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2025-05-20 1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政府支持力度大,行业整体风险较小 [20] - 未来行业将由建设主导的高速发展期转为运营主导的平稳发展期,企业或面临运维成本上升、债务负担加重等挑战 [20] - 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多元化经营,打造智慧型地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的企业可获得长足发展 [20] 各部分总结 行业概况 -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准时等特点,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形成“地铁经济带” [4] - 行业特点为投资巨大、专业技术要求高、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 [4] 行业政策 - 2024 年以来多单位出台系列政策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 [5] - 《关于加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监督管理的意见》支持线路换乘衔接和直通运营 [6]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提出“1 - 9 - 3 - 5 - 5”融合发展体系 [6] -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四网融合” [6] - 《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实行)》明确设施资产范围,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6] -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规范规划衔接、用地供给和票价机制 [6] -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规范设施设备管理 [6]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规范运营安全管理 [7]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关于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财务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财务可持续理念和七项工作 [7] 行业运行情况 - 2024 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扩张,区域布局不均衡,客运量增长,但运营成本压力大、依赖政府补贴 [8] - 新增运营线路 18 条、区段 27 段、里程 748 公里,年末运营里程 10945.60 公里,地铁和轻轨占比 86.59% [8] - 27 个城市线网规模达 100 公里及以上,“京津冀”等四大城市群运营线路占 61.03%,呈“东密西疏”特点 [11] - 完成客运周转量 2670 亿人次公里,同比增长 10.4%;客运量 322.4 亿人次,同比增长 9.5% [13] - 客运量排名前五城市合计占比 49.25%,日均客运总量 8813.45 万人次,同比增长 8.06%,平均客运强度 0.61 万人次/公里·日,同比增长 10.25%,中低运能线路利用率低 [13] - 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收入 17.26 元,同比增长 1.05%;平均每人次公里运营收入 0.79 元,同比下降 12.22%;平均单位票款收入 0.25 元/人次公里,同比变化不大 [16] - 平均每车公里运营成本 33.42 元,同比下降 2.28%;平均每人次公里运营成本 1.60 元,同比下降 11.11%;平均运营收支比 57.85%,同比下降 5.49 个百分点 [16] 行业投资建设情况 - 2024 年行业建设投资延续下降趋势,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大,需多元化融资等破解瓶颈 [17] - 在建线路 226 条,涉及 44 个城市,建设总长 5833.04 公里,地铁占比 68.82% [17] - 在建项目可研批复投资累计 44979.55 亿元,2024 年完成建设投资 4749.41 亿元,同比下降 8.91% [17] - 完成车辆购置 776 列,投资 248.55 亿元,同比下降 12.40% [17] - 建设项目资金由政府专项资金投入部分资本金,企业筹措其余部分,引入社会资本模式减轻财政压力、提高效率 [19] 未来发展 - 行业将由建设主导转为运营主导,企业面临运维成本上升、债务负担加重等挑战 [20] - 积极探索融合发展、多元化经营,打造智慧型地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的企业可获得长足发展 [20]
去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成绩单”出炉,“列车噪声”问题再被点名
新京报· 2025-05-19 15:11
服务质量评价结果 - 2024年度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不再按线路打分也不公布排名 8号线和4-大兴线获评品牌线路 [1] - 评价结果显示受访乘客认为列车噪声和换乘便捷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这两项问题在近年评价中多次出现 [1][4][5] - 2024年度路网服务质量总体评价得分为1014 6分 地铁运营公司得分为1012 1分 京港地铁得分为974 6分 轨道运营管理公司得分为972 0分 [4] 运营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879公里 2024年路网列车服务可靠度为2825万车公里/次 [2] - 2024年客运量达36 22亿人次 日均989 61万人次 同比增长4 58% 其中工作日日均1118 71万人次 同比增长3 62% [2] - 评价范围包括25条线路 未包括开通不足一年的3号线 12号线和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 [2] 服务改进措施 - 通过缩小行车间隔 开行大站快车 实施列车越行及贯通运行等措施优化网络化运输效能 [3] - 推动3号线 12号线 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投入运营 提高路网可达性 [3] - 推出便民指路卡与会合点标识 优化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 实现全路网外籍人员持境外银行卡非接触式刷卡过闸 [3] 乘客满意度 - 乘客满意度评价各线路得分平均值为283 52分 服务保障能力评价平均298 23分 运营服务关键指标评价平均388 33分 [4] - 乘客对进出站指引 购检票 车站环境等方面给予较高评价 [4] - 列车噪声和换乘便捷问题在2020-2023年度评价中持续被提及 2020年满意度在79%至94%之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