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瓦特·驭电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绿电澎湃润南国 数智赋能启未来——南方电网 “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综述
中国电力报· 2025-11-03 16:28
论坛核心成果 - 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白皮书在论坛上正式发布,系统梳理了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建设成果与创新实践 [1] 绿色电力供给 - 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网,西电东送累计电量超9500亿千瓦时,送电能力突破5800万千瓦 [1][2] - 新能源装机容量超2.57亿千瓦,较2020年增长3.5倍,成为区域第一大电源,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66% [2] - 西电东送清洁电量占比超80%,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或建设 [2] - 风电、光伏短期预测准确率分别高达88%、93%,减少数百万千瓦调节电源建设成本 [2] 绿色电力消费 - “十四五”以来南方五省区电能替代电量突破2400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3] - 在全国率先实现充电桩乡镇全覆盖,超10万支充电桩遍布城乡,粤港澳大湾区达成欧标充电桩县区全覆盖 [1][3] - 2025年绿电绿证交易量达2500亿千瓦时,超此前三年总和,港澳台绿证交易实现全覆盖 [3] 源网荷储协同 - 抽水蓄能装机突破“三个一千万”,新型储能装机超1500万千瓦,需求侧响应水平达7.6% [5] - 110余家虚拟电厂聚合可控负荷1580万千瓦,深圳虚拟电厂集群实现110万千瓦实时可调负荷,响应速度达毫秒级 [5][6] - 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电力负荷“资源池”,接入可控负荷达全网最大负荷的24.6%,电动汽车邀约填谷、V2G反向放电场景全覆盖 [6] - 建成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36个近零碳示范区,其中25个获碳中和认证 [6] 数字化与智能化 - 超100万公里输电线路实现“机巡为主、人巡为辅”,500千伏及以上线路灾害风险智能感知全覆盖 [8] - 99.5%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升至99.72%,配网自愈覆盖率达97.71%,较2020年分别提升50和超63个百分点 [8] - “大瓦特·驭电”大模型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全自主可控电力市场求解器“天权”计算性能超越国际顶尖产品 [8] - 电鸿生态圈链接超500家产业伙伴、3000余款电力终端,适配100余款主流芯片和40余款模组 [8] 市场机制与创新 - 电力交易市场主体注册数量超过22万家,占全国四分之一,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七成 [1] - 粤桂黔出台共享储能租赁指导价,桂黔琼建立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调频服务实现五省区全覆盖结算 [6] - 公司牵头组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发布能源领域电力方向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9]
南方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0
更"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 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能源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实 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10月29日至31日,第六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 十一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期间,海南省政府与南方电网对外发布《海南 清洁能源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力推动海南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行地,支撑海南自 贸港、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 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在论坛上,南方电网发布《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白 皮书》,系统梳理展现"十四五"时期南方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阶段性成果与创新实践。5年 来,南方电网创新提出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清洁低碳供给格局 基本形成,数字电网载体作用充分发挥,绿色互动消费模式加快构建,多元储能规模利用质效齐升,电 力市场体制机制带动取得突破,技术装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示范平台带动效能全面凸显。 能源转型呈现新气象 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如今 ...