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干散货运输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港务费”新政落地近两周 各方合力重构供应链新航道
证券时报· 2025-10-27 06:20
政策实施与港口运营现状 - 自10月14日中方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政策实施近两周以来,港口运作保持平稳,美线整体运力稳定 [1][2] - 南沙港区没有美资航运企业开展业务,但华南地区至美国航线的服务连续性得到保障 [2] - 多家上市港口企业表示政策生效后没有美资背景船舶靠港作业,相关航线服务运作正常 [2] - 唯一可能被收费案例为美国美森航运公司的“曼努凯”号集装箱货轮,传闻被征收445.84万元港务费 [2] 政策对航运效率的短期影响 - 上周船只抵达中国港口后平均需要2.66天才能进入泊位,比此前一周延长17% [3] - 除天气因素外,特别港务费政策的出台是造成等待的重要因素,部分前期已出海船舶在我国近海区域停靠 [3] 航运公司的应对策略 - 马士基快速实施转运措施,其两条悬挂美国国旗的集装箱船不再停靠宁波港,将货物转移到第三国的非美国注册船只上 [4] - 达飞轮船旗下部分美籍船舶已提前通过船舶国籍变更、航线运营调整等举措,推动全部美籍船舶退出南沙港区相关航线运营 [4] - 太平洋航运正将一半的散货船队迁往新加坡,并在新加坡实体名下重新悬挂船旗,同时变更董事会组成 [4] - 太平洋航运报告其25%或以上股权并非由美国或中国实体持有,确信自身不适用于特别港务费 [4]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 超大型油轮市场租家和船东均持谨慎态度,整体观望情绪较浓,支撑运价在高位波动 [7] - 随着政策细则不断调整,地缘风险溢价情绪消退,核心驱动力逐步转向供需基本面,整体船位充足且未出现结构性短缺 [7] - 短期调整不可避免,但长远看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各方正寻求监管规定的进一步澄清以避免增加全球贸易运营成本 [7] - 短期各船东密集调整船舶摆位及航线可能造成局部贸易波动,中期美国以外船东可能获得溢价,中资背景船东预计将更加受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