] - 绩效目标要求培育优质本土品牌,体现本地文化底蕴和消费特色,并具有较高时尚引领度和国际影响力[15] 涉外支付服务优化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是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的必要条件,重点提升外卡POS机覆盖率、增设外币兑换设施、推进商户现金备付[9] - 绩效目标明确考察“新增外卡POS机设备数量(台)”和“新增外币兑换点数量(个)”[12] - 河北省在景区、酒店等场所部署外卡POS机超2000台、ATM和外币兑换点超110个,以推动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13] 国际化服务水平提升 - 提升措施围绕完善重点场所多语种标识、增设行李寄存等便利服务设施、设立外籍人员引导服务台、开展小语种志愿者服务及国际化服务培训[9] - 针对外籍人士消费习惯,如“背包客”对行李寄存点的需求,建设方案将增设相关设施以提升便利性[10] - 湖北省宜昌市在市区主干道已安装多语种旅游标识牌超70块,以改善国际游客的沟通体验[12] 政策协同与绩效管理 - 新政策注重“软环境”建设,聚焦消费场景创新、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及能力建设,与现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形成“新旧搭配”的合力[14] - 试点启动第一年中央财政只下达部分资金,要求加强项目资金与中央基建投资等其他专项资金的衔接,避免交叉重复[16] - 试点第二年初将进行绩效自评和第三方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以确保政策效果并防止“重申报、轻落实”[16]
入境消费,修复几何?
一瑜中的· 2025-10-20 21:19
核心观点 - 在免签扩容、离境退税优化等政策支持下,入境消费呈现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增速有望达到40%以上,将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0.2个百分点,入境游客人数及消费总额有望超越2019年水平 [2] - 从海外部门视角看,呈现出“高消费、低投资”的组合格局,其中入境消费与中国出口合计1-8月同比增长6.9%,而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则同比下降15.4%,该组合有助于经济恢复均衡 [2] 今年入境消费修复状况 - 2024年入境旅游市场已恢复至2019年约九成水平,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总消费942亿美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7.2%和93.5% [4][12] - 2024年入境游客人均消费714美元,高于2023年的646美元,但略低于2019年的742美元 [4][13] - 2025年入境旅游人数与消费总额同比增速预计将达两位数,并大概率超过2019年水平;例如1-7月北京入境游客数同比增长46%,1-8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数同比增长37% [4][14] - 2025年入境总花费增速预计约40%,参考国际收支平衡表旅行贷方科目上半年同比增长42%,北京1-7月入境旅游消费同比增长49.6%,广州截至5月22日入境游客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68.63% [4][15] 入境消费高增长原因 - 免签政策范围扩大,截至2025年8月对47国实施单方面免签、与29国实现全面互免,较2024年末分别增加9个和4个国家;1-8月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589万人次,同比大幅上升52.1% [5][20]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起退点下调至200元人民币,“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截至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突破1万家,前8个月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7.5%,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5倍 [5][20] - 支付、通讯、住宿等便利化措施持续完善,例如北京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上海推出国际消费季活动,海南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 [5][22] 入境消费增长的影响 - 预计2025年入境消费增量约2638亿元人民币,以2019年入境消费中商品与餐饮占比约35%计算,将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0.2个百分点 [6][24] - 海外部门“消费”(入境消费+中国出口)1-8月同比增长6.9%,而“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4%,高消费与低投资组合有助于经济恢复均衡 [6][24] - 中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为0.5%,而世界主要国家该比重在1%至3%之间,显示入境消费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7][24]
入境消费,修复几何?
华创证券· 2025-10-20 17:21
入境消费修复状况 - 2024年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总花费942亿美元,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7.2%和93.5%[1][8][14] - 2024年入境游客人均消费714美元,高于2023年的646美元,但略低于2019年的742美元[1][14] - 2024年北京入境游客量已超2019年水平,上海、深圳恢复至八成以上[1][14][17] 2025年增长预期 - 2025年入境游客数及消费总额同比增速预计达两位数,大概率超过2019年水平[2][9] - 2025年1-7月北京入境游客数同比增长46%,1-8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数同比增长37%[2][14] - 2025年1-7月北京入境旅游消费同比增长50%,广州(截至5月22日)同比增长69%[2][14] 政策支持原因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对47国实施单方面免签,29国全面互免签证,较2024年末分别增加9个和4个[3][15] - 2025年1-8月免签入境外国人1589万人次,同比大幅上升52.1%[3][15] -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离境退税商店突破1万家,前8个月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7.5%,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2.5倍[3][15] 经济影响分析 - 预计2025年入境消费增量约2638亿元人民币,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0.2个百分点[4][19] - 2025年1-8月海外部门“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5.4%,但“消费”(入境消费+出口)同比高增6.9%[1][4][19] - 2024年入境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约0.5%,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1%-3%,显示巨大增长潜力[4][19]
青岛:2025年离境退税商店数量翻倍
新华网· 2025-10-18 09:43
入境旅游消费趋势 - 中国免签政策扩大和离境退税优化推动外国游客“带着空箱子”进行深度游购的新型消费模式 [1] - 前9个月青岛接待外籍游客44.2万人次,同比增长43.5% [4] - 国庆中秋假期青岛啤酒博物馆日均接待外国游客量约500人次,同比增长约130%,其中韩国游客占比高达80%以上 [3] 离境退税政策成效 - 今年以来青岛离境退税商店新增42家,增长超1倍 [1] - 海信广场自5月24日完成首笔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后,业务持续增长,国庆中秋8天假期实现离境退税17笔,退税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00% [2] - 青岛啤酒博物馆近期启用离境退税信息系统,馆内文创商城商品均支持退税 [3] 高端与特色消费场景 - 海信广场和万象城等商场凭借高端品牌、稀有限量货品以及退税政策吸引国际消费者,韩国客人占比最高 [2] - 青岛啤酒博物馆的文创商品,如原浆啤酒、啤酒豆等受到境外游客青睐 [3] - 台东利群商场的数码产品(手机、电脑、小家电)是外国游客主要选购品类之一 [3] 科技与新兴消费品类 - 青岛青成数字科技公司设计的机器狗产品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园区工厂巡检,已获得外国客户接洽,公司正着手研发用于休闲娱乐的机器狗品类 [3]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商家增加多语言标示和服务,例如青岛啤酒博物馆提供多语种导览和AI啤酒品鉴互动,荷田水铺提供英、日、韩、德四语服务 [4] - 海信广场等7家商场成为首批“支付便利化优质服务商场”,海信广场实现Alipay+便利支付标识全覆盖,外籍顾客可使用常用电子钱包扫码支付 [4] - 下一步青岛将优化涉外支付体验,升级离境退税流程,推广“即买即退”政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