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原子模型
搜索文档
当科研遇到人工智能
经济日报· 2025-09-16 09:28
政策与战略布局 - 国务院印发意见,要求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科研范式,加速重大科学发现进程[1] - 北京市发布全国首个面向科学智能的专项地方政策《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作为未来3年发展AI4S的路线图[5] -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建立科学基础大模型,建设不少于10个高质量科学数据库,服务不少于1000万用户[12] - 北京将建立人工智能专项工作机制,布局一批重大项目群,鼓励生态上下游企业及优势团队开展联合攻关[12] 核心机构与平台建设 -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于2021年9月成立,是全球首个专注于AI4S领域研究与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以构建"平台科研+垂直整合"模式为指导[3] - 研究院布局科学智能的"四梁N柱"建设,"四梁"指模型算法与软件、实验方法、数据库与知识库、算力平台,"N柱"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如锂电池、医疗制药等[3] - 玻尔科研空间站作为"全球AI4S时代下的云科研入口",覆盖"读—算—做"全流程,用户规模已突破100万,在全国50余所高校院所和40多家企业上线应用[7] - 玻尔科研空间站收录超2000万全球活跃学者,超14万本期刊资源,覆盖26大学科领域,其Apps应用商店已集成300+科研工具[8] 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 - DeepFlame Rocket火箭燃烧智能仿真软件实现火箭发动机全流程数值模拟,将原本需数月的计算压缩至一天甚至更短,使实际试车次数至少减少50%[4] - 大原子模型已迭代至第三代,覆盖90种化学元素,在众多下游任务中平均节省90%的数据计算成本,应用于合金、动态催化、药物小分子等领域[11] - 北京已产出全球首个覆盖90多种元素的大原子模型DPA、新一代科研知识库Science Navigator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5] - 深势科技构建"深势·宇知"大模型体系,打造了玻尔科研空间站、药物计算设计平台、电池设计自动化平台等科研和工业研发基础设施[9] 产业生态与协同创新 - 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完整的创新和产业链条,涌现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5] - 已有30多家共建单位参与大原子模型计划项目,为微观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基础设施[11] - 北京聚集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深势科技、百度等科技创新企业,重大场景丰富多元[9] - 深势科技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团队汇集超百位跨学科科学家和工程师,博士及博士后占比超过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