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4S
icon
搜索文档
当科研遇到人工智能——来自北京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16 11:22
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指出,加快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 科研范式,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北京作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富集地,人工智能竞争优 势明显。在人工智能迎来从技术突破向价值落地的关键拐点时,北京如何围绕创新、转化、产业、服务 等关键环节,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提到科学智能,不能不提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这是全球首个专注于AI4S领域研究与发展的新型 研发机构。该院于2021年9月成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结合,加速不同学科的融合和突破,以 构建"平台科研+垂直整合"模式为指导,加速构建下一代科研范式下的基础设施。"研究院以'解放科学 家、赋能新工业'为使命,围绕变革传统科学计算研究范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速开源生态建设。力 争在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诞生一批原始创新成果,让北京成为全球科学智能的发起 人、先锋队、引领者。"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李鑫宇告诉记者。 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着手布局科学智能的"四梁N柱"建设。"四梁"是 平台系统——即基本原理与数据驱动的模型算法与软件,高效率、高 ...
当科研遇到人工智能
经济日报· 2025-09-16 09:28
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云集的北京,经济日报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发现,当地积极布局、率先 探索AI4S科研创新路径,近年来已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成果,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 践。 瞄准前沿 搭建基础设施 提起搞科研,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连轴转的研究人员、大量快速更新的文 献。这是以往科学研究的常态,却也面临难言的尴尬——有了基本原理却难以实际应用,理论研究与实 际问题差距不小,许多问题只能通过经验和试错解决;"作坊模式"让科研效率亟待提高;实验手段,数 据收集、处理、分析手段有限……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人工智能破解蛋白质结构的密码,成为突围的重要里程碑。基本原理驱 动、数据驱动的科研模式在人工智能助力下走向大幅升级与融合。AI4S作为加速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已是全球共识,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正由概念导入期进入应用落地期。 提到科学智能,不能不提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这是全球首个专注于AI4S领域研究与发展的新型 研发机构。该院于2021年9月成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结合,加速不同学科的融合和突破,以 构建"平台科研+垂直整合"模式为指导,加速构建下一 ...
政策催化加速,关注固态电池材料
国盛证券· 2025-09-07 22:07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化工板块迎来配置机遇 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基础化工板块指数从9565.18点调整至3876.11点 累计下调59.5% 2024Q1在建工程增速连续回落 2025Q1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增速回落至负值-7.3% 伴随反内卷热潮 板块持续走强 2024年7月11日至9月5日基础化工指数累计涨幅14.3% 石油石化指数累计涨幅4.5%[1] - 固态电池材料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25年上半年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同比涨幅达70-80% 重点关注电解质(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负极(金属/碳基)、隔膜(骨架膜)、导电剂(单壁/寡壁纳米管)等材料领域[1][5] - AI4S在药物和化工材料领域加速渗透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 总属额369.29亿美元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AI在靶点识别、化合物筛选、晶型预测等环节替代传统研发流程 钙钛矿、固态电池、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已开启AI范式渗透[2] 重点标的分析 - 东阳光(600673.SH)投资评级买入 2024年EPS 0.13元 2025年预测EPS 0.47元 2024年PE 82.70倍 2025年预测PE 53.67倍[3] - 晶泰控股(02228.HK)投资评级买入 2024年EPS -0.38元 2025年预测EPS -0.07元 2027年预测EPS 0.02元[3] - 道氏技术(300409.SZ)投资评级买入 2024年EPS 0.20元 2025年预测EPS 0.82元 2024年PE 112.10倍 2025年预测PE 29.52倍[3] - 卫星化学(002648.SZ)投资评级买入 2024年EPS 1.80元 2025年预测EPS 2.20元 2024年PE 12.00倍 2025年预测PE 9.02倍[3] 政策催化 - 2025年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基础研究[5]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25年9月10-11日召开10项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5] - 第二轮新能源汽车补贴窗口期临近 60亿元固态电池重大研发专项中期审查即将启动[5] 行业走势 - 基础化工板块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出显著超额收益 走势图显示明显优势[4]
道氏技术:参股公司芯培森公司的原子计算芯片及服务器可以应用于材料研发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6:14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参股芯培森公司 其原子计算芯片及服务器可应用于材料研发领域 [1] - 该技术助推研发范式从试错法向AI4S转变 有利于减少湿试验次数 [1] - 技术应用可提高研发效率并减少研发成本 [1]
关注AI4S芯片、智算中心,助力材料研发范式革命
国盛证券· 2025-08-24 17:4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板块迎来配置机遇 经历持续调整后板块指数从最高9565 18点降至最低3876 11点 累计下调59 5% 但近期呈现反弹态势 2024年7月11日至8月22日基础化工指数累计涨幅12 6% 石油石化指数累计涨幅5 6%[1] - 机构持仓比例显著下降 主动型基金持仓从2021Q3的6 69%降至2025Q2的3 72% 指数型基金持仓从2021Q3的2 26%降至2025Q2的0 37%[1] - 行业供给端收缩迹象明显 2025Q1化工行业在建工程增速回落至负值-7 3% 固定资产增速于2024Q1开始拐头回落[1] - AI for Science(AI4S)正在引领材料研发范式革命 分子动力学MD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等原子级计算工具占超算总机时消耗超50%(2020年数据)[2] - 存算一体架构芯片突破传统计算瓶颈 芯培森研发的非冯诺依曼架构APU芯片相较传统CPU/GPU算力提升1-2个数量级 能耗降低2-3个数量级 已获30余家单位使用[2] - AI4S在药物和化工材料领域加速渗透 2025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 总金额369 29亿美元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3] - AI可替代传统人工药物研发流程 在靶点识别 化合物筛选 晶型预测等方面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3] - 材料领域多赛道开启AI范式渗透 包括钙钛矿 固态电池 半导体材料 合金材料 隔热材料等行业 AI4S服务商正与下游龙头以合资形式加速新材料产业化[3] 重点公司分析 - 道技术通过子公司赫曦(80%权益)建设AI4S智算中心 建议关注[2] - 看好AI4S领域硬件及数据优势企业:晶泰控股 志特新材[3] - 关注AI硬件及上游材料供应商:东材科术 圣泉集团(PCB覆铜板高频高速树脂 电子布 铜箔) 东阳光(氟化液/电容器/液冷板一站式供应商)[3] - 重点标的财务预测:东阳光2025E EPS 0 47元 对应PE 40 74倍 晶泰控股2027E EPS 0 02元 卫星化学2025E EPS 2 20元 对应PE 9 06倍[7] 行业走势 - 基础化工板块相对沪深300表现出显著超额收益 图表显示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基础化工指数最高涨幅接近50%[5]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2025年8月13日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57
市场概述 - 全球贸易乐观情绪提振投资者信心,纳指与标普500均涨超1%,齐创历史新高,罗素小盘股指数飙升3% [1] - Meta涨超3%,收创历史新高,"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一度涨超15%,但随后回落仅收涨超1%,盘后因发行股票消息跌超6% [1] - 以太坊大涨近9%,时隔近四年重回4500美元上方,美国以太坊现货ETF周一单日净流入超10亿美元创历史记录 [1][24] - 原油收跌,美油较日高下挫近2%,内盘夜市菜油收涨3.79%,菜粕涨3.57% [2] - 亚洲时段创业板涨超1%,芯片股午后爆发,寒武纪涨停创新高,恒指涨0.25%,复星国际涨超13% [3] 政策与宏观经济 - 三部门对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进行贴息,九部门允许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享1%贴息,贴息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4] -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自2025年8月12日起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保留10%关税 [5][20] - 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2.7%低于预期,核心CPI增速升至2月来最高,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概率达95% [7][21] - 美国7月关税收入2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飙升273%,但政府预算赤字扩大至1.63万亿美元 [10][23] 科技与AI - 华为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破解HBM依赖,实现高吞吐、低时延体验,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 [12][26] - 高盛点评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迭代速度惊人,但距离"ChatGPT时刻"仍有2至3年,技术瓶颈在于高质量真实世界数据积累 [28] - AI明星公司Perplexity提议345亿美元收购谷歌旗下Chrome,报价远高于其自身180亿美元估值 [37] - OpenAI奥特曼支持初创企业Merge Labs进军脑机接口领域,估值8.5亿美元,与马斯克Neuralink直接竞争 [38] 公司动态 - 贵州茅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89%至454亿元,现金流大跌64% [13][26] - 中国恒大退市,股份上市最后一天为2025年8月22日 [14][26] -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二季度收入同比大增53%,USDC流通量同比激增90%,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52%至1.26亿美元 [12][25] - AI公司CoreWeave Q2营收增两倍但利润端逊色,盘后跌超10%,三季度营收指引提高近5% [12][25] - 腾讯音乐Q2收入同比增长17.9%,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4%,SVIP用户突破1500万 [31] 行业趋势 - 液冷技术成为AI基础设施散热刚需,渗透率加速向上,国内厂商有望切入海外供应链 [39] - 电子布需求被低估,高端电子布长期成长叠加短期供不应求格局有望形成周期成长共振行情 [39] - 造纸行业提价持续,废纸系成本抬升推动小厂跟涨,木浆系浆价首涨开启提价通道 [39] - AI应用在化工行业快速迭代,AIforscience有望在生物发酵和农业创新领域率先突破 [39] 其他 - 伯克希尔哈撒韦将于周四提交13-F报告,市场猜测其新买入一家工业企业,投资总额或接近50亿美元 [38]
重视固态电池材料等成长板块
国盛证券· 2025-08-10 21:1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板块配置机遇 - 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基础化工板块指数从9565.18点调整至3876.11点,累计下调59.5%[1] - 2024Q1板块在建工程增速连续回落,固定资产增速拐头回落,2025Q1在建工程增速降至-7.3%[1] - 2024年7月11日至8月8日,基础化工指数(005006)累计涨幅5.9%,石油石化指数(005001)累计涨幅2.5%[1] - 机构持仓方面:主动型基金持仓比例从2021Q3的6.69%下降至2025Q2的3.72%,指数型基金持仓比例从2.26%下降至0.37%[1] 固态电池材料机遇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传统三元锂材料体系难以突破300Wh/kg[2] - 固态电池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类型,聚合物和氧化物电解质主要用于半固态电池,硫化物和卤化物主要用于全固态电池[2] - 预计2026年起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产业化验证、示范应用、大规模推广[2] - 建议关注:道氏技术、长阳科技[2] AI4S及AI材料投资机会 - 2025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3] - AI在药物研发中可替代传统人工流程,大幅加快研发速度、节省成本[3] - 化工材料领域(钙钛矿、固态电池、半导体材料等)AI已开启范式渗透,AI4S头部服务商加速新材料产业化[3] - 建议关注:晶泰控股、志特新材、道氏技术、东材科技、圣泉集团、东阳光[3] 重点标的 - 东阳光(600673.SH):2025E EPS 0.47元,PE 34.02倍[4] - 晶泰控股(02228.HK):2027E EPS 0.02元,PE 375.80倍[4] - 中岩大地(003001.SZ):2025E EPS 0.92元,PE 31.99倍[4] - 卫星化学(002648.SZ):2025E EPS 2.20元,PE 8.66倍[4]
商汤发布大装置算力Mall,“日日新”模型接入小米AI眼镜
证券时报网· 2025-08-10 20:03
商汤大装置算力Mall发布 - 公司与华为、库帕思、海光、寒武纪等十余家国产生态伙伴联合发布商汤大装置算力Mall [1] - 该平台旨在推进国产化生态建设,打造一站式AI基础设施 [1] - 提供高效、稳定、自主可控且具成本优势的异构计算基础设施 [1] - 与库帕思等伙伴合作提供高质量数据集、数据清洗、标注及合规安全管理服务 [1] - 客户可直接基于"日日新"系列基础模型,借助MLOps工具快速完成模型微调和二次开发 [1] 技术能力与应用场景 - 公司在具身智能、AIGC、AI4S、产业智能化等领域有深厚积累 [2] - 通过"算力+语料+算法"组合能力解决具体业务痛点 [2] - 帮助突破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行业客户智能化跃迁 [2] - "日日新"大模型交互平台"商量"已探索性接入小米AI眼镜 [2] - 提供全双工实时音视频交互能力,构建自然流畅的交互闭环 [2]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持续深化大模型在实时音视频交互、多模态理解等方面的技术突破 [3] - 致力于将高效、自然、深度的AI实时协作能力赋能更广泛场景 [3] - 目标实现从个人效率提升到行业解决方案的全面支持 [3]
新华视点|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透视AI应用新场景
新华社· 2025-07-28 19:12
气象AI应用 - 上海推出"雨师"和"扶摇"两款气象模型,"雨师"可将强对流天气预警时效提前15至45分钟,"扶摇"将气象预报更新频次从小时级提升至10分钟级并细化至街镇级别 [3] - 中国气象局AI气象预报"风"系列模型可在3分钟内生成未来15天、25公里分辨率的全球气象预报产品 [3] - 中国气象局发布"妈祖(MAZU)"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已在亚洲、非洲及大洋洲35个国家和地区试用 [3][4] 工业AI赋能 - 西门子工业智能体系统实现自主决策和行动,全球200多家企业、超15万名工作人员使用,预计年内在中国落地 [7][8] - 腾讯"奇妙数字人"提升商家素材生成效率50%、直播带货成本最高降低90%,应用于电商、教育、金融行业 [8] - 科大讯飞"智医助理"覆盖全国超7万家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全流程临床辅助决策支持 [8] AI驱动科学发现(AI4S) - 大模型可快速提供蛋白质改造方案,结合实验验证优化结果,突破传统科研范式 [11][13]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十项科学智能成果,覆盖量子计算、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例如60毫秒完成2024个量子比特无缺陷排布 [13] - AI在癌症治疗、超导材料预测、太空碎片追踪等领域实现突破,推动科学发现向规模化创新迈进 [13]
私募大咖,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4:47
核心观点 - 康曼德资本创始人丁楹认为当前是投资中国资产的重估时刻,重点看好科技板块(人形机器人、AI医疗)、新消费、稳定币及周期板块 [1] - 投资逻辑基于康波周期第六波回升阶段特征(AI+能源革命)及产能周期嵌套理论 [2][6] 科技板块 人形机器人 - 行业进入发展元年(2024),特斯拉擎天柱推动量产,2025年大模型开源将加速技术普及 [3] - 中国潜在需求达30亿台,市场规模数百万亿元,远超房地产行业 [2] - 供给侧驱动因素:扫地机器人/新能源车/大模型技术成熟 需求侧驱动因素:人力成本上升/老龄化/人类惰性 [3] - 应用场景拓展:无人物流/仓储AMR/服务类智能体,供应链加速发展,相关企业密集赴港上市 [3] AI医疗(AI4S) - AI4S成为科学研究第五范式,通过深度学习处理多维数据构建科学模型 [4] - 药物研发领域: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AI制药企业已获大额订单并接近盈利转正 [4] - 材料化学领域:机器学习加速新材料特性预测与研发 [4] 新消费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边际变化即可催生重大机会 [5] - 投资方法论:参照美国50年代/日本90年代案例,寻找质价比赛道中能盈利的优质供给企业 [5] 稳定币 - 当前全球规模2500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万亿美元,2030年达5-7.5万亿美元 [6] - 应用场景丰富度与增长潜力被低估 [6] 周期板块 - 处于第三库存周期上升阶段,"反内卷"政策推动多晶硅/煤炭价格短期暴涨,期货市场敏感反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